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5

散文:渔樵童少年(下)坨峰——我生命的脊梁

[复制链接]

48

主题

233

帖子

1163

积分

栏目嘉宾

中华玉律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24
贡献
257
金钱
425
发表于 2016-11-19 16: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渔樵童少年(下):坨峰——我生命的脊梁。
学过大寨精神的人,无不被其改天换地的奇迹所感动。1968年,我在上大学时也曾专门去参观,登上了虎头山,观看了“七沟八梁一面坡”胜境。其实,我的家乡朱家沟和大寨有类似的环境。除了村里小溪南岸阴面山坡上(小山梁阳面之西南为王家沟村地界、东南为秘家沟地界)和几个沟岔分散一部分土地、文都河东岸一片水田外,主要土地集中在小溪北岸的十几道沟梁上。我村也有自己的“虎头山”——大坨和小坨,大坨在西,小坨在东,双峰连体并肩基本上怀抱了这些阳面的沟梁。这些沟岔自东向西依次为:枣树沟(上半截归我村,下半截归南文都村)、杨树沟、红土沟、张家沟、水壳沟、洼月壕、大东壕、老鬼壕、小东壕、石堂洼、柳树壕、姜树洼、帝子沟(西面为沟掌村地界)等12个半沟夹12道梁;此外,在双峰正面中间几道沟前面,还有一片风水宝地——擦沟,距离正村1华里多。那时这里住着一户郝姓人家,背倚玉树垴,侧有三岔嘴,面前是一片颇有诗意名为“核桃树柳”的田园。郝姓夫妇曾养育了二女一子。枣树沟东面之老和尚沟,北面石门上面之石板坑、椿树洼等皆为南文都村地界。双驼峰南与秘家沟之黑牛山对峙,东望文都河东之高峰三尖坨,俯瞰东北之南文都村、西北之上文都村,为全村脊梁。
单干时,我家除小溪岸畔、文都河东岸各有一块水田外,杨树沟有几块旱田、洼月岭有一块旱田,老鬼壕一道沟七八块沙土地养植枣树,种点杂粮。合作化后,村里分两个生产队;公社化后,村里分为三个生产队。我家属于七队,主要耕地在杨树沟、枣树沟和南梁、老母洼。
我的童少年“渔”故事上集已讲,本集“樵”故事就发生在这一片土沟里、山梁上,同样蕴含穷孩子无穷的乐趣。
一、耕耘稼穑之乐。
本人自小跟随父亲扛锨提兜,牵驴拉耧,驮土送粪,春种秋收,有诸多农事记忆深刻。
其一,栽薯种荞之乐。
栽薯。村人称红薯为山药。五六岁时,村里没有种山药的,每年春节时,父亲才从十几里以外的集上买回几根,蒸着吃,十分甘甜。在我8周岁时春夏之交,父亲从集上挑回两筐鲜嫩的山药秧子,让我跟他一块栽种。这一年,我们种在村后杨树岭上一窄条梯田里,大约有一分多地。我和父亲挖好沟,培好埂,尔后父亲到山下跳水,我则在土埂上刨坑,等父亲回来,每个坑小心翼翼栽棵苗,舀点水倒进去,再埋好土,拍打瓷实,以防风吹走。忙了半晌多,终于栽完了。
之后,每过一段时间,就去看这片山药的生长情况,发现秧苗几乎全部成活;下雨后,秧苗一片碧绿蹿得很快,接着就顺田埂四处串蔓,开出白色的小花;再过一段,田埂的土逐渐松动,一个个块茎蓬勃发育,将山药根部鼓起,有的块茎还不甘心被埋没土内,纷纷探头探脑露出地面;开始是浅粉的面皮,渐渐的,变得褐红。当年获得丰收。
此后几年,父亲带着我给山药种块盘了火炕,发了芽。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山药不负我们,硕块累累。除储存窑洞部分外,就擦片晒成薯干,做粉条。此时,家家种上了山药。一直到三年困难时期,山药成了村民节粮度荒的功臣。
记得,60年代初,曾与社员在南梁几块地栽山药。本人成了生产队壮劳力,主要负责到半坡水渠里(从上游文都河引水)挑水,要上坡几百米,老年男社员刨坑,妇女们插秧、培土,半天栽完一块地,互相配合默契。其间,时有婶子、嫂子们说些笑话逗乐。
种荞。其场景更是恍如昨日:三年饥荒时期,我与伙伴二三,扛锨荷锄背种子,冒着酷暑,沿着红土沟半坡,斜插张家沟,再西插大东壕掌,登上大坨之胸脯,寻找水草比较茂盛的坡面,用镢头翻转一块块草皮,露出湿土,再用锨平整土面,撒上种子。累了,就吃点干粮,接着干,一直鼓捣一两分地面积才回家。连续干了几天,搞了四五片。待甘霖普降,我们去看,一片片荞麦苗茁壮成长,生气勃勃;后来便是银花朵朵,笑绽山坡。暑假结束前,我告诉父亲这几片的具体方位。让他秋后来收割。初冬时,他去中学看我,高兴地说那几片荞麦收了好几斗呢。
