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1

城市杂记若干细节

[复制链接]

4410

主题

4472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792
贡献
961
金钱
10813
发表于 2014-9-27 00: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杂记若干细节
    (2014-9-26晚9点半-半夜12点半)
    【1、早上八九点钟,出菜】
    今年9月二弟来那天,午饭在书香快餐,盒饭。那小饭馆,靖宇小学门口的,我从没去过。
    但二弟那次以后,连续几次,都去晚了,盒饭没了。每次,那女店主,老太太总推荐炒干豆腐,我扭头便走。偏偏每次去,都赶在午后,她家正在刷“餐车”。那胖的男店主,坐在平板电脑前,一个劲儿瞅我,默不作声。
    直到昨天,9月25日下午2点,我去,同样空空如也了。那老太太问我,怎天天这时候来。又是干豆腐,说有炒菜,烧茄子,熘肉段……那男厨子大笑,说,别吓唬了,吓跑了他。就这样,书香快餐,便算“到此一游”了。
    我发现,这类快餐都上午中午,一阵,下午就抛空了,啥都没了。比如如家盒饭行,背靠卫校医院。食尚盒饭行,背靠九三菜市场。鸿福小面馆,背靠靖宇小学。似乎这类小店都定向,都钟点工那样,计时。
    据他们说,都早上八九点钟“出菜”,就是把菜炒好了。小城快餐,半日忙。

    【2、家离这20多里地呢】
    9月26日下午4点半,西市街北半截,道西。一女菜贩子,蹲着正收摊,一个劲灌袋子。天黑了,忙着回家。
    每天,这里陆陆续续散市,那场景一点生气都没有,惨淡,狼藉,寥落。
    她的大红柿子,还绿着呢,半红不红,半绿不青的。三毛钱了,一块钱三斤了。我先头走过去,她这样吆喝,一个少妇在那拣来拣去,挑来挑去,捏来捏去,扒拉来扒拉去,翻来覆去。拿起来一个,又放下。装进袋俩,却丢出来仨。
    之为啥?货不好呗!柿子块头倒是不小,跟一坨牛屎那般大,沉甸甸的,实在压秤。像是外地罢园的东西,还贪青就拧下来,不知如何弄红的。土豆子似的,满地骨碌着,滚着,暴土扬尘的卖。
    等我从那头转回,她已经选出两袋,一块钱。苦苦哀求,央求,恳求,让我买。就差叫爹了,就差可怜到家了,不过,我硬心肠。她赚的是钱,赔的也是钱。那大柿子不用捏,都红里透黑,烂痕在即,没等触碰就已瘫软了。
    如同死囚执刑之前,那一刻,意志崩溃,面条一样瘫软在地。如同癌症患者,绝望的眼神,昏聩黯淡。这柿子,大红柿子就这货色了。两大塑料袋,她说,足足七八斤,老大爷买着吧,才一块钱,回家现吃,不硌牙。
    其实她岁数比我大不哪去。我占尽了称呼上的香油儿。
    我故作姿态,其实,我满市场踅摸,是想买红辣椒。可是,我动了恻隐之心,她正灌袋呢,大红牛角椒。这种以前买过的,一块钱一大袋儿,只有香味,而无辣椒味。她这,就是那货,也一块钱。我说“买着”,回家扔窗台上,自然风干去吧,反正这社会一块钱不当钱。可一块钱对她是那么金贵。
    她说,老大爷,这柿子两兜儿,买着吧;天黑了,我家离这20多里地呢;便宜啊,上货都五六毛钱呢。
    我一摇头,扭身离开的刹那,她喊出,五毛钱要不要。我头也不回走开。
    我发现,小贩子有一种雷同,就是诓人术,也成套路了。他们谎称,家离这好几十里,天黑了,着忙回家,削价了,你买了吧。诸如此类的善意谎言,往往能打动人心。

    【3、一收】
    一收,这个词是呼兰河方言,小菜贩子常用。特别是在卖散货,比如水果、毛葱等等,小地摊会说“一收”,就是不准许挑三拣四,不准挑肥拣瘦,这样,好坏裹在一起,倾相兜售。这是一条不成文规则,但凡“一收”,都有一口价的味道,只不过是体现在货品上。
    你买的时候,摊主会提醒你,一收了,一斤多少钱。让你做出选择,这也算是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但买到手了,你认为不好,那便是你的眼力问题了。
    比如,9月25日下午,从地下商城回来,途径创业城菜市。那道西,地摊上,插着小纸壳牌子:“一收,一块钱。”好几份都这个卖法儿。今年呼兰河毛葱大丰收,不好卖,如果你光拣大的,剩下小崽子,他卖给谁去,岂不赔本。毛葱的确不好卖,西市街至今也一块钱一斤。
    昨天回来,途径新安胡同北口,那卖毛葱的,相当宽松,允许抖落掉皮子。毛葱皮根本不压秤的,这也叫一收,货好,顾客全包葫芦头了。
    今半下午,西市街三岔口那,那脚蹬三轮儿,一男的卖小太平果,两块五一斤。他塑料搓子,一下子造了8块钱的,我呢,事先提示买5块的。他死皮巴脸,赖着硬塞给我,超额,强加于人。我说不买了,最后,抓下去一些,赖巴巴六块的。我呢,只递给他5块钱,他啊怎能多给我,就又抓下去仨。
    小贩子往往看人下菜碟,也菜霸那样,一股脑强卖,如今也并不罕见。

