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精华47
注册时间2014-12-20
威望2884
金钱16442
贡献11403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威望- 2884 点
贡献- 11403 次
金钱- 16442 枚

|
读诗一法——用事
唐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诗云: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涂案】牛女:指天上二颗星星,代指牛郎、织女
宋代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词云: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涂案】姮娥:指嫦娥
元代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厌厌,不醉如何?
【涂案】只有比较这三首“唐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之诗”,宋代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之词,元代张养浩《【双调·折桂令】中秋》之曲,方能更深刻理解古人用事(即用典)之妙。
遥祝各位版主中秋愉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