其二,锄苗中耕之乐。青苗出土后起码要锄苗2次,中耕一次。第一次锄苗最累,要圪蹴在土垄里手持禾锄间苗、除草、培土保墒。对象主要是谷、黍、玉米、高粱之类,特别是谷、黍,苗细棵小,要删减弱小、保住壮苗、拉开距离,颇费耐力。男人干此活计尚可对付,小脚妇女则要跪在土垄才能前行。一般,每个半天,中间要休息二三十分钟。这是男社员“走子”较劲的时刻。本人常为主角,与擅“走”之兄长们比赛。多为“走四路”,地上画个正方形,中间横竖各画两道,一人在己方摆4个石子或土坷垃,一人摆4节短草棍。尔后出走对阵,谁先把对方攻吃剩一子为赢。本人多为胜者。除了“四路”,还有“五路”,道理与“四路”同;“六路方”则是于中间交叉点下方块,以方块对垒;还有一种是“连”,即在地上画一方形,中间再套个“回”字,4个角勾连后,每两角中间再连接,中心之“口”字为空城。每边有8个交叉点,一共24个点,3点为一“连”。双方从各下3点开始对阵,看谁先把对方攻垮。另一快意:大伏天,在远处山沟地锄苗,无妇女,男子汉穿着短裤蹲着汗渍腿裆难受,就干脆脱光了干活,汗水无阻挡顺裆流下,觉得舒展好多,如偶有凉风吹来,更是如意。
二次锄苗,不用间苗,只管除草,培土,就轻松一些。
中耕是在青纱帐里进行,用长把大锄,猫着腰耪地灭草,随时可舒腰活动。高兴了还可吼两嗓子,互相聊几句趣闻轶事,也能调剂气氛。
其三,收穗摘果之乐。收获是激动人心的时刻,除了三夏收麦之外,三秋收获品种繁多,色彩缤纷,令农家心花怒放。
要割谷黍,掰玉米、扦高粱;要收绿豆、黄豆、豇豆;要刨山药,拔胡萝卜、白萝卜,要摘花椒、摘柿子、摘核桃、摘棉花、打红枣等,这些本人都干过。其中,一团团黄澄澄的谷黍,一颗颗硬梆梆的玉米、一穗穗玛瑙似的高粱,令人心醉;一粒粒绿豆、黄豆、豇豆如同绿、黄、杂色的珠玑,闪闪发光,令人心荡;一堆堆花椒、柿子、核桃、红枣,可当调料,可当“灯笼”,可为寿果,可为美膳,令人心怡;一团团雪白的棉花,则令人心暖。
但拔花麻是苦活儿。花麻就是雄麻,籽麻是雌麻。花麻到暑期成熟了,就得拔掉腾开空间,让籽麻再多长一段时间。雌雄共生的麻秸秆密集,空气稀薄,只要钻进去就觉得浑身闷热,憋得难受。再把花麻一根根挑出来拔掉,很累,只有送出去那一会儿才能透一口气;再钻进去劳作,确实不舒服。好在村口这块麻田不是太大,三五个壮汉干一上午,也就完工。
打红枣自是甜活儿。曾记得去老鬼壕里打红枣,父亲用一根长杆往树上一扫,沙地上“扑啦啦”落下一大片。厚的地方要用簸箕撮到筐里,稀拉的地方一颗颗捡,边捡边挑那黑红黑红一等一的极品品尝,“嘎巴”脆之后是一丝丝的香甜。
摘花椒是容易扎刺的累活。曾记得远征六七华里,翻越沟掌背后的拉屎岭,至小根僻庄后的长沟里剪花椒,连王家沟的妇女也参加,二三十人齐动手,咔嚓咔嚓的声音夹杂交头接耳的声音,时而就会挨刺一下,但无人叫喊。奋战一整天,终于完成任务,将一筐筐一包包成果挑着背着返回的崎岖山路上,虽然疲惫,仍有人哼着本地特有的秧歌。现在的年轻人宁肯自家地里的花椒全部脱落烂掉,也无人去摘了。
其四,打场藏实之乐。后秋打场是家家(单干时)队队进行冬藏的必要环节。
村里每个场上都分别放满谷黍豆类,将驴骡套在碌碡上碾场。碾完之后是用木锨扬场,扬弃浮皮,留下实粒,分别装口袋后,找地方晾晒干,再存放。本人入社前曾协助父母,拉着毛驴碾过场,也手持木锨扬过场。深深感到:只有这一关过了,收获才踏实,日子才安心。
二、拾草割柴之乐。
说到拾草割柴,并非那么简单。
其一,拾草之乐。拾草的学问分为三类:
一是挖猪草。即春天专门给猪寻挖嫩草,以增加营养,助其成长。这都是童少年的差事。每天只要有空,就挎上荆条宅筐,手提禾锄,到附近水田的田埂上,麦苗的地垄里,溪沟河湾的石堾跟里,山沟阳坡的土堾上,边角地带,寻找猪娃爱吃嫩草、嫰菜。如燕子衣(即“苦菜花”)、芽葱、蒲公英、王不留行、婆婆丁等,每次只要能挖到半筐,就不简单。够猪娃吃一天。那时,家里清贫,每年都是春节前杀一头或卖一头一百多斤大猪,再买一头小猪慢慢养着。看着小猪摇头摆尾哼哼呀呀享受“美食”的样子,自己也很欣慰。
