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7|回复: 17

孙逐明的“旋律说”与五四的“音乐说”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6-10-17 09:0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6-10-17 09:09 编辑

        五四以来,诗词既微,各种玄学大家兴起,兴妖作怪,诗坛有梨花体,乌青体,李子体,实验体,论坛有“旋律说”,“音乐说”等等。
         旋律说是湘籍学者孙逐明先生提出的,孙逐明先生用功刻苦,然有这个时代学者通病——先天国学基础不足。他用音乐的七个音阶研究律诗平仄律,以此提出格律诗“旋律说”,文章连篇累牍发于论坛,常常遭遇零回帖,后来与诗友交流于,学到平仄,转攻近体平仄学,功半成之际骑牛出关,归隐南山。
       “音乐说”的提出者是五四先生,姓二O一九,他说:“时下平水韵格律诗曼妙的音乐美原来是大打折扣的”,平仄只有二调,高下抑扬,而音乐却有七个音阶,五四先生如何从二个音阶的平仄律听出七个音符的曼妙音乐美,大概只有他知道,他人若诘问,五四先生却不屑地说:“这是洋话,你们不懂”,他人若嘲弄,五四先生却又愤愤地说:“终于是儿子打了老子”。五四先生对孙逐明先生十分推崇,就象丽华体推崇乌青体,他说:“忽然又想起孙逐明先生……,”“可我并未因此而将孙先生一棍子打死,在另帖中仍然正面引用了孙先生这段说得在理的话:‘由于切韵体系根本不记载古音的实际音值,因此,所谓隋唐时期正宗的古香古色的声韵美,是后世人不可能知道和领略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实事求是。”
       五四先生并不屑于到别人贴下交流,他常常躲在自己贴下,身着道袍,披头散发,仗剑瞑目,口中念念有词:郑张尚方急急如敕令……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6-10-17 10:0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孙逐明先生,毕竟是潜心于学问的,五四先生,无学术含量,却喜欢混个脸熟,巫婆嘴脸,描绘得很逼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7 10: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孙逐明最大优点:知错能改。不像金筑子坚持混押,三羊坚持二五交替法,吟者坚持古音不可读论~~~

点评

针断有短处,就是不合孙逐明一般见识,虽然被孙逐明弄的皮开漏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10-17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7 10:41
孙逐明最大优点:知错能改。不像金筑子坚持混押,三羊坚持二五交替法,吟者坚持古音不可读论~~~ ...

针断有短处,就是不合孙逐明一般见识,虽然被孙逐明弄的皮开漏腚!

点评

皮开漏腚!-----三羊的日式汉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7 1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7 1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7 10:53
针断有短处,就是不合孙逐明一般见识,虽然被孙逐明弄的皮开漏腚!

皮开漏腚!-----三羊的日式汉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2211

帖子

9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2
贡献
2343
金钱
3226
发表于 2016-10-17 17:1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看“旋律”的定义了。

点评

孙先生的旋律指七个音符构成的音乐旋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07:3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17 17:13
那要看“旋律”的定义了。

孙先生的旋律指七个音符构成的音乐旋律。

点评

没有如你所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8:29
那么神奇?如能等同,干脆取消复杂的五线谱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2211

帖子

9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2
贡献
2343
金钱
3226
发表于 2016-10-18 07:5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8 07:39
孙先生的旋律指七个音符构成的音乐旋律。

那么神奇?如能等同,干脆取消复杂的五线谱好了。

点评

记得好象把平声谱为554,更深的也没细读,后来不见孙先生再研究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08:1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18 07:56
那么神奇?如能等同,干脆取消复杂的五线谱好了。

记得好象把平声谱为554,更深的也没细读,后来不见孙先生再研究了。

点评

早上好!孙先生的探究精神当然令人敬仰,只不过两种事物确实性质不同,应该难以叫人信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8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2211

帖子

9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2
贡献
2343
金钱
3226
发表于 2016-10-18 08:1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8 08:15
记得好象把平声谱为554,更深的也没细读,后来不见孙先生再研究了。

早上好!孙先生的探究精神当然令人敬仰,只不过两种事物确实性质不同,应该难以叫人信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10-18 0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8 07:39
孙先生的旋律指七个音符构成的音乐旋律。

没有如你所说!

