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觜上人 于 2016-10-3 16:08 编辑
袁公 第銳 詩丈 賜示《長安八詠》,敬步原韻奉和
2007-8-14 於北京西山 一 千古帝君第一辭,大風吹盡費沈思。 關中約法輸王業,垓下別姬贈芷芝。 浮世宴烹秦苑鹿,等閒人敗漢家基。 江山萬裏故都在,明月管弦勝舊時。
二 幾度長安未適之,大唐氣象賞非時。 魏征不諫興亡事,房琯爭開洗浴池。 秋雨橫街連賭館,春風別墅納新知。 可憐代代英雄主,出讓冥宮到九嶷。 予曾三度遊長安尋舊訪故,欲所聞所見而去,無所聞所見而返;有所期所待重到,無所期所待重歸。
三 千載悠悠憶大唐,貞觀氣度史輝煌。 少年天子威如虎,得意詞臣詩滿牆。 偃武南山春放馬,弘文曲院夜流觴。 當時衣食好男女,幻作而今火鳳凰。
四 捷徑終南百草芳,夜闌無寐李三郎。 不才忍棄緣多病,失節普施枉斷腸。 供奉經年蠅語赦,親朋一字腐牛香。 風流原是承平事,噩夢醒來已夕陽。 分詠玄宗、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等君臣際會、辭賦風流、仕途偃蹇、社稷隳圮往事。
五 人事江山自古傷,長安二字耐回腸。 布衣演武圍宮闕,紅袖填詞墁粉牆。 約束萬民稱帝子,肅清四海撥清商。 便無董卓哥舒翰,亦毀漢朝亦毀唐。
六 仲則老聃相景從,聖賢契闊史遺蹤。 匡城借米開儒派,函谷騎牛立道宗。 有父有君規萬世,無爲無欲幻千峰。 董郎縱使兌三策,難阻唐王獨認同。
七 濫竽充數亦充笙,盛世長安擊壤聲。 三度劉郎何處覓?五音道士大街行。 紅顔招客畫皮女,粉墨登場沒骨生。 抖擻天公如撒豆,危危雁塔不堪銘。
八 公下長安作壯遊,我來三闕總逢秋。 方剛血氣南山冷,垂老胸懷渭水綢。 人世蒼蒼真易逝,神仙渺渺好難留。 高歌一曲盛唐別,隴右燕西月正遒。
附 袁第老《長安八詠》原玉 一 千古劉郎有好詞,秋風蘭菊寄相思。 柏梁枉自承甘露,海外何曾有紫芝。 先世已烹秦室鹿,伊誰卻護漢家基? 丹砂鉺罷終歸去,大略雄才有盡時。 二 再到長安忘所之,灞陵橋下立多時。 等閒不謁楊妃墓,著意難尋太液池。 八水繞城成往昔,三唐盛業有新知。 當年駿馬今何在?我欲乘之上九嶷。 三 氣度雍容想大唐,西京城郭又輝煌。 五陵年少輕裘馬,百萬人流蔟杏牆。 宮號大明新破土,鐘鳴長樂好飛觴。 更新萬象繁如錦,浴火餘生作鳳凰。 四 鳥雀迎呼野草芳,華清重憶李三郎。 壽王夢醒才安席,蜀道踉蹌已斷腸。 錦襪尚存歸路杳,溫湯難襲玉膚香。 人人競說長生殿,誰念梅妃哭上陽? 五 欲托新詞亦感傷,一番相憶一回腸。 遺磚敗瓦還宮闕,墜彩殘紅入粉牆。 風雨驪山驚綺夢,夕陽簫鼓按清商。 臨潼忍憶哥舒翰,卻敵五方毀盛唐。 六 涵谷青牛簡侍從,難憑綠野識前蹤。 若非令尹泥行止,焉得天師立道宗? 哲論恢弘垂後世,紅旗飄渺矗遙峰。 唐王倘是神仙胄,國教尊崇幾認同。① ① 注:終南山主峰傳為老子著《道德經》處,峰上今建紅旗,以供識別。於樓觀台望之,隱約可見。 七 彩虹如柱起簫苼,旋止音符旋有聲。 仕女競從高處立,頑童偏向水中行。 蓮房墜粉由天落,紫氣祥雲匝地生。 再到劉郎應自得,休從雁塔憶題名。 八 乘興長安一壯遊,連朝溽暑作清秋。 重來恍似滄桑易,垂老方知歲月稠。 氣象盛唐看未足,神仙太乙去難留。 曲江歸後休惆悵,龍馬騰飛勢正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