二是割饲草。是夏天给驴牛割的草。要拿上扁担、绳子和镰刀,到比较远些的山沟里,寻觅碧翠鲜嫩的茅草、缨缨草、瓣瓣草、牛干粮、驴干粮等。单干时,我家养一头灰叫驴,如给它背一捆草回来,可吃两三天,如挑一担草回来,能吃好几天。有的草要铡成段吃,有的不用铡也可。每次喂它鲜草,它都格外兴奋,如你摸一摸它的脸面、嘴唇或者理一理其鬃毛,它会亲热地用舌头舔你。变成生产队后,是给队里牲口割草挣工分。割的最多一次是去沟掌西面拉屎岭的背面,那里有五六道土堾,加上边坡,青草丰茂,我一上午就割了好多把,捆成两大捆,很费劲才插上扁担,颤悠悠地挑回村。来回近十华里,累得够呛。一称150多斤,记了15分。饲养员直夸我割得多,草又嫩。没出一天,全队都知道了,见面就竖大拇指。我知道这是鼓励我这个中学生,自己却惭愧:因为村里有几个三十岁左右叔叔、兄长比我有力气,一担挑二百斤不成问题。我要是再多割一二十斤,就挑不回来了。
顺及,帝子沟里有一片芦苇。端阳节时,我要到那里割草,捎带采撷二十几片苇叶,再到村头自留田之田埂上,掰一些金针花(即黄花菜、萱草)叶子,用苇叶包粽子,金针叶缠绕。家里的粽子一般用黍米、豇豆加枣为馅,蒸出来格外清香。
三是割沤粪草。即割草专门用来压绿肥。此活,无论单干还是入社后,我也不知干过多少次。这类草专挑樗树叶(臭椿树)、蓬蒿等,牲口不吃的,割回村后,放在猪圈边上铡成段,铺满猪圈一层,再添一层鲜土。任凭猪拉尿踩踏,过一段,再压一层草叶、一层土。如此堆积到六七层,垫满半猪圈,再滋养几天,就该起圈了。此活计又脏又臭又累,队里从不派日工干,而是当场包工给力气大、能吃苦的担当。假如包工是10分,有人承包后早起一个小时一早晨就干完了,本来日工是早晨2分,这样一天能挣18分。我也起过一次猪圈,用粪叉一叉又一叉,将粪肥使劲甩到猪圈旁的空场地里,将胳膊甩得生疼,越挖到底层,越累,但一早晨根本干不完,起完后,还要拍打好,让其继续发酵。直到送入田里。此后,再未包过。
一点插曲:有次去大坨下面悬崖边割饲草,猛抬头发现一个小台上一株盛开的山丹花,分为鲜艳。就悄悄攀登至其台下,小心翼翼地用镰刀够着连根挖出,再用湿土包好夹在草捆里背回家,载于西墙根下。养了一段,却渐渐枯萎而死。甚为可惜!
其二,割柴之乐。学问也有三类:
一是割圪针(即棘)。此为本人专项,并未发现村里其他人有此爱好。即提前预备一支半长不短的木叉,身背绳索,肩扛扁担,特意寻求杂草旺盛的土堾或山坡,其中,往往圪针疯长,刺条张扬,不可一世。本人遇则欣喜,左手持叉,拦腰叉住,右手操镰,从根部快刀立斩。每攒够十几叉,即捆绑一起;待攒够十足的两捆,即挑担回家。尔后,分为小捆,放到厨房灶火门前,不用晾晒即可。待母亲做饭时,本人右手先点着火,再将圪针数根放进锅堂,左手拉动风匣,火焰甚旺,且因其有油性而噼啪作响。这样,不停添火,锅水一会儿即开。本人深以此为得意之作。
二是割茅草。此为山村正规的割柴。即每年秋末冬初,茅草逐渐变黄季节。村人至山场茅草旺盛地盘集中割草。往往先从附近山坡割起,直到深入四五里七八里之外的深山沟。近处割的茅草,多背回村后的柿子坡或自家房前屋后晾晒,之后用草绳捆绑成个。在远处山沟割的茅草,一下子弄不回家,则就地住宿,就地晾晒,有人一住十来天,自己做饭。待风干后捆绑成个,运输回家。何为“个”呢?就是将13把草捆在一起为“一个”。何为“把”呢?就是割草时用左手虎口最大范围最大力气握住的这把草,右手一刀割下;或为左手所握第1刀割的分量不够,再补攥、割第2刀、第3刀,之后放在一边,再割第2把、第3把,与前者重叠放在一起,捆绑时将第1把铺平,第2把顺势错后放在前一把上,第3把压住第2把之错节,与第1把根部并齐,第4把又错后,以此类推,直到第13把将第12把压平,捆好。这样,捆住的个头匀称结实,不易散架。不论年龄、个头、力气大小,都是如此规矩,因此每人的“个”必然大小不一。本人因为经常上学,多在附近山场割草,深远山沟也去过,是当天来回,没有住宿过。所割柴草也并非纯茅草,也夹杂促枝等耐烧的同类。
三是耪茅草盘或刨灌木根。此为冬天所干,三年困难时期为甚。因为秋天所割柴草不够用,冬闲时,勤奋的农民则到较远的山坡用长把大锄将茅草盘连根耪下,挑担回家。本人寒假时,也在近山耪过茅草盘,但更多的是背上大篓子搂树叶、搜寻干树枝,或者用镢头寻刨荆棘之根,因为后者耐烧、火焰好。
