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8|回复: 6

诸暨五泄禅院钟声

[复制链接]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26 2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暨五泄禅院钟声

常闻十里内涛声镗鞳钟声警;
更喜千年间梵迹依稀旅迹新。



139

主题

261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00
贡献
3049
金钱
3884
发表于 2016-10-31 21: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祝好冬祺!

点评

谢版主光临,欢迎常来交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0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0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人 发表于 2016-10-31 21:33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祝好冬祺!

谢版主光临,欢迎常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主题

9480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3
贡献
8595
金钱
16492
发表于 2016-11-2 0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6-11-2 03:20 编辑

诸暨五泄禅院钟声
常闻十里内涛声镗鞳钟声警;
更喜千年间梵迹依稀旅迹新。

~~~~~~~~~~~~~~~~~~~~~~~~~~~
校對:

常闻里内  涛声镗鞳钟声警;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古音。五言句三仄尾。  
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今音。


更喜年间  梵迹依稀旅迹新。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古音。五言句犯了平三連的禁忌。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今音。五言句犯了平三連的禁忌。

1.
五言句上聯:古音三仄尾;
五言句下聯:
古今音均犯了《聯律通則》避忌問題之平三連的禁忌。
2.
詞性辨析:
依稀(形容詞)==/==镗鞳(象聲詞)
詞性對仗錯誤,失對。
3.

常闻十里内  涛声镗鞳钟声警;
竊思: 
镗鞳(鐘鼓聲)、钟声 ;
上聯七言句中出現兩個意義相近的詞,似有當句合掌之嫌。


4.
涛声镗鞳(聯合)==/==梵迹依稀(主謂)
上下比中詞組結構、詞性均不同,對仗錯誤。

5.結構辨析:
镗鞳(聯合、象聲詞)==/==依稀(聯合、形容詞)
雖然結構相同,但是詞性不同,對仗錯誤。

綜上所述:
通過校對、辨析看出:
這是幅病聯。

芻議或有謬誤,敬請斧正




点评

对联虽有单句、复句之别,但是就整体而言,它无非就是两句话:上联和下联。因此所谓三平尾、三仄尾只能限定于上下联的末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14: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5647
贡献
12776
金钱
2249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4: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 发表于 2016-11-2 01:30
诸暨五泄禅院钟声常闻十里内涛声镗鞳钟声警;更喜千年间梵迹依稀旅迹新。
~~~~~~~~~~~~~~~~~~~~~~~~~~~
校 ...

对联虽有单句、复句之别,但是就整体而言,它无非就是两句话:上联和下联。因此所谓三平尾、三仄尾只能限定于上下联的末尾。

点评

錯了就是錯了。 平三連,是《聯律通則》明確規定避忌的錯誤。 無論怎樣辯解,平三連這個錯誤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附: 《聯律通則》節選:   第十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3 10:50
三仄尾、三平尾禁忌适用于五言、七言句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2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主题

6222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347
贡献
7247
金钱
11204
发表于 2016-11-2 14: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晓峰 发表于 2016-11-2 14:06
对联虽有单句、复句之别,但是就整体而言,它无非就是两句话:上联和下联。因此所谓三平尾、三仄尾只能限 ...

三仄尾、三平尾禁忌适用于五言、七言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5

主题

9480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33
贡献
8595
金钱
16492
发表于 2016-11-3 10: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泉 于 2016-11-3 13:21 编辑

楼晓峰 发表于 2016-11-2 14:06
对联虽有单句、复句之别,但是就整体而言,它无非就是两句话:上联和下联。因此所谓三平尾、三仄尾只能限
能限定于上下联的末尾。



再次校對:
常闻里内  涛声镗鞳钟声警;  
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古音。五言句三仄尾。  
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今音。


更喜年间  梵迹依稀旅迹新。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古音。五言句犯了平三連的禁忌。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今音。五言句犯了平三連的禁忌。

~~~~~~~~~~~~~~~~~~~~~~~~~~~~~~~~

芻議:
這是副五、七言聯。
且不談七言句詞性對仗失對、結構對仗失對;

最主要的是:
五言句下聯古今音均犯忌:
平三連
這個錯誤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平三連

是《聯律通則》明確規定避忌的錯誤。


附:
《聯律通則》節選:
  第十条 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1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