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2

日记:老城印象记

[复制链接]

4410

主题

447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792
贡献
961
金钱
10813
发表于 2014-10-5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记:老城印象记
    (2014-10-5上午10-12点)
    1.
    10月4日下午3-6点,如故,遛街,我成了遛街的拥趸。
    目的地是向东,打算到老一中北侧,那小道上盘桓,寻找一些当年的影像。那是南城,两年前就已经拆迁,那条南北小道应该消失了。它南起老一中道北,北至美食城胡同,贯穿了半座城。直到两年前被拆,才铺成水泥板,早前就是泥土的,掺着砖头瓦块。排水好,冬夏都不泥泞。
    每次遛弯,和水上飘流没什么两样,飘到哪算哪。这次,直插老地方,靖宇小学东门,那道东小区和小店靠学生发财,什么小饭桌、长托断托之类的。和校门口一错管,道东是条小胡同,很窄,其南侧底楼接出了偏厦子,彩钢房和木板房,已被勒令拆除。锯末子,珍珠岩,弄的满地。不过,建筑材料收拾的很利落,比狗舔的还净,连个钉头子甭想找到,不必担心扎脚。
    道南拆,道北盖。此处不开花,那边开花,总之遍地开花。道北是红砖小棚子,俗称门市房,并不是什么铺面,就是门洞子套着储物间而已。西侧胡同嘴上,那几家已经整修完毕,营业中。挨着的它们的,这家正紧锣密鼓,屋里凿穿开去,粉刷一新,地面涂料斑斑。正给狭小的窗台抹沙泥,老太太指手划脚,说外窗台棱角太翘了,要兜水,倒灌回里墙根的。
    这家门扇上贴着仨字,红不粘胶抠的字儿——大台北。这个词应该是熟食店。她家准备上大冻之前开张。
    2.
    轻装东进,东进!不想去西街了。想寻点新味道,新思维。
    一路沿街楼,那样陌生,别扭。这小城的建筑物,越弄越不审美了。不但不古朴,还洋不洋、土不土的,怪怪的。
    直过老市中心,服务楼道北,正大地下南口子外,一长毛贼老汉,拔顶,秃额,像个秃驴。又似长发老道,这等乞丐寒天跪地,没什么铺垫,够辛酸的。黑脸包公,可能若干月,或长年不洗脸。脸和头发一样黑。
    逢人过来,他便叩首跪拜,连呼给点钱吧。他手捏两枚硬币,以示他的底气,他是条件反射的黑蛙,蹬着腿,一爬一爬的。
    忽然,俩年轻少妇说,诶——妈呀吓死人了。原来,这怪物见女人,也忽通一声跪下,扑上去一般。如此乞讨,令人毛骨悚然。
    我回瞅,准备同情他,可冲我直呲牙,作出猴脸。无奈,我陡身走进人流。
    服务楼,是老绥化县的国营宾馆,是六层楼,刷了黄涂料,是全城最高点,也是全城惟一像样的楼,是老绥化的标志性建筑。拆毁于上世纪90年代,我师专毕业以后,开发商跑了,那挖掘的大坑撂荒数年。
    后来,不知何种渠道投的资,复建以后,那小区叫桂林新村,曾一度响当当,后来也衰落了。当年的大坑梦,沉沦了,那深坑被填塞,原来可能是地下商城;若换做现在,那可是风水宝地,一掷千金。
    3.
    华辰大药房门前,台阶下,一瞎子老汉正襟危坐,地上撂着小广告,说他先天性瞎子,才当了乞讨艺人,无儿无女,希望社会路人的可怜。
    他双眼塌陷,没了眼仁儿。一大把年纪了,默不作声,只是呱嗒板子山响,另一只手甩着“小麦穗”(小竹板)。这套乐器是唱喜歌子的,也是说唱艺人必备之物,在呼兰河水域这类是能人。他们行走于平原,大嘴,吃四方。随着时代变迁,这种旧式乞丐陆续去世,这种说唱艺术失传了。
    他不说不唱,只是默默敲打,这也是手艺活。前胸挂着一个红录音机,播着曲子。
    过往行人只是看,一眼而过,没哪个去主动施舍。
    这区段是步行街,单行线。2012年二弟的捷达车,送我去大市医院住院,那天早上,行至此,想东去,却被交警抓了现行。当场开了罚单,张宝海交给三弟保管,一年后才交上,是一个姓李的替交的。那天,二弟送我到医院,他没下车就去大庆了。我差点没死,亏得不是癌,如是,也就那么的了。什么亲情啊,都是一把纸灰。
    今天,我一入这老城区,商业氛围就出来了。这儿,繁华啊,比起西城那边,人流分外密集。从十字大街,到老一百胡同这一段,位于商业区的核心,过往人流多,摩肩擦踵。
    一百胡同南门洞子下,两厢小店顾自繁华着。买卖也不好做,做买卖的比兔子还多。身在闹市,生意不一定就好。闹市也会守着死角一样。这座城无论怎样向西扩建,就算流动人口多起来,也没有老城的氛围和味道,这就是文化背景不同。
    津味包子铺,满打算吃酸菜粉条包子,人家说没有。打算来盖饭,我又换成炒烩菜,那娘们反复问“确定了吗”。
