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7|回复: 39

北山针叶林二人说:唐朝科举试律诗,不是唐朝近体诗!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10-13 13: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4:40 编辑

北山钓者针叶林异口同声:唐朝科举试律诗,不是唐朝近体诗!

王力《汉语诗律学》摘要:

  l.1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是和古体诗对立的。唐代以后,大约因为科举的关係,诗的形式逐渐趋于划一,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来写出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后世叫做近体诗。

  2.5自中唐以后,试帖诗都是五言排律,而且都是限定用十二句;

  4.6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宁可避免险韵,决不能让它出韵。《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说:探春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从前的人确受这种严格的拘束。科场中,诗出了韵(又称“落韵”),无论诗意怎样高超,只好算是不及格

  9.5此种特殊形式,一般人都认为“拗句”(有些人甚至仅仅承认这是“拗”,除此之外不称为“拗”)。谈“拗救”的人,自然也把它认为本句拗救:腹节上字该平而仄,是拗;腹节下字该仄而平,是救。但是,如果“拗”的意义是“违反常格”,则是否该称为“拗”尚有问题;因为这种形式常见到那样的程度,连应试的排律也允许用它(例如元稹《河鲤登龙门》:“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实在不很应该认为变例(叫做“特殊形式”也是不得已的)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3: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4:04 编辑



33
主题
724
帖子
3218
积分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理员兼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22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88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115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4 小时前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08:46
退一步讲,元兢调声术即便就是拗救理论,唐朝科举试律诗岂有大拗不救之理?

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仄 ...


你先把唐朝科举试贴诗规则拿出来再问。试贴诗别是一体,和日常律诗不同。




三羊领教北山首版:
如你所说【试贴诗】与【日常律诗】,其声律的区别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3: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4:06 编辑

针叶林



78
主题
1567
帖子
5204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14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155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1785
1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08:49
崔立之开元十四年(726) 试律诗《春风扇防和》的大唐声律

《春风扇防和》:


《春风扇防和》: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
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
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
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这是一首齐梁体诗。




三羊领教针叶林:你判定【齐梁体】的理由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4:07 编辑



78
主题
1567
帖子
5204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14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155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1785
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唐代近体律诗代表作是: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王维,杜甫等名诗人的大量的五律,七律。试帖诗不足为据。




为什么【试帖诗不足为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3: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4:08 编辑



78
主题
1567
帖子
5204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14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155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1785
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2:58
第一节律 诗
  l.1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是和古体诗对立的.唐代以后,大约因为科举的关係,诗的形式逐 ...


从你举的试帖诗例子来看,唐代科考不考唐近体诗,而是传统的齐梁体,这是李世民就认可了的。




你可有李世民认可的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4: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4:55 编辑

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

72 《春风扇微和》陈九流149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褭褭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緑。桃杏未成红。
已觉寒光尽。还防淑气通。由来荣与悴。今日发应同。
【迟迟散南陌。平平仄平仄】43

73《春风扇微和》张 彚150
木徳生和气。防防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氷谷。悠扬转蕙藂。拂尘廻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74 《春风扇微和》范传正151
暧暧当迟日。防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暖碧空。稍防生緑水。已觉散芳藂。
徙倚情偏适。徘徊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75 《春风扇微和》陈通方152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栁晴初折。林鸎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舘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76 《春风扇微和》栁道伦153
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始辨梅花里。俄分栁色中。
依防开夕照。澹荡媚晴空。拂水生苹末。经岩触桂藂。
稍抽兰叶紫。防吐杏花红。愿逐仁风布。将禆生植功。

77《春风扇微和》崔立之154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44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45
【温和乍扇物。平平仄平仄】46
【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47
【煦妪偏感人。仄仄平仄平】48


78《春风扇微和》郭 遵155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通通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通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习习何处至,仄仄平仄仄】49
【熈熈与春亲。平平仄平平】50

79《春风扇微和》豆卢荣156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蒨。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鸎啼。堦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廻扇。
【韶光恐闲放。平平仄平仄】51


80《春风扇微和》邵 偃157
防风扇和气。韶景共芳晨。始见郊原緑。旋过御苑春。
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
逶迤云彩曙。嘹唳鸟声频。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
【防风扇和气。仄平仄平仄】52


