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10

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好诗词这一文化名片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11 19: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1-12 00:06 编辑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此文中,孔子赞扬了颜回贫穷不改其志的求学精神。诗友们,我们没有生在凭借诗词好就可以登含元殿的唐代。所以我们注定是付出的一代,我们的使命就是把我们的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塑造好。

子又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食色性也”,我们还要讲求功用。孔子的教育是活泼的、生动的,并没有让我们去当书呆子、老学究。

所以如观设想要打造好诗词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并且通过诗词比赛来宣传,打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链。

美国有肯德基、可口可乐,欧洲有奥运会。这些都是经过几百年锤炼的,有良好口碑的品牌。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高铁、有孔子学院、有佛学院。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去多多为此增色,把诗词也打造成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名片。

要实现这一宏伟设想,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要多去宣传。我们诗人自己首先要把诗词分类、诗词用韵及一切创作的规范制定好。在此前提下,我们打造诗词大赛的赛制,中间邀请媒体来广泛报导,接受企业和个人的赞助、捐赠,我们用来购置奖品,并且我们在诗赛中帮助宣传企业的产品或个人的作品作为回馈。

开幕式及颁奖会可以寻找场地举办,把诗词进行谱曲,伴以仿唐乐舞,来集中展现我大唐盛世。

奥运会自从引入了商业机制后,它便如插上了翅膀,雄雄火炬传遍全世界,和平鸽飞遍全球。所以,我们华人应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我们的文化产业品牌----诗词打造好。

这是如观的初步构想,需要诗友们团结一心才能办成,摆脱诗友们为了卖诗集而四处奔走的尴尬局面。我们要通过诗赛打造我们诗坛的明星,他们完全有资格去享受万众瞩目与热情的掌声。

如观为此曾经接触过一些诗坛站长,他们对如观的建议有的是持观望态度,有的虽然口头上表示支持,但是行动上却是半信半疑,并且不舍得投入。

诗赛是我们的一项空白,眼下虽有诗坛举办诗赛,但是并不专业与成熟。这块空白迟早有人会去填补,就看谁有这个眼光了。所以如观借此宝地作一宣传,如果有人愿意实施,可以和我联络,如观愿意无偿地帮助策划。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6-11-11 23:0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赛须有群众基础,诗词这个东西欣赏和创作都有难度,很难象通俗歌曲那样普及。

点评

感谢先生阅读。呼吁在中学开设诗词课程,把诗词的分类、用韵、创作的要求及发展简史进行普及。其实只需一个学期的课程就足够。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打造成熟的赛制,让网友参与评选和投票,经过验证的会员就可以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1 23: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23: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11 23:01
诗赛须有群众基础,诗词这个东西欣赏和创作都有难度,很难象通俗歌曲那样普及。 ...

感谢先生阅读。呼吁在中学开设诗词课程,把诗词的分类、用韵、创作的要求及发展简史进行普及。其实只需一个学期的课程就足够。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打造成熟的赛制,让网友参与评选和投票,经过验证的会员就可以参与投票。当诗词大奖赛出现的时候,相信会有很多人参与的。


点评

用网络打造成熟的赛制可以,学校增加学生负担不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2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1-12 07: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6-11-11 23:59
感谢先生阅读。呼吁在中学开设诗词课程,把诗词的分类、用韵、创作的要求及发展简史进行普及。其实只需一 ...

用网络打造成熟的赛制可以,学校增加学生负担不必。

点评

我们现在幼儿园、小学就已经开始教学生背诵三字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可以在教科书中增设几个章节介绍一下也可以。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学校毕业后才去学近体诗的,所以网上议论用韵问题、格律问题等,思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2 14: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4: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12 07:21
用网络打造成熟的赛制可以,学校增加学生负担不必。


我们现在幼儿园、小学就已经开始教学生背诵三字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考虑在教科书中增设几个章节介绍一下也可以。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学校毕业后才去学近体诗的,所以网上议论用韵问题、格律问题等,思想很混乱。很大程度上都是和我们没有重视在学校里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有关。

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确立下诗词分类、用韵、格律规范等这些基本问题,编制教科书推广普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6-11-13 08:3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高考改革后,语文比重提高,得语文即得高考,诗词写作进入基础教育成为可能,那样的话诗词面貌将有大改变。

点评

少则几个课时、几个章节就可以了解一个大概,多则一个学期就足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3 2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1-13 08:38
听说高考改革后,语文比重提高,得语文即得高考,诗词写作进入基础教育成为可能,那样的话诗词面貌将有大改 ...

少则几个课时、几个章节就可以了解一个大概,多则一个学期就足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5 2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14 09:50
中华民族如没能再诞生伟人,成为西方附庸的趋势将无可逆转。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

只有在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才需要伟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制度的建设,“法制”和“礼制”。

每个时代都有他的亮点,唐诗宋词元曲,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我们现在迫切的是需要恢复文化自信。在自然科学、经济制度等方面,我们可以学西方。但是在国家经济有起色之后,应该重视文化的建设。不光是诗词,在绘画、古典乐舞等诸多方面都有待去挖掘。要舍得去投入,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传承人。

按照《周礼》的精神,我们对待中华的一切正朔人物都要去颂扬,对于伟人过失要隐晦不提,或是泛泛略表。我们对伟人、对圣贤都不可过于苛求。伟人只能完成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使命,后续的问题是要由我们后人去完成。

我们因为一些冲动和狂热,走了许多弯路,现在应是反思期,是传统文化的恢复期。要重新树立起正朔的概念,以此分辨是非。

文化对于社会风气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前面讲过,我们的餐桌上的浪费和李白等人的诗作都有关联,唐代诗人中遭逢贬谪的比例很大,所以他们的诗文中必然带有着一些悲观情绪。很多诗人想借饮酒、吟诗来暂时逃避现实。这些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如观来诗坛的目的就是要摈却李杜之颓,重树诗坛新风,立唐太宗李世民为“诗祖”,把既违周礼又违唐律的叛逆之人李白的诗文逐出教科书。我们要选择“成功人士”来当我们的“诗祖”,不要选择那些“失意人士”甚至是谋逆之人来当我们的“诗祖”。这样一来我们的诗人群体马上就会“转运”。

如观知道提出这些倡议,很多诗人从感情上接受不了。让我们慢慢去沟通,慢慢去认识。这个话题很长,要想表述清楚,这么短的篇幅是不够的,以后还可以继续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