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0|回复: 6

致豌豆角暨与豌豆角认知水准相若的朋友

[复制链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17 18: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7 18:41 编辑

这是在豌豆角“坚持与妥协”下的沙发跟帖,
因今日被无端删掉两个新主帖,考虑到该
帖还算有些普遍交流价值,就补个主帖吧:

致豌豆角暨与豌豆角认知水准相若的朋友

楼主既然一知半解,那就虚心一点,这里毕竟是诗词理论园地,不像自由市场可以随便摆摊吆喝的。你知道你站在摊前那么一吆喝,会对南来北往的初学者造成怎样的误导吗?
如果你没读过中国文学史,不知唐时的平民教育曾经相当普及,也没听说过唐时“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之风,总该听说过唐七岁女的这首《送兄》吧?

送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如果你连这首《送兄》也没听说过,那么总该知道骆宾王七岁时作的这首咏鹅吧:


咏鹅/骆宾王七岁时作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代的启蒙教育很早,成效也很显著,王勃、李贺等人都是六七岁时便句稳律工了,平民教育普及程度更是空前的,超乎时下一般诗者的想像。事实上,唐时很多学而未致仕的平民百姓都能用当时的读书音创作、诵读、吟唱唐诗,连强盗都能。唐朝诗人出行时可以不带盘缠,只要会作诗即可。
没有广大普通民众发自内心的实质性参与,此情此景怎能实现?大唐又何以称为诗的国度?你能想像那是怎样一种盛况吗?你知道君之所谓“所有自《诗经》以后,包括《诗经》、唐诗在内的全部文字创作,都只是纸上谈兵罢了”云云,纯属无稽之谈吗?唉——




5

主题

468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
贡献
4761
金钱
4853

巾帼诗人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6-10-17 18: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先生妙论,春水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203
贡献
37677
金钱
39229
发表于 2016-10-17 19: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佳作!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5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