81《春风扇微和》公乗亿【咸通宏词】170
丽日催迟景。和风扇早春。暖浮丹鳯阙。韶媚黒龙津。
澹荡迎仙仗。霏防送尽轮。緑摇宫栁散。红待禁花新。
舞席潜廻雪。歌筵暗起尘。幸当阳候律。一愿及佳辰。
================================

同一个年号,同一个试题。
针叶林说【《春风扇微和》崔立之】是齐梁体,难道另外9个试卷,也是齐梁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5: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从南朝齐沈约直到唐沈宋定型了唐近体诗之前,所有五言诗几乎都是一样的诗体-----齐梁体,也可以叫永明体。他们和唐近体诗的主要区别:1,不讲究粘对声律,2,不讲究句数;3,几乎都对仗。比如和试帖诗句数差不多的六韵诗很多。风格和宫廷诗差不多。这也许就是试帖诗多采用六韵诗的原因。三羊说:唐代“试律诗”的用韵都是以诗题中的一个字作为限韵字,并且以五言六韵十二句为常,并不在题目中作特别要求。但有时也把用韵及字数在考试时标明,如贞元十五年己卯(799)博学宏词科试《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明确标明“题中用韵,六十字成”。例如唐初李世民李治李显直到李隆基五言六韵十二句诗都很多。------这就是齐梁体的习惯。而社会上诗人们愿意采用的多是五律七律,比如王维光五律107首占所有诗作的四分之一,杜甫只五律就六百多首占所有诗作的一大半。

点评

事实上从南朝齐沈约直到唐沈宋定型了唐近体诗之前,所有五言诗几乎都是一样的诗体-----齐梁体,也可以叫永明体。他们和唐近体诗的主要区别:1,不讲究粘对声律,2,不讲究句数;3,几乎都对仗。比如和试帖诗句数差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5: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10-13 15:29 编辑

卷1_72【宴中山】李世民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1_33【赋尚书】李世民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仄韵

79《春风扇微和》豆卢荣156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蒨。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鸎啼。堦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廻扇。仄韵

-----仄韵诗严格说来皆算古风,不属于唐近体诗。

点评

【仄韵诗严格说来皆算古风,不属于唐近体诗】! 大唐科举的试律,何必针断乱操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5 08:51
77《春风扇微和》崔立之154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5:54
什么叫严格? 科举试律难道不严格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5: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5:4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5:17
事实上从南朝齐沈约直到唐沈宋定型了唐近体诗之前,所有五言诗几乎都是一样的诗体-----齐梁体,也可以叫永明体。他们和唐近体诗的主要区别:1,不讲究粘对声律,2,不讲究句数;3,几乎都对仗。比如和试帖诗句数差不多的六韵诗很多。风格和宫廷诗差不多。这也许就是试帖诗多采用六韵诗的原因。三羊说:唐代“试律诗”的用韵都是以诗题中的一个字作为限韵字,并且以五言六韵十二句为常,并不在题目中作特别要求。但有时也把用韵及字数在考试时标明,如贞元十五年己卯(799)博学宏词科试《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明确标明“题中用韵,六十字成”。例如唐初李世民李治李显直到李隆基五言六韵十二句诗都很多。------这就是齐梁体的习惯。而社会上诗人们愿意采用的多是五律七律,比如王维光五律107首占所有诗作的四分之一,杜甫只五律就六百多首占所有诗作的一大半。

永明体与近体诗的不同,依照韵数(或,句数)多少来区别吗?

点评

你对沈宋“约句准篇”怎么理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5: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5:46
依照韵数(句数多少)来区别吗?

你对沈宋“约句准篇”怎么理解的?

点评

由五言延长到七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5: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5:25
卷1_72【宴中山】李世民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昔去 ...

什么叫严格?
科举试律难道不严格吗?王力大师也不敢如此猖狂!

点评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这叫“严格合律”?合什么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5: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5:48
你对沈宋“约句准篇”怎么理解的?

