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觜上人 于 2016-9-24 18:30 编辑
故府君逝世四周年祭歌2016.9.7 故府君逝世四周年,適逢白露;身在月亮山中,遙望家山,作此歌以祭云。
澄明兮月下, 白露兮秋風夜。 君棄我兮四載, 我不得見君兮淚如雨瀉。 寂寞棗坡塋, 偶然玄鳥駕。 蝕骨還恩以血食兮, 老萊彩衣空舞無憑藉。 天人合一,陰陽相隔; 躬身九拜天難赦。 君長已兮我罪無可謝。 君遺我以百世之愛兮, 我報君以千年之身炙。 呀—— 今宵寂寂,此夜長長。 府君何在?在彼山崗。 秋風颯颯,白露茫茫。 青塋百里,以歌以殤。
送小兒返京複學2016.9.9 九月九日,小兒慎之自桃源乘車至長沙,再乘火車返京複學。吾因上課未暇送行,乃作此章以壯行色云。
鴻雁順風揚,吾兒向北方。 才行加冠禮,又治剃須裝。 謦欬親師友,圓融戒譎狂。 青春求學苦,履薄始登堂。
九月十日《在陳歌》唱酬小輯 2016.9.10 是日教師節,在月亮山中黌門度過。晚自習後,洗漱如儀。憑窗沐風,秋蟲偶喁,所不遇者,赤壁所遇之飛鴻;弦月在天,清輝滿山,所不聞者,永叔所詠之秋氣。於是悲從中來,賦得此章,且貼於微信,聊以自解。不意為湘籍粵人浩輝兄所見,並慨而和之,爰得三唱三酬云。
一唱 看花看草忽新蒼,況味況秋初覺涼。 愧作人師偏執鐸,聊供世棄且投荒。 黌門誰解少年惑?衙肆遍懸公僕羊。 五十六番腰未折,白頭能壓萬重霜。 一酬 一蓑煙雨莽蒼蒼,乘醉江波刺骨涼。 白玉堂前猶有丐,夜光燈下正收荒。 漫天瘴氣非謀國,拔地高樓是剪羊。 但借秋風吹落葉,木棉昨夜泛冰霜。
二唱 袖手關山陣陣蒼,鵝湖樹老弔秋涼。 公卿有嘴歌天籟,帷幄無心拯地荒。 病婦衙前求聖水,村童稷下飼羸羊。 等閒拋得君王事,煮酒瓢泉濯鬢霜。 二酬 泛浩穿林歎上蒼,瀟瀟秋雨小初涼。 長城報國猶揮淚,南嶺修心且拾荒。 洲橘香飄催擊楫,麓楓紅染惜亡羊。 湖湘不廢流千古,拋卻靈台雪上霜。
三唱 人道沉沉天道蒼,幾回風雨幾回涼。 藍關雪擁昌黎淚,庾嶺花開謝客荒。 宣室棄賢盟鵩鳥,鑿巾解讖注公羊。 嗟悲歎老中山笑,一鶴淩空獨挾霜。 三酬 頑石焚爐敢補蒼,人間識盡熱還涼。 霓燈鬧市常為客,夜雨深山偶拓荒。 阿世何須通六藝?盜名未必薄三羊。 飄蓬此去關河遠,契闊歸來鬢滿霜。
月亮山中歌2016.9.15 予自乙未夏秋之交,入鄉間黌門教書。所以老來執鐸、重操舊業者,蓋以距城中家近,每逢週六,可返城與內人聚;且每逢月頭四天例放月假,大有時間返觜上陪侍家母也。一直以來,自得晏如。豈料今年中秋,恰在月中,且在週六以前;照遵該校慣例,既不得返城中家,亦無法返觜上。試以“二返”之例、中秋團圓之義,請假於是校當局者,答以每月月頭四天假,它如國假、舊俗,一概不認。無可奈何之際,不得已於月亮山中,孤度中秋。此乃予平生最不痛快、最無可樂之中秋耳。爰作此歌,以澆塊壘云。
中秋之夜,月亮山中。 故園咫尺,望眼空空。 清輝綽約,鳥語朦朧。 環看四壁,鄴架排傭。 松風忽起,蛇影杯弓。 其聲肅颯,其色空濛。 黌門當值,老態龍鍾。 或曰何如此?必為稻粱謀。 千古風月債,誓與季鷹仇。 不興西風歎,何來菰蓴憂? 佳節一個,行書三通。 心歸何處?意倩誰融? 忽憶蘇子,如對歐公。 東坡之赤壁,永叔之亭中。 飛鴻其不見,秋氣之輒逢。 緲人間之煙火,悲天地乎鴻蒙。 覺東方之既白,嘯此歌於山中。 我雖為賓客,我在故我雄。 我在月亮山上黌門中。
明月明輝夜,此時此地涼。 心隨髀骨懈,頭自杜門光。 兄弟妻兒在,故園家國荒。 馮諼應笑我,彈鋏豈投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