    【4、他那啥玩意】
    这个9月,三弟在这,我就买过一次菜,四根水黄瓜,仨馒头俩窝头,一大盆大馇子。本来那天晚上很顺,但吃的时候,我数落他,闹的不欢而散。
    正如有个白面馒头,三道杠,无端被压出三道硬痕,压扁了。是日日升面店的,戗面的,经常的时候,那没货。他家馒头卖的贼快,可能牌子闯出去了,有人信。今天就是,没了馒头,那老太太建议买小花卷。我呢,窝头追加了仨,凑五个,和往天一样的钱数。
    似乎窝头能搁住,比馒头保质期长,不知何故。粗粮这东西,性子也粗。
    做生意的最忌讳数落别人了。“三道杠”那天,我拎着,途径“宣记馒头铺”门外,被那家老头窥见了。他指着三道杠,说,他那啥玩意,在哪买的?看咱这馒头,雪花馍啊。我半含糊,半其辞,说,在南头。
    黑龙江这地方,猛烈的寒冷,能冻裂大地,千沟万壑。足以盛产一切,但就是小麦粉不济,大不如关内冀鲁豫的。所以,关内面粉长驱北上,几乎统领了这里,寒天冻土关内的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发现,这座城市的性格,愈来愈喜欢馒头。乡下人愈是多,馒头生意越火。
    做生意,最厌烦相互贬低,相互“狗屁”了。那三道杠,是大笼屉压的,勒痕一样齐刷。

    【5、刀削面】
    小城面食也挺发达,不是一般的发达呢。似乎,刀削面,很适合这片冻土地。吃了面,无形中,你也会硬朗起来。
    起先,我很热衷鑫淼城那,东门外南侧,有家“便宜坊刀削面”。开很多年了,一直5块钱一大碗,很红火。买楼入城以前,我每次来绥,总到那里打尖,并一碟小炝菜,一杯小烧。小酌的味道,胜不过刀削面。那的老掌柜很和善,一副老花镜,经常喝点小酒,红脸,笑谆谆,招待顾客。
    前不久,下屯,去三井乡,去那坐车。发现那面店,居然歇业,人去楼空。那店面很大,以前食客络绎不绝的。
    刀削面,类似于小时候,母亲刀切的老面片,也叫面鱼,硬朗,有劲头。
    老面片的味道没了,我周围面食店多起来,也不乏刀削面馆。比如,俺家门前道南往东,枢纽站以西,有“天下第一”字号的刀削面,这是老店了,我搬来就有,一次没去过,真该去一趟。
    最近去了两家。
    一是上两天,办理农行信贷手续那天,累了,也早想去那一吃。以前好几次,寻隐者不遇那样,闭门羹,卷帘门撂着,打烊了。终于去上了!他这牌匾上,自称“一块豆腐,一碗面”,该是特色了吧。贴吧里也这样说。那的骨汤面一小般,没什么滋味。最基础的面,最能看出手艺高下了。才7块钱一碗,一般贵,5块钱一碗的时代过去了,毕竟物价都这么高了。
    小城里,一顿快餐三两块钱的,还是有的,隐藏于靖宇胡同里那两家,民心缘面食店、鸿福面馆。还有气象胡同里,那家馒头店。再有,卖小碗冷面的,三块钱,比如晓梅烧烤。不过,很少有人专为一碗面而去,三块钱的份额,人家也懒得招待。三块钱还是钱么!
    “一块豆腐”这家,是新开的。那天吃罢,好肃静,我误以为店内没人,只那胖高个自己呢。可一结账,我亮出一百零,他递给吧台后的偏脸子……
    靠窗台那头,还有位,懒觉的,“鞠连毛”——小伙子烫的特型发式,很流行。小城里,总有一些小青年,秃头,劳改犯似的,但尖顶一撮黑发,那叫炮子头,让人看了就知是混混儿。他懒驴似的,哽哽了两声,一翻身,又睡去。这店生计好惨淡。
    这家牌匾就仨字——刀削面。新开业不久。
    另一家呢,是今下午去的,西市街三岔口,路东,“山西老字号刀削面”。
    这家,是城市兴建以后的产物,营业两三年了吧,比枢纽站那家晚许多。路过那许多次,想去,但总不忍,今天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一个眼镜女招待的,岁不大,小个,瘦瘦的。仨高个壮汉在喝小酒,另有几个散客等面,我也等,大碗的,刀削面。
    她这有炝拌菜,水煮花生之类,能喝小酒的。冷面,炒面,炸酱面之类的,都七八九元左右,大小碗之别。
    许久,端上来,还有俩小碗酱汁,看不出什么,倒入面里,才见得是瘦的肥的卤子。她家,清汤面,面筋和别处一样,硬邦邦,没味。拌两匙辣椒油,倒是正宗,连辣椒籽都是香的。顿然,一碗面有了口感,香气四溢……我穿了绿绒衣,刚才街上还拔凉透背,此刻,浑身热力四射,周身百穴贯通,出了一身汗。
    好面,好面,全是辣椒惹的汗。
    店内,东西三列桌子,很挤,凳子和桌子刚能容下我,我足够瘦削了。空间利用的真够有效的,这条街寸土寸金,包括街两旁都是地摊。这里,是小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老女店主,白胖胖的,不但吸烟,还搓麻。她,衣食无忧。