这里也有个插曲:1976年冬领着2岁半女儿回家探望父亲,还将女儿装在大篓里,用搂筢背着上山沟山梁拾柴,刨过半篓灌木根。回家时,女儿在篓子里睡着了,等于神游了半趟。
三、赏鸟逮兔之乐。
拾草割柴当中不是一帆风顺,比如由于镰刀钝、堾上石头打晃等原因,几次碰伤、割伤手背、手指头等处,至今留下岁月的伤疤;还曾无意捅了马蜂窝,被蛰而肿痛,但有最大乐趣“赏鸟”,足可排除一切负信息带来的负作用。尤其50年代,一坡坡一沟沟春暖花开季节,各种鸟鸣声,此起彼伏,甚为悦耳,走到哪里都有乐队为你伴奏。其中,最常见的有山雀、百灵鸟、斑鸠、麻喜鹊、黄鹂(村民叫“黄鹄儿”)等,百灵鸟的婉转,山雀的高亢,“黄鹄儿”的妩媚,尤其令人舒服。拾草的同时,也和鸟们对话,学着其各自腔调,对答。可惜,自非公冶长,没有说鸟语的天赋,“人家”叽叽咕咕笑话你一声“笨家伙”就飞走了。有的鸟受伤后,我也曾带回家用笼子喂养,除了喂泡水的小米外,每天给其捕捉蚂蚱解馋,但效果就是不明显,常无精打采,干脆就将其放了。不过,还有意外惊喜:
其一,石鸡之缘。石鸡,就是原鸡一种。当初鸡类进化时,大概是由于其思想守旧吧,没有跟上步伐,仍然保持了原状。其色灰而比家鸡个头小,其叫声基本同家鸡。有天,我到大坨下面的山沟里拾草,挎着宅筐,刚走不远,就听到上面有“咯嗒咯嗒”叫声。抬头一看,正有一只石鸡在一块大石上叫个不停。我心想:莫非这里有她的窝?就边走边用禾锄扒拉着脚下的草丛,果如所料,用时不到一刻,就在一块石头下面发现了一窝鸡蛋。我大喜,小心地挨个收到筐里,一数,18个(个头比家鸡蛋小,而大于鹌鹑蛋)。赶紧回去撮一顿!草不挖了。我抬脚下山,石鸡也无奈地“咯嗒”两声飞走了,撂下狠话:“便宜了你小子,待俺再生一窝,看你还能找到?”回家后,母亲笑了。将石鸡蛋打碎,掺和白面,烙成蛋饼,全家美餐一顿。
后来,本人确实再无此幸运,但却邂逅了一只石鸡。有次到南文都村地面的椿树洼割草,割到第三座石堾根部,突然愣神了:原来一只母石鸡瞪着红色的眼圈正在和自己对望。她也怔住了,没想起飞。我一看乐了:“宝贝,我也不割草了,咱们回家吧!”于是,双手轻轻地将其从窝里托出来,揽在怀里,将绳索拴到腰里,一手抱着,一手拿镰。走下石门,返回村里。到家后,找了个旧笼子,把其塞进去:“宝贝,先委屈一下,待我给你再造个宽绰的家住着。”岂料,她趁我上茅坑之机,一扑愣挣脱牢笼,先发出家院,再飞到猪圈外墙头,再飞到外面小溪上空,腾空而去!我只好默默祝愿:“飞吧,看来咱俩没有缘分多呆两天,回去团聚吧!”
其二,红狐之会。一次去小驼峰上割草,刚回身俯瞰本村的沟梁,突然眼前出现一道红光,仔细一看却是一只红狐正从峰下山坡上漫步。我惊呆了:这是从来没有见到的贵客。前几年只听人讲在滹沱河南岸的村里发现了金钱豹,这边却无猛兽;但有些水耗子、猪獾、狗獾,爱在夜间吃庄稼,堂兄也曾携同伙伴,带狗夜猎,猎获过一次猪獾。未听村人讲过红狐,自己真是好运气!我正在端详红狐,可能她有所察觉,抬头看了一眼,就快速西向奔跑而去,刹那就消失了踪影。我不禁怅惘:红狐啊,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何孤单伶仃,爸爸妈妈呢,兄弟姐妹呢?多情伴侣呢?你还回来吗?我这是梦境吗?好想再见到你啊!
其三,松鼠之恋。在坨峰前后割柴草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动物是松鼠。它们总是形单影只地出现在你的左右,窜来窜去,时而停下嚼吃树籽。那身灰褐的皮毛,那条优美的曲线,那种调皮的举动,让人忍俊不禁。有时真想抚摸一下那柔柔的曲线,却一次也没有成功。真是鬼精灵啊!这在下面有田地的沟岔是不会看到的。我由此而常怀念在高山割柴草的情境!除了松鼠外,还能时而看到盘旋于头顶的老鹰、鹞子,自在地翱翔于行云之间。有猛禽、精灵作伴,挥镰于高山又何尝不是一种福气?
其四,老兔之餐。平时种地,也能偶遇兔子突然擦身而跑过,但那是过客,谁也追不上。有年寒假,我和两三个伙伴却活捉了一只丰润的老兔。那是在大东壕中间一块田里,卧一巨石,石下为半开的岩洞。那天,我和大我三岁的石旦、考考等两三人,各自用搂筢背着大篓去搂柴,进入巨石前时,我先发现洞内有只老兔正休憩,就悄悄招呼伙伴一起四面围堵。经过杆捅、人喊,一会儿懵懂的对象就往外乱撞,被逮个正着。回村后,我们聚集到石旦家,烧热水烫毛,清理脏腑,下锅煮熟,分成几份,每人得肉半碗多。回家大快朵颐。好不痛快!