由五言延长到七言

点评

原来羊这么理解“约句准篇!” ---------看来你这几年研究格律的功夫是白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6: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5: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5:57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5:25
卷1_72【宴中山】李世民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1_33【赋尚书】李世民
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仄韵

79《春风扇微和》豆卢荣156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蒨。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鸎啼。堦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廻扇。仄韵

-----仄韵诗严格说来皆算古风,不属于唐近体诗。
不要跑偏!
你说的是下面是【齐梁体】是【《春风扇微和》崔立之】,不是【《春风扇微和》豆卢荣】

77《春风扇微和》崔立之154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44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45
【温和乍扇物。平平仄平仄】46
【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47
【煦妪偏感人。仄仄平仄平】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6: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5:49
什么叫严格?
科举试律难道不严格吗?王力大师也不敢如此猖狂!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这叫“严格合律”?合什么律?

点评

习习【入】何处至【去】,熈熈【平】与春亲【平】。 符合唐朝声律大家元兢的【二五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6: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5:51
由五言延长到七言

原来羊这么理解“约句准篇!”
---------看来你这几年研究格律的功夫是白瞎了~~~~~~

点评

你认为是什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6:03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这叫“严格合律”?合什么律?

习习【入】何处至【去】,熈熈【平】与春亲【平】。

符合唐朝声律大家元兢的【二五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理论!

点评

所谓【二五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的“理论”只是元兢对沈约八病之一蜂腰的解释,怎么成了近体诗的格律?莫名其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6: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6:05
原来羊这么理解“约句准篇!”
---------看来你这几年研究格律的功夫是白瞎了~~~~~~ ...

你认为是什么呢?

点评

中学生查词典即可知:约,约定;句,诗句;准,标准,篇,诗篇。制定法则约定每句的字数和每篇诗的句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8: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10-13 18:06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6:15
你认为是什么呢?

中学生查词典即可知:约,约定;句,诗句;准,标准,篇,诗篇。制定法则约定一种诗中每句的字数和每篇诗的句数。

点评

依照你的观点,近体诗应该是几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8: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6:15
习习【入】何处至【去】,熈熈【平】与春亲【平】。

符合唐朝声律大家元兢的【二五可以同平,不可同上、 ...

所谓【二五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的“理论”只是元兢对沈约八病之一蜂腰的解释,怎么成了近体诗的格律?莫名其妙!

点评

元兢不是对【沈约蜂腰】理论的简单解释,而是对【沈约蜂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8: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8:04
中学生查词典即可知:约,约定;句,诗句;准,标准,篇,诗篇。制定法则约定一种诗中每句的字数和每篇诗 ...

依照你的观点,近体诗应该是几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8:11
所谓【二五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的“理论”只是元兢对沈约八病之一蜂腰的解释,怎么成了近体 ...

元兢不是对【沈约蜂腰】理论的简单解释,而是对【沈约蜂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点评

沈宋之后沈约八病说已废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8: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8:15
元兢不是对【沈约蜂腰】理论的简单解释,而是对【沈约蜂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沈宋之后沈约八病说已废除。

点评

胡说八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8: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13 18:2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8:17
沈宋之后沈约八病说已废除。
胡说八道!
科考试律近体诗中,大量存在平平仄平仄,就足以说明,近体诗的声律,不是平仄24分明!

点评

动摇了你的理论基础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10-13 18:1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近体诗格律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试贴诗格律也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有时还考齐梁体,齐梁体,怎么能一概而论。

点评

唐代试律诗由于考试目的不是考对近体诗格律掌握的的熟练程度,而是考试考生的知识的广博和扎实(如韵律),临场应变能力(如临时选定韵字),所以诗赋作品的体例是可以变化的,完全不以诗词格律的宽严为准。因此也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44
可以举例说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8: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摇了你的理论基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8: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13 18:18
唐朝近体诗格律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试贴诗格律也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有时还考齐梁体,齐梁体,怎么能一概 ...

可以举例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3 18: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13 18:18
唐朝近体诗格律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试贴诗格律也有个从宽到严的变化,有时还考齐梁体,齐梁体,怎么能一概 ...

唐代试律诗由于考试目的不是考对近体诗格律掌握的的熟练程度,而是考试考生的知识的广博和扎实(如韵律),临场应变能力(如临时选定韵字),所以诗赋作品的体例是可以变化的,完全不以诗词格律的宽严为准。因此也会有古风类诗作出现(如有出律句子的仄韵诗等)。总之试律诗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要求与社会流传的诗作大不相同。现在研究诗词格律,试律诗只能作为一小类的参考。

点评

借用王力说【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严格的规定】,还有【宽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8:59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8: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3 18:44
唐代试律诗由于考试目的不是考对近体诗格律掌握的的熟练程度,而是考试考生的知识的广博和扎实(如韵律) ...