    我问散酒(小烧)有几块的,一小女的说两块三块的。半杯!这老女人补上一句,两块钱的。我凡处都要半杯,店主们都凑上去个整,这很正常。可是,当我喝上后,一边作笔记……她耗子念经似的,说,他不是来喝酒的。这娘们嘴很臊(臊sao4,呼兰河方言)。
    喝罢,抽身离开的时候,撞见那瞎乞丐。都说瞎子会认到,果然,他拐棍都不用,尽管夹着,车流中他穿梭自如。他那大广告,油布喷印的,扯在肩头背着,很拉风。
    4.
    道南,美食城胡同,本来贯通到南城壕,也许现在不能了。
    棚户拆迁,消失的东西太多了,何止一条小道。考学时候(考高中),我在此走过。杨百威,就住在小道中段,一小二楼下。他是黑省特级语文教师,师专时候,一暑假我朝他借过20块钱。
    那条小道,留下我奔波的,拼搏的,疲惫的,无奈的脚步和背影。
    那小道的名字,至今不晓得。
    5.
    美食城,曾是一块撂荒地。
    当年(我毕业后),扒到一半就停了。后成了垃圾场,后来又扒掉,清理,成了停车场。头二年开始招商,筹备了两年之久,今夏终于开工了。这座建筑叫“茗盛时代广场”。美食城胡同,被铁皮围障占去了半壁,还铺满了毛砟石和水泥的混合物。小叉车由此循环往复,托运水泥。
    胡同西侧,北边那厢房楼,也分不清哪是哪了,只有金荣烧烤是老店,我依稀记得。二楼是金星宇网吧,格局很大,红河谷书店也在此。
    国营二旅社,被夹在高楼深处,牌匾也没了,它永远是死角了。旅社的小胡同外,是当年的绥化大浴池,撂荒十几年了,这也被包装一新。
    国营一旅社,原来在胡同南口,西侧那拐角上,后挪到楼上,楼下出租给移动了。再后来,挪至道南,现在故址上还是移动收费点,恰好在旅社挪至楼上那入口上。我贴那过,广告词喊得亮堂:“一毛一毛都一毛,只要你生在黑龙江省内,拨打都一毛。嘎嘎叫,真是手机中的战斗卡。”
    我绕道南门,敲了一眼,好深那大坑,是一座地下商城。密麻麻生出钢筋丛林,冒出来似的,齐刷刷,一根根一丛丛。竖着,刺向天空,点焊嗤嗤嗤嗤,正昼夜焊接,拔高。大龙盘吊,昂首摆臂,放松一拢拢的钢筋。是新出炉的钢筋,铁蓝铁蓝,没一丝锈迹。坑南,摞着一大垛,还有一车正卸载。钢筋汹涌而来!
    这个工地酝酿了那么久,如此隆重施工,不足为奇。这位开发商看清了老城的价值,才敢于深沟高垒,大兴土木。
    6.
    南市胡同以西,这段二道街南侧,一座临街楼在节能改造(西止于星期六网吧以东)。相邻的一旅社的那楼就没贪上,那楼下天地小吃,记得某年大年三十前,我来此喝过酒。那个十几年前的冬天好冷。
    星期六网吧还在,它对过,路边一滩稀泥。下水道冒出来的,还用黑土圈上了坝棱子,怕四溢。街南沿儿被抠开了,才有黑土的。这里,马葫芦被掀开一座,不知在搞什么。
    南二西路,北林区三院门前,也掀开一马葫芦,大黑管子六根等在那,很长。老远处,三四个工人在焊接,那焊机像老虎钳子。坑口冒出一摊稀泥,路边被抠开。这黑管大碗那般粗,要穿越地下城,用它来干什么呢。
    南二路上变化静悄悄的。老房产局搬走后,开了“东亚海鲜码头”,今年又更名为金春园海鲜排挡。一切都在变,却为人忽略了一块天空,夹在城中的,那绥化地毯厂,面积相当大,南临南二路一墙之隔,那红墙围得死死的。这厂子至今未能动迁,不知何故。
    一切急速拉大距离的时候,佛店多起来,看事算卦的多起来。信佛传教的多起来。很多一元纸币上,还能见到印上去的邪教标语。




1904

主题

7万

帖子

2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社春华秋实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625
贡献
78169
金钱
85353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14-10-5 21: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赏详细日记!学习问好!

128

主题

1154

帖子

5230

积分

功勋诗友

词风曲苑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489
贡献
1088
金钱
1910
发表于 2014-10-8 1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品学,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7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