    【6、快捷】
    小城里,这几年兴起了一些新事物,比如“快捷”一次很火。当然了,是在旅店之类的牌匾上,成了标志性词汇。
    比如,海都宾馆(自谓是舒适快捷型的)、如家快捷酒店、如家快捷旅店等等。从老西门往西,道南一线是新城区,新开的旅店若干家,都冠以快捷字样。有不少是改行,后起之秀。不知其快在何处,捷在何处。当然了,快,可能指功能简化。而捷呢,字面意就是好。
    快捷型的酒店,在俺这是大宗东西,穷人不敢入住的。就看那楼层,那牌匾,那气派,那停车场,就够吓人的。往那门前一站,穷人呐,甚至紧紧捂着衣兜。
    我见过,但凡出入那的,都不是苦力。这种酒店吃住一条垅,配有早餐,就是民间俗称的大宾馆。
    至于社会小旅馆,也美其名曰快捷,倒没看出什么特色,除了能上网之外,估计就是有“援交”的了。小城的大小旅馆,娼妓业很发达,屡禁不绝,这种灰色经济相当可观,也早就了一批富人圈。
    邮政速递,民间快递,小小的绥化城,也融入了这个快捷时代。
    小城旅店价格,成倍的涨啊涨。棚户拆迁以前,棚户区那些小旅社,个人家开的,三两张床即可,又偏又背,一宿才五块、七块,最高不过10块钱。那时候,一百胡同,龙福宾馆才10块,后来15、20的涨了。
    那胡同,乡企招待所,集体住宿很便宜,2002年时候,俺们三井二中老师集体上访,去哈市要工资,途径绥化,就在那住的,才10块钱。大概前两年,那迁走了,但故址的小二楼还在。
    现在,我家门前的旅馆,报价最少三十一位,很惊人。甚至有的百元的,五六十的,于穷人来说,简直是总统套间了;气象胡同里,去年新开的“时尚春天”,就是这种。
    旅店价格,印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变迁。
    我是个守拙的人,出门总幻想十块八块钱住店,三五元吃饱饭,但现实告诉我,这已是空中楼阁了。一切都在涨,涨得我不敢奢望。人嘛总是要穷奢极欲的,欲罢不能的时候,你就被社会淘汰了。
    绥化师专东门,整整一条街啊,小旅店连珠了,一家连一家。那是红灯区。快捷充满着一种“暗示”。

    【7、洗脸没一滴子水】
    9月22日半夜,在联谊粥铺,夜宵之后,借道审计局胡同回来。
    那胡同北首,国安局背后的小区,我听到了一幕。也黑糊糊的,只能听,但真切得一丝不挂,一丝不漏。
    都下半夜1点了,一妇女,敲小区门卫室的门,咚咚咚,当当当,刺耳。她,一个劲说,我刚下火车,到家,洗脸没一滴子水。欠水费,等我明个交,今你先给我开开。我,六楼的……
    那更夫是全职的,也监管小区杂物,相当官家。他俩隔着一道门,彼此交涉……花开两朵,书说下回,下文啊,我没敢听。怕被当贼!
    不过,这年代,没有钱绝对不行。即便是柴门,也深似大铁门,一声叹息,让你非得碰壁。金钱是壁垒,这可是比妇科病还难治。
    钱等同于一切。有些事不是用几个副词一串连,花言巧语,就能解决的,那得动真钱。
    钱,永远是硬头货!当年,我父亲亲口告诉我。


395

主题

712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新诗散文功勋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威望
1778
贡献
6256
金钱
1090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9-27 19: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个是 城市杂记若干细节呢,真切,琐碎.....
问好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5 1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