借用王力说【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严格的规定】,还有【宽严】吗?出律、出韵,必定落榜!

点评

针针被王力打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1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10-13 19: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3 18:59
借用王力说【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严格的规定】,还有【宽严】吗?出律、 ...

针针被王力打了?

点评

究竟【针针被王力打了】?! 还是【王力被针针打了】?! 针断之流,嘴上不认,心里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0 08:26
科举试律诗数据小计 1】、 《迎春东郊》同一个试题,一人八韵换头近体诗,一人六韵换头近体诗 迎春东郊        张 濯83 【肃宗上元二年(761)登进士第】=================状元殿试帖 颛顼时初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2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21: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10-13 19:14
针针被王力打了?

科举试律诗数据小计

1】、
《迎春东郊》同一个试题,一人八韵换头近体诗,一人六韵换头近体诗

       迎春东郊        张 濯83
【肃宗上元二年(761)登进士第】=================状元殿试帖
颛顼时初谢。勾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賔日已知春。
考厯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旂处栁凝新。
云敛黄山际。氷开素浐濵。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沉沦。


       迎春东郊               王 绰84
【肃宗上元二年(761)登进士第】
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銮舆膺寳运。天仗出佳辰。
睿泽光时軰。恩辉及物新。虬螭动旌斾。烟景入城闉。
御栁初含色。龙池渐啓津。谁怜在隂者。得与蛰虫伸。
【虬螭动旌斾。】
【谁怜在隂者。】


2】、
《竹箭有筠》同一个试题,两人平韵换头近体诗,一人仄韵换头近体诗。

       竹箭有筠        李 程353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能将先进礼。义与后雕隣。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鳯花仍吐。停霜色更新。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竹箭有筠         席 防354
共爱东南羙。青青叹有筠。贞姿众木异。秀色四时均。
枝叶当无改。风霜岂惮频。虚心如待物。劲节自留春。
鲜润期栖鳯。婵娟可并人。可怜初箨卷。粉泽更宜新。

       竹箭有筠       张仲方355=======
唐贞元十二年(796)李程 状元殿试帖《春台晴望》
唐贞元十二年(796)擢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蒨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平平平仄入?仄仄仄平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平仄上?平仄仄平去?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去去?
平平仄仄入?仄仄平平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去?
【含歌属时彦。


3】、
《冬日可爱》同一个试题,一人平韵换头近体诗,一人仄韵折腰近体诗。

       冬日可爱    陈 讽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迳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隂信不追。余辉如可就。廻烛幸无私。

       冬日可爱   庾元亮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踈照逾逺。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寛。覉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傥知期。良愿自兹毕。

仄上平平去?平平仄平入?平?仄平??平平仄平入?
仄上平通去?仄平平平入?平仄通仄???平仄平入?
平平仄通上???仄平入?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入?
【寒郊见初日。】
【冰轻影微出。】
【覉情就如失。】
【暂忘玄冬律。】
【倾心傥知期。】

4】、
《春风扇防和》一首之中,同时出现两个大拗句,一个相救,一个不救;

       春风扇防和       陈九流149
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迟迟散南陌。褭褭逐东风。
暗入芳园里。潜吹草木中。兰荪才有緑。桃杏未成红。
已觉寒光尽。还防淑气通。由来荣与悴。今日发应同。
【迟迟散南陌。

       春风扇防和          张 彚150
木徳生和气。防防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氷谷。悠扬转蕙藂。拂尘廻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春风扇防和          范传正151
暧暧当迟日。防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暖碧空。稍防生緑水。已觉散芳藂。
徙倚情偏适。徘徊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春风扇防和          陈通方152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栁晴初折。林鸎暖欲飞。川原浮彩翠。台舘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春风扇防和          栁道伦153
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始辨梅花里。俄分栁色中。
依防开夕照。澹荡媚晴空。拂水生苹末。经岩触桂藂。
稍抽兰叶紫。防吐杏花红。愿逐仁风布。将禆生植功。


       春风扇防和          崔立之154=========【两个大拗】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仄仄平仄平?
仄入仄平去?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平?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
【逺近芳气新。仄仄平仄平】
【煦妪偏感人。仄仄平仄平】


