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杜牧】
野店正【宜平而仄】分泊,
雨梦按:从“正”宜平语,可知其以三字不论。
茧蠺初【宜仄而平○第一字仄第三字必平】
雨梦按:初为第三字,第三字本不论,但第一字仄使一 茧蚕为孤平音节,故第三字必平。此强调孤平拗救也。
.引丝【第三字救上句○亦可不救○二句律句中拗】 雨梦按:第三字又救上句小拗,小拗也可不救。此二句皆律句中的拗句也。.
行人碧【宜平而仄】溪【宜仄而平】渡【拗句○第四字拗平,第三字断断用仄,今人不论者非】,
雨梦按:碧宜平而仄,溪宜仄而平,此也是拗句。(王力诗论的拗句特殊形式)第四字拗成平声后, 第三字必需用仄声,(否则四连平了,此即为四拗三救也。)现在有些人于此不讲究者,都是错误的。
系马緑杨枝【不对格而实对】。
雨梦按:此联看似不对仗,实为流水对也。
苒苒迹始去【五字俱仄○中有入声字妙】,
雨梦按:五连仄句,上上入上去,中间用一入声字将连上声隔开,这个声用得好。(不然成拗口令了。)
悠悠心【此字必平救上句】所期【此必不可不救,因上句第三、第四字皆当平而反仄,必以此第三字平声救之,否则落调矣。上句仄仄平仄仄亦同】。
雨梦按:此句强调五连仄的大拗句式,及仄仄平仄仄的大拗句式一定要在下句改第三字,即由仄改平进行补救,否则大拗未救均为落调(出律的病句)。
秋山念君别【拗同第三句】,
雨梦按:此句和第三句一样,都是四拗三救句(亦可称三拗四救句,特拗句)。
惆怅桂花时。 (标准律句)
野店正分泊,茧蚕初引丝。行人碧溪渡,系马緑杨枝。
苒苒迹始去,悠悠心所期。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
仄仄仄平仄,一孤平句,半拗句
仄平平仄平。一双救句
平平仄平仄,一特定拗句
仄仄仄平平。一标律句
仄仄仄仄仄,一五连仄句,大拗句
平平平仄平。一孤仄句,(上句拗,下句)他救句
平平仄平仄,一四拗三救句
平仄仄平平。一准律句,
雨梦按:杜牧此诗真是拗句大集结: 赵引此诗作注表明:
1、执一三不论观点:
2、执孤平拗救观点;
3、执小拗可救可不救观点;
4、执四拗三救观点;
5、提出五连仄及仄仄平仄仄需于下句补救,方不落调:
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