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9|回复: 15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铜丝作为电线的首选材料?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1 2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1-1 21:25 编辑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一般化学老师会让我们去背一张表,它是反映金属的导电性能的:钾、钙、钠、镁、铝、锡、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从这张表上看,银和金都比铜的导电性能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首选他们作为电线材料呢?因为他们价格比铜昂贵。

但是铝和铁比铜的价格低,为什么不去选呢?因为他们的导电性能比铜差,并且铁爱生锈,铝的熔点低,不能耐电流高温,他们的金属稳定性都比铜差,所以我们最后才会选择铜。所以,我们在选择导电材料时并不是完全以导电性能为首选,还要考虑到他的成本和金属的稳定性等多种因素。

同理,为什么古韵中有那么多韵种为什么单单青睐于平水韵呢?那也必然有他的道理。

新韵的韵部比平水韵合理,为什么不去选择新韵而还要用平水韵呢?因为平水韵是一种古老传承,他的“无形资产”价值高,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那么为什么不用《切韵》而用平水韵呢?因为《切韵》的韵部太繁琐,不易记忆和规范用韵,所以才会用平水韵。

所以说我们去抉择一件事情是要综合考虑的,不是说金的导电性能强就用金当电线材料,还要考虑到成本等多种问题。同理,我们现在废除平水韵的成本也很大,代价也会很高昂。他切断了与古韵的联系,今诗的用韵也从此与古诗不再一致,得不偿失。并且今韵的发音和字库用字也不可能做到永恒不变。

所以,我们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利弊,千万不可盲人摸象,利用平水韵的一些缺陷来彻底否定他的价值。如果执意要去做,总有一天会悔之晚矣。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1-1 2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铜作比喻,很有说服力。赞!

点评

感谢阅读与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13:14
唐朝有平水韵吗? 唐吃宋粮====寅吃卯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0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11-1 23: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什么人选择平水韵,是黑社会,还是旁门左道,你搞清楚没?
众所周知,元代用的是《中原音韵》,明代用的是《洪武正韵》,清代用的是《佩文诗韵》,民国用的是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用的是普通话《新华字典》,从来就没提及过什么平水韵。有也是个别会道门,从来就是旁门左道,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1-2 0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烈烈 发表于 2016-11-1 23:25
什么时候,什么人选择平水韵,是黑社会,还是旁门左道,你搞清楚没?
众所周知,元代用的是《中原音韵》, ...

人家要用什么韵,我们无权反对;同样的,他人也无权要求我们用什么韵。说白了,管你用什么韵,能写出好诗的,自然会有人喜欢看的,不然就什么都不是。呵呵。遥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11-2 07: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1 21:09
用铜作比喻,很有说服力。赞!

唐朝有平水韵吗?
唐吃宋粮====寅吃卯粮?

点评

唐朝是没有平水韵,但是平水韵的价值就在于他对唐朝律诗的用韵情况总结概括得好,从此使律诗用韵走向更加规范化。 平水韵的优点是:他总结了唐诗,照顾到了传承。对律诗的用韵进一步明确规范,为以后律诗的持续传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11-2 08: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选择远离社会话音,却不去深山老林说话。

点评

研究岩画的必须去当类猿人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1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1-2 1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1-2 08:00
有人选择远离社会话音,却不去深山老林说话。

研究岩画的必须去当类猿人吗?

点评

你是研究吗?你都一窍不通。何况岩画为有,平水音为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1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11-2 1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2 11:32
研究岩画的必须去当类猿人吗?

你是研究吗?你都一窍不通。何况岩画为有,平水音为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3: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1-2 07:07
唐朝有平水韵吗?
唐吃宋粮====寅吃卯粮?

唐朝是没有平水韵,但是平水韵的价值就在于他对唐朝律诗的用韵情况总结概括得好,从此使律诗用韵走向更加规范化。

平水韵的优点是:他总结了唐诗,照顾到了传承。对律诗的用韵进一步明确规范,为以后律诗的持续传承打下了基础。

用新韵就好比是鼓励用金银作为电线材料一样,虽然导电性能增强了,但是成本大幅提高了,顾此失彼。新韵并没有解决人的读音会随着时代而有所变化这个根本性难题,反而不如平水韵所依托的《切韵》那种上切下切注音利于传世。

所以说,只有发明了用铜来导电才是发明,你那个是等于是鼓吹用金来导电,那就不叫发明了,那叫作奢侈浪费。


点评

好是好,就是部全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13: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1-1 21:09
用铜作比喻,很有说服力。赞!

感谢阅读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11-2 13: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1-2 14:13 编辑
如观 发表于 2016-11-2 13:14
唐朝是没有平水韵,但是平水韵的价值就在于他对唐朝律诗的用韵情况总结概括得好,从此使律诗用韵走向更加 ...

好是好,就是不全面!

点评

宋人创立诗韵时难道不考虑韵部分布等一些因素吗?肯定要考虑。如果没有唐诗,宋人就不会背那么大的包袱。如果他们不考虑传承,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编写一部象今天新韵那样的所谓韵部分配合理的韵律表还不是轻而易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2211

帖子

9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2
贡献
2343
金钱
3226
发表于 2016-11-2 20:5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问题毫无必要纠结什么,爱用什么写,就写好了,只要写得好,不管是平水,还是新韵,反正个人都会看 呵呵

点评

“五四”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断层,很多中国人甚至包括一些专家教授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认识还是一片空白或是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去修复,或是不知如何取舍、不知修复到何种程度才算到位。 我们只要把使用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01: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0: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1-2 13:32
好是好,就是不全面!

宋人创立诗韵时难道不考虑韵部分布等一些因素吗?肯定要考虑。如果没有唐诗,宋人就不会背那么大的包袱。如果他们不考虑传承,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编写一部象今天新韵那样的所谓韵部分配合理的韵律表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那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他们考虑到了传承。在宋末时期国家已经处在危亡时刻,他们有怀念唐代、憧憬唐代辉煌的情怀。这说明他们没有忘本、没有忘记老祖宗,不愧为是炎黄子民。

所以说,平水韵是有“技术含量”的,他是对唐诗用韵状况的一个总结,继往开来,使之得以传世下去。韵部分布为什么会有点缺陷呢?唐代的用韵情况决定的,相信他们也是几经权衡才来做出的取舍。他们不是不负责任,只图自己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1: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1-2 14:12
选什么韵并不是什么人在倡导,而是古典诗词爱好者自己的选择,可以说现在写旧体诗完全是自发行为。本不关官 ...

可以这样说,西方人就没有资格评价东方文化。你不精通汉语、你没有在中国的成长经历,不可能对东方文化有一个深彻的认识。

我们的古文在翻译成现代文时就已经不再“传神”,如果再翻译成外语就更不象样子了,早已与原意差之千里。作为一名中国人,没有登过长城、没有去过敦煌莫高窟,将是人生的两件憾事。还有两件遗憾的事,就是一生当中没有学习与创作过近体诗和没有看过佛经。这两件事只有在中国的语言环境及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后会撰文详述,感谢林先生的阅读与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1-2 20:54
这种问题毫无必要纠结什么,爱用什么写,就写好了,只要写得好,不管是平水,还是新韵,反正个人都会看 呵 ...

“五四”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断层,很多中国人甚至包括一些专家教授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认识还是一片空白或是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去修复,或是不知如何取舍、不知修复到何种程度才算到位。

我们只要把使用平水韵的意义耐心地和诗友们讲清楚,相信会得到很多诗友特别是年轻的诗友支持的,终有一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主动地、自觉地去使用平水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