       春风扇防和          郭 遵155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通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通通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通仄仄平?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春风扇防和          豆卢荣156
春晴生缥缈。软吹和初遍。池影动玄沦,山容发葱蒨。
迟迟入绮阁。习习流芳甸。树杪飏鸎啼。堦前落花片。
韶光恐闲放。旭日宜游宴。文客拂尘衣。仁风愿廻扇。
【韶光恐闲放。

       春风扇防和          邵 偃157
防风扇和气。韶景共芳晨。始见郊原緑。旋过御苑春。
三条开广陌。八水泛通津。烟动花间叶。香流马上人。
逶迤云彩曙。嘹唳鸟声频。为报东堂客。明朝桂树新。
【防风扇和气。

5】、
《洛出书》相同一个试题,一人平韵换头近体诗,三人仄韵折腰近体诗,

       洛出书         萧昕173
海内昔凋瘵。天纲斯浡潏。龟灵啓圣图。龙马负书出。
大哉明德盛。逺矣彛伦秩。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
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永頼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通??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通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洛出书          郭邕174
德合天贶呈。龙飞圣人作。光宅被寰区。图书荐河洛。
象登四气顺。文辟九畴错。氤氲瑞彩浮。左右灵仪廓。
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慱。一见皇家庆。方知禹功薄。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入?
仄平仄仄仄?平去仄平入?平平仄仄平?仄去平平入?
平去平仄上?平平仄平入?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入?
【德合天贶呈。
【龙飞圣人作。
【图书荐河洛。
【微造功不宰。
【神行利攸慱。
【方知禹功薄。

       洛出书       张钦敬175
浮空九洛水。瑞圣千年质。竒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
含防卜筮逺。抱数隂阳宻。中得天地心。傍探鬼神吉。
昔闻夏禹代。今献唐尧日。谬此叙彛伦。寰宇贺清谧。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通?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通平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宇】字,疑为【宸】之误!存疑!
【竒象八卦分。
【中得天地心。
【傍探鬼神吉。

       洛出书         叔孙元观176
清洛含温溜。玄龟荐宝书。波开緑字出。瑞应紫宸居。
物着羣灵首。文成列卦初。美珍翔阁鳯。庆迈跃舟鱼。
俾姒惟何逺。休皇复在诸。东都主人意。歌颂望乗舆。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通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通?平?
【东都主人意。


6】、
《亚父碎玉斗》一个试题,一人仄韵换头近体诗,一人仄韵折腰近体诗

       亚父碎玉斗       孟 简308
献谋既我违。积愤从心痗。鸿门入巳迫。赤帝时潜退。
宝位方苦竞。玉斗何情爱。犹防虹气凝。讵惜冰姿碎。
而嗟大事返。当起千里悔。谁为西楚王。坐见东城溃

仄平仄仄平?仄上通平去?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去?
仄仄平仄仄?仄上平平去?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去?
平平仄仄仄?通上平仄去?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去。
【宝位方苦竞。

       亚父碎玉斗    裴次元309
雄谋竟不决。宝玉将何爱。倐尔霜刃挥。飒然春冰碎。
飞光动旗帜。散响惊环佩。霜洒绣障前。星流锦筵内。
图王业已失。为掳言空悔。独有青史中。英风观千载。

平平仄仄仄?仄入平平去?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去?
平平仄平仄?仄上平平去?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去?
平平仄仄仄?仄上平平去?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去?
【倐尔霜刃挥。仄仄平仄平】
【飒然春冰碎。仄平平平去】
【飞光动旗帜。平平仄平仄】
【霜洒绣障前。平仄仄仄平】
【星流锦筵内。平平仄平去】
【独有青史中。平平平平去】

       亚父碎玉斗       何儒亮310
嬴女昔觧网,楚王有遗躅。破闗既定秦。碎首闻献玉。
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匪狥切泥功。将明懐璧辱。
莫量汉祖德。空受项君朂。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緑。=========【仄8】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入?仄平仄仄平?仄仄通仄入?
平平通仄仄?平上平平入?仄仄仄通平?通平?仄入?
仄平仄仄仄?通去仄平入?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入?
【楚王有遗躅。
【碎首闻献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