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93
|
古风学院绝句二期三年级菊组第十三讲作业贴 |
| ||
点评
语句通顺,起承转合有体现,点赞。起句的“隐径无”这样写不妥的。无字凑韵。
再说立意,从诗意上理解就是以前有花的地方而今荒草丛生甚至有了老鼠。如果这就是立意,是不够高远的。
“春意”显然与这个基调是不协调的。虽然它存在,但是是否这样表达出来,需要斟酌。于是这种不统一的感觉加起来,令全文的立意更加模糊。
不是没有,但是需要极高的技巧把个人情绪和色调融入景中。这首诗有个问题:起承句托起的基调是消沉颓废的(乱草,群鼠)然而转句的‘和风’
余味是有的,但是这个中作者欲表达的思想不够明确。如果有的话,晦涩了。为何会有此效果?你看看诗里,四句全部都是写景的。全部写景的作品
| ||
点评
回忆后悔。请注意“不成诗”是结果,不是因由。起承转都是在说结果,所以结句表达个人情感(后悔)的时候,显得毫无依据了。
能入诗这件事,但是为何没有成诗?没有说,结句直接说为当初而后悔。所以这里头有一个读者无法知晓的迷题:当初发生了什么事以致作者
精益求精,那不是更好?反复推敲炼字是写诗词的其中一个乐趣。结句:这个“忆”和“当初”来得有点莫名其妙了。前三句似乎说的是一些美景不.
你用残笺修饰字,又或者把它俩挤一起对应“一案”都是觉得有点儿别扭的。这细微的问题也许不影响表达意思,但是如果能细致到准确运用每一个字
服务,容易让人觉得意杂。转句没有大问题,‘残笺字’须斟酌。本来可以理解:空留一案残笺,或者,空留一案字,字与笺其实是并列存在的,如此
| ||
点评
非常感谢清扬师的点评,辛苦您了!
我看到孙冉翁的大观楼第一长联再联系自己看到的滇池有感而发,不妥之处我会尽量去领悟体会。
总结:用词遣句能看出作者的基础不错的,描写大场景有一定的气势。要注意的是放开写,和注意脉络的顺畅,承接。
莫名其妙。如果前文你写去过一个亭子,或者庙宇,那么,联的出现就比较自然了。
“犹记一长联”这个联出现的有点突兀,前文写的都是水,云,天。联的出现毫无铺垫,而且被戛然而止。这样写留下的不是余味,而是感觉有点
恰当?纵诗篇,纵,似乎用的不准确。起句提到了“诗”,那么结句又说“联”,似乎前后不对应。诗与联都是文字,但不是一个范畴的。结句以
| ||
点评
部分与结句穿联起来了。虽然少了出彩之处,但是作为练笔实属比较认真的作品。
了。结句没有问题。整体说一下,有个地方值得点赞的:作者在每一句都置入了与结句“回忆”相呼应的词:凉,泛白,萧疏,远,这些都把小诗前
“时间”或者“程度”的字来加深这个“思远”,例如思渐远,思已远...但是看到此处你可能是因为平仄问题才用飞的吧。你明白‘飞’的意义就可以
其实“思”飞远还是飘远,不重要的,其主义是“思远”所以这个飞有点多余,飞是动作的体现,而思是虚渺的,强调它的动作意义不大。不如换体现
指什么?我估计你的意思是篱笆泛白,那么就不是“篱园”而是“园篱“了。转句:没有什么问题。“飞”字可斟酌。思飞远,强调了思是“飞”远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