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4
注册时间2014-8-12
威望689
金钱2334
贡献1376
金牌会员
 
威望- 689 点
贡献- 1376 次
金钱- 2334 枚
|
本帖最后由 楼晓峰 于 2014-9-27 13:31 编辑
乡村妙联
(张茗敕搜集整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安市户县苍游镇有两个相邻的村子,一个是牙道,一个是野口村。这俩村自古以来就有互相耍热闹敲锣鼓的习惯。往往是一个村先用数面鼓和数副铙向另一个村挑战,并配以对联增色,俗语叫“逗火。”如果对方没有反应,他们在对联里用“卧”
、用“耍赖皮”等字眼加以戏谑。这一年,野口村就对牙道挑战,并用对联戏谑。牙道人坐不住了,一面组织锣鼓,一面商量对联对策。由齐生产、韩宣庭等人(这些人以作古)反复思考,拟了下面一副对联应对:
老龙方在潭中卧,
幼蜇乱鸣草上飞。
这副对联,对仗之工整、手法之精巧、措辞之得力、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令人拍案叫绝。不仅在内容上有力的回应了对方,也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虽戏谑,不失文明;文明之中有礼仪。耍热闹,讲究文化;文化之中含传承、有哲思。“嬉笑怒骂皆文章”,堪称一时佳话。
后来,我又听老人讲,是以“老”“幼”为题作联的。我想,这不正是嵌字诗钟在乡村的实际应用么!
欣赏与点评:此联对仗工整,平仄相协,词性相当,堪称佳作。(蜇在平水韵为仄声)。
“老”对“幼”,形容词相对。“龙”对“蜇”,动物相对,名词相对。
“方”对“乱”,副词对副词。“在”对“鸣”,动对动。
“潭”对“草”,名词相对。“中”对“上”,方位词相对。
“卧”与“飞”,动词相对,况词意相反属佳对。
这既是一副应景联,也是一副格言警句联。上联一“卧”,下联一“乱”,;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刻划了两种不同事物的精神境界;而又巧妙地将她们融合在一副对联里。互
相衬托,相辅相成,给人一定的反思与启迪。联想到近来所发生的边境事件,深感此联的
精髓所在。一个伟大的“中国龙”对“幼蜇”的“乱鸣”是无所畏惧的、嗤之以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