由于自己每次回家都与乡亲热络相处,尤其暑假每天打扮就是一道不变的风景:一条短裤,一条毛巾,不管干啥活计,褂子基本不穿,鞋子基本不登,浑身黝黑闪光。乡亲昵送两个绰号:“黑龙王”“赤脚大仙”。自认为系对自己的最高奖赏,欣然接受。
这正是:坨峰好,景壮胜江南。道道山梁凝脊柱,沟沟田野筑粮川。鸟语又花鲜!
              坨峰好,夜夜梦登梁。刈草樵柴松鼠伴,穿云破雾隼鹰翔。谁不爱家乡!
(2016年11月16—19日,6950字)











3563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095
贡献
45369
金钱
56442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6-11-19 22: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诗文,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3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095
贡献
45369
金钱
56442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6-11-19 22: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情节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3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095
贡献
45369
金钱
56442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6-11-19 2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周末愉快!

点评

多谢首席盛情评点、倾力支持!晚上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0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33

帖子

1163

积分

栏目嘉宾

中华玉律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24
贡献
257
金钱
42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0 2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喻作云 发表于 2016-11-19 22:41
再赏,周末愉快!

多谢首席盛情评点、倾力支持!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3

主题

4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中华玉律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7095
贡献
45369
金钱
56442

特别贡献奖敬业首版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6-11-20 2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行老土 发表于 2016-11-20 20:29
多谢首席盛情评点、倾力支持!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2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