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8-2-26 05:57 编辑
驳潭州雨梦在律句问题上的错误论调
在我的《决定诗歌音乐性的关键因素》贴下,我引用了王力:《诗词格律》“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一)诗词的一般节奏: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但这引来潭州雨梦的攻击。他回复说:“七字句都按222作节奏的话,那,怎敌/他晚/来风/急,则猫屁不通。”
潭州雨梦发表于 前天 17:14
诗有诗律,词有词律,不然讨论诗词格律作甚?未听说词律句为非律句也
潭州雨梦:将词律句定为非律句连我都替你汗颜
-------这里明显看出潭州雨梦的糊涂观念令人吃惊!
1, 王力讲的是律诗律句关于节奏的划分,而潭州雨梦理解为是和词所有七字句。
2, 潭州雨梦将“怎敌/他晚/来风/急”说成是词律句,而且将他说成是律句。
总之可以看出这人不懂什么叫律句。
什么叫律句?律句就是律诗中出现的符合声律的句子,律诗包括五律和七律。
律句,现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诗词理论中的专有名词:近体诗中使用的符合声律的五字句和七字句。
声律:指句中字的平仄两两交替规则。与律句相对应的概念是拗句。
关于律句的错误说法:
1、说是符合声律的句子----错在没有定义在近体诗中。注意这和“律联”定义不同,律联没有字数的限制。
2、格律句的简称(潭州雨梦)----错在没有“格律句”这一“繁称”。若格律诗指唐近体诗,则近体诗所要求的诗句就是律句。
3、有人(潭州雨梦)说:“格律诗必需采用律句”,更是完全错误的。格律诗一般指近体诗,包括律绝、律诗和排律,律诗包括标准律诗和变格律诗(如崔颢《黄鹤楼》)、拗律(古风式)律诗(如杜甫《愁》),律诗大多数使用律句,但允许使用拗句。
4、有人说:“律句包括标准律句和标准拗句”,更是荒谬!律句和拗句本身是相对立的概念。哪有什么“标准拗句”“和不标准拗句”之说?可见这人为什么会谩骂王力“无知”,原因之一是因为知识十分浅薄。
5、“符合词律的律句叫词律句也是律句”(潭州雨梦)。如上文潭州雨梦将“怎敌他晚来风急”当作律句,并以词句为例证明王力按2221划分节奏“猫屁不通”一样。
这里着重讲讲为什么说“词律句”不等于“律句”。
(1)若是词中使用的五字句、七字句符合律诗中的句法结构和声律要求,则就是律句,而不称为“词律句”。词中大多数五字句、七字句皆是律句,但也有例外。例如:“把吴钩看了”(句法非律)“月满西楼凭栏久”(声律非律)就不是律句。
(2)若是词中的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十一字句,是截取律句的一部分、或者由截取律句的两部分构成的,若叫他们为“词律句”,则他们也是与律诗句子句法结构不同的非律句,不能都叫“律句”。如的“到中流击水”虽然符合声律,但是句法结构是”一+四“,不符合律句”二+三“结构的要求。
再比如“怎敌他/晚来风急”虽然也是七字句,但他是由截取律句的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部分是三字句“怎敌他”+一个四字句“晚来风急”,所以也是个非律句。
至于王力在论述词律时,将符合律句某一部分的句子称作“律句”,正如王力自己备注的是为了容易说明问题,而“取便陈说,没有深意”---即否定了所谓“词律句”与律句相平等的地位,只是一种方便论述的临时说法而已:
王力:“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平仄都有一定。词的句子,从平仄方面说,大致可分为拗句律句两种(律,拗,只是取便陈说,没有深意)。律句就是普通的诗句,例如仄仄平平仄,拗句就是古风式的句子,例如仄平平平仄。非但五言七言有拗律之分,连三言四言六言也有拗律之别。”
所以,将律句定义为律诗中常用的句子是准确的。以此为基础再定义词中句子的“律与非律”就非常简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