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小辞典】连珠体诗 . 近人范左青《古今滑稽诗话》所载清代无名氏《剃头诗》:“闻道头须剃,而今尽剃头。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其实这就是一首连珠体诗。连珠体要求作品从头至尾重复使用某两个字,上递下接,如明珠贯连,使作品音韵铿锵,意境隽永,达到“一唱再三叹,慷慨有馀哀”的效果。 . 连珠,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历历如贯珠,故谓“连珠”。傅玄叙连珠,称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文心雕龙·杂文》篇谓扬雄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其辞虽小而 明润矣。此后这种文体在东汉章帝之世盛行一时,班固、贾逵、傅毅三人受诏而作,而蔡邕广连珠又踵事增华,班固喻美辞壮,贾逵儒而不艳,傅毅文而不典,蔡邕言质辞碎。 . 在文学史上连珠体创作最有名的莫过于陆机《演连珠》五十首,见《文选》收录。此后谢灵运《连珠集》五卷、刘祥《连珠十五首》、陈证《连珠》十五卷、黄芳《连珠》一卷、梁武帝《连珠》一卷,和者数十人。 . 1 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2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3 花发千枝月一轮,天将花月付闲身;或为月主为花主,才作花宾又月宾。 月下花会我留酌,花前月不厌人贫;好花好月知多少?弄月吟花有几人? 4 花香月色两相宜,惜月怜花卧转迟;月落漫凭花送酒,花残还有月催诗。 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5 春宵花月值千金,爱此花香与月阴。月下花开春寂寂,花羞月色夜沉沉。 杯邀月影临花醉,手弄花枝对月吟。明月易亏花易老,月中莫负赏花心。 6 高台明月照花枝,对月看花有所思。今夜月圆花好处,去年花病月昏时。 饮杯酬月浇花酒,做首评花咏月诗。沉醉欲眠花月下,只愁花月笑人痴。 7 月临花径影交加,花自芳菲月自华。爱月迟眠花尚吐,看花起早月方斜。 长空影动花迎月,深院人归月伴花。羡却人间花月意,捻花玩月醉留霞。 8 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9 花开烂漫月光华,月思花情共一家;月为照花来院落,花因随月上窗纱。 十分皓色花输月,一径幽香月让花;花月世间成二美,傍花赏月酒须赊。 10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气芬芳月正饶;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 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月箫;只恐月沉花落后,月台香榭两萧条。 11 春花秋月两相宜,月竞光华花竞姿;花发月中香满树,月笼花外影交枝。 梅花月落江南梦,桂月花传郢北词;花却何情月何意?我随花月泛金卮。 . 诗学价值其一、诗人善于发现美、擅于欣赏美并乐于享受美,给我们创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以“花”“月”“酒”三大意象元素交融的“年年和月醉花枝”的人生美境。 其二、诗人独自钟情“花”“月”意象,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花”“月”意象注入了新的精神元素与审美内涵,使“花”“月”物象因其绾合着人事而具有双重的文化意义。 其三、凸现出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高度自觉的自然生态意识。 其四、唐寅的花月诗,代表了其诗歌一以贯之的清新婉丽、俗畅圆融的艺术特征,而这正适合充分表达其自由心灵的需要,做到挥洒自如而又从容不迫,给人以阅读的畅爽愉悦之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