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历史人物后诗评》1-12
“历史人物后诗评”(一):
七律·越王勾践
深谋远虑最难长,历尽多艰蓄智商。 越践低头甘示弱?夫差举剑枉称强。 含锋忍辱思王业,奋志凌云启栋梁。 漫漫兴邦光复路,尝辛誓为再阳刚。
“历史人物后诗评”(二):
七律·秦始皇
臬圭全统立明堂,海晏河清纳六方。 废弃分封颁郡县,施行独断自赢皇。 南平百越天连水,北御匈奴弱至强。 帝祚生存虽日短,秦砖万古映朝阳。 “历史人物后诗评”(三): 楚汉相争
千年汉楚蕴真功,季籍棋逢峙黑红。 抗暴锄秦同步进,励心图志异行隆。 功成治世登巅顶,事败辞姬下九穹。 倘举新旗回故里,兴兵再起踞江东。
“历史人物后诗评”(四): 汉高祖刘邦
举剑芒山斩巨蛟,铤而行险列前茅。 兴军善斗嬴秦暴,抚众能生万户钞。 重用英才文武聚,摧平项霸佞臣抛。 兼聆不暗民心载,鼎祚延年备锦苞。
“历史人物后诗评”(五): 七律·项羽
乌江自恨饮钢刀,壮烈终身写俊豪。 进取乾坤存大志,推翻暴政灭秦嚣。 驱师救困行棋险,破釜沉舟运略高。 楚汉争峰诚羽败,千秋项籍后来褒。
“历史人物后诗评”(六): 七律·汉武帝
将佐臣工济庙堂,雄才大略驭千方。 从容遣使通西域,自若挥师定北疆。 拓展丝绸风雨路,兴修水利粟粮仓。 官营运贸司盐铁,永绽奇花世代香。
《历史人物后诗评》(七): 七律·汉光武帝
年青励志执牛鞭,举义随兄战阵前。 斩莽昆阳长剑起,招安冀北大旗骞。 推心置腹源铜马,用将知人入史篇。 返顾黎民刘秀智,多行厚道复皇天。
注:“推心置腹出铜马”句,指刘秀在招抚和收编河北起义部队铜马军时,通过以诚待人,以心换心,赢得了义军的信任,达到了目的。“推心置腹”这一成语典出于此。
《历史人物后诗评》(八): 七律·唐太宗
暗计阳生玄武变,说唐研史话江山。 偏宫有意登储位,正嗣无为弃父班。 称朕秦王青史鉴,归西太子起因删。 争峰不易成明主,首创升平立世间。
《历史人物后诗评》(九):
《历史人物后诗评》(十):
评后:治国无用 行艺成功 人生错位 非龙非虫 宋祖国祚 毁于徽宗
《历史人物后诗评》(十一): 七律·成吉思汗
破浪开疆弄大潮,男儿血性铸天骄。 投枪揽月征欧亚,举剑崩云斩霸枭。 一座崇嵩群岳敬,千年圣武战功昭。 名扬海宇谙军政,治世修文仅射雕?
注:成吉思汗,名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制定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始使用文字,从而改变了诸部之间长期的战乱局面,加强发经济联系,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进步作用。即位以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曾先后于1211年和1215年两次大举向金进攻,直到黄河北岸,占领中都(今北京)。1219年发动第一次西征,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元朝建立,其后裔元世祖忽必烈追尊其庙号为太祖,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历史人物后诗评》(十二): 七律·康熙大帝
崭露奇才起少年,登峰运智灭鳌专。 平藩固本成新制,重教兴文纂玉篇。 志复台湾华夏统,威加四海大旗骞。 移天塑地园林绝,创世清皇百代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