点评

孙逐明在《诗歌的旋律美——诗歌的音乐美基本知识讲座之五》中说过:“阴平为高平调55,类似于平行旋律;阳平为中升调35,类似于上行旋律;上声低降升调214,类似于弯曲旋律;去声全降调51,类似于下行旋律。”“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8 0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孙逐明的研究有些繁琐和书卷气,但诗词具有音乐性或旋律是不可否认的。这是诗词脱离了乐谱仍可以吟诵且被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06:2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8 08:29
没有如你所说!

孙逐明在《诗歌的旋律美——诗歌的音乐美基本知识讲座之五》中说过:“阴平为高平调55,类似于平行旋律;阳平为中升调35,类似于上行旋律;上声低降升调214,类似于弯曲旋律;去声全降调51,类似于下行旋律。”“正因为汉语声调的抑扬起伏十分像音乐的音调线,所以富于旋律美,外国人也因此而感觉中国人说话像唱歌。古代近体诗合理安排平仄声调,还可以形成“流畅圆转”的旋律美,用周正甫先生的话说是“流美婉转””

点评

“类似”、“感觉”能够成为论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2211

帖子

9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2
贡献
2343
金钱
3226
发表于 2016-10-19 09: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10-19 06:28
孙逐明在《诗歌的旋律美——诗歌的音乐美基本知识讲座之五》中说过:“阴平为高平调55,类似于平行旋律; ...

“类似”、“感觉”能够成为论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2211

帖子

9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2
贡献
2343
金钱
3226
发表于 2016-10-19 09:0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觉得应该重视关于旧诗的强行论证问题

点评

孙筑子也是个十分主观的主。如同他解读古代一本小学启蒙读物“缥缃对类”一样,牵强附会,过分解读,往往把道理讲过了头,最终成为谬误。在诗词音乐性方面孙逐明具有同样的瑕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9 1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10-19 12:11 编辑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19 09:06
在下觉得应该重视关于旧诗的强行论证问题

孙逐明也是个十分主观的主。如同他解读古代一本小学启蒙读物“缥缃对类”一样,牵强附会,过分解读,往往把道理讲过了头,最终成为谬误。在诗词音乐性方面孙逐明具有同样的瑕疵。但孙逐明毕竟是个认真的研究者。至于吟者(叫什么五四的)根本就是网上一个无聊的混混,没法和孙逐明相比。

点评

谢谢!从12楼的发言看,您们的观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主题

2211

帖子

90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32
贡献
2343
金钱
3226
发表于 2016-10-19 12:2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9 12:07
孙逐明也是个十分主观的主。如同他解读古代一本小学启蒙读物“缥缃对类”一样,牵强附会,过分解读,往往 ...

谢谢!从12楼的发言看,您们的观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啊

点评

孙的文章冗长而繁琐,我还没细看。仅从标题来看,他是讲诗词具有音乐性,大体不差。但他讲旋律与平仄无关就不对了。旋律的构成有2个要素,一是节奏,在诗中即顿歇,另一为音高线。平仄对节奏影响不明显,但对音高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9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9 1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豌豆角 发表于 2016-10-19 12:29
谢谢!从12楼的发言看,您们的观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啊

孙的文章冗长而繁琐,我还没细看。仅从标题来看,他是讲诗词具有音乐性,大体不差。但他讲旋律与平仄无关就不对了。旋律的构成有2个要素,一是节奏,在诗中即顿歇,另一为音高线。平仄对节奏影响不明显,但对音高线肯定是有影响的,平仄交替肯定会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音效果,这是沈约四声论的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