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88|回复: 83

金筑子配合潭州雨梦谩骂王力毫无道理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3 16: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3 18:04 编辑

                                    金筑子配合潭州雨梦谩骂王力毫无道理
最近在本版刮起了一股谩骂王力的歪风。
潭州雨梦:
王力若有此说是错误的。诗的音步讲究变化之美。特别强调对仗两联不能句式雷同,有人称为句式合掌。若诗人注意了避免句式合掌,而朗诵时却不顾句式变化,与合掌何异?
潭州雨梦:
音节划分怎能如此机械?诗句是由同声双音节交替构成,中或尾添一单音节而也。如:平平/仄仄/平,及平平/平/仄仄。王力如此说等同无知。
潭州雨梦:
七字句都按222作节奏的话,那,怎敌/他晚/来风/急,则猫屁不通
潭州雨梦: 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节奏理论)。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2——3节奏,
-----这又是瞎说了,古人称221句式称解镫句,称21工句式为撷腰句,两对仗联不宜犯同类句式连用。不要把王力的鸡毛当今箭。

潭州雨梦发表于 12 分钟前
去好好考证一下,一三五不论是谁说的,难道是王力首创?不认可一三五不论就是攻击王力?何况王力的不确之论说说有甚不可?要知道王力并非党的领袖,攻其错处,还不至如文革上纲上线吧?


为了响应这个雨梦对王力的攻击,金筑子不甘寂寞,胡编了一个骂贴
王力关于词三字句为七律末三字律句的论述错误
   " 王力在《诗词格律概要》第三章《词的平仄》中说:
    词虽是长短句,但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非但五字句、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言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
“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这一句是错误的。不管是五言句、七言律句,都只有在四个字的前提下才构成平仄律句。比如五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只有第二与第四平仄相反才构成律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只有前四字或前六字才可构成平仄律句,后三字是构不成律句的!
------金筑子诡辩法运用的炉火纯青。这不,又来混淆概念了。王力说:“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只要有小学三年级文化都会看懂这句话,是先有了“律句”才有“律句的三字尾”,而不是说三个字可以构成律句。金筑子在此将“截取”之意偷换为“创造”,然后大放厥词三字句不能构成律句云云,对王力进行莫须有的共攻击!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第三章词律中说: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须晴日,平仄仄如俱往矣,仄平平如照无 。两个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笠,绿蓑衣。"

----恐怕无人看不懂。金筑子雨梦之流号称研究了多年的诗词理论,连这段话看不懂吗?他们只是故意曲解,发泄他们对王力的不满而已!

   金筑子潭州雨梦们为什么恨王力?因为王力的书广泛传播,深入浅出,指导广大是词爱好者学会了写诗填词,这就使一些伪学者们的歪理邪说没有市场。于是在王力死后,他们欺负死人不能说话,就鸡蛋里挑骨头,拼命攻击王力。这些伪学者很明白,只有批倒王力,他们的“理论”才能排上用场。这些伪理论包括:
1,金筑子的今古混用论,
2,三羊的三个声律系统。
3,潭州雨梦的“一三五不论是瞎说”“词律句皆是律句”等。
4,吟者的不能用古韵写诗。
5,等等。
其中那个三羊最为猖狂,不但肆无忌惮谩骂王力,甚至谩骂清代学者王渔阳赵执信董文焕,既无知又凶狠,甚至编了顺口溜谩骂他们,像只对先贤尸首狂撕乱咬的狼。
他们的种种谬论,将逐条批驳。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3 17: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9-13 17:35 编辑

  词虽是长短句,但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非但五字句、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言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
------
王力的前提是讲律句。是说三字句、四字句都是律句。并非把三字另解。

点评

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言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 ------ 王力的前提是讲律句。是说三字句、四字句都是律句。并非把三字另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3 1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3 17: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忘记了:无知是最大的残忍

点评

你不懂汉语~  发表于 2016-9-13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3 17: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3 17:24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3 17:13
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言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
------
王力的前提是讲律句。是说三字句、四字句都是律句。并非把三字另解。

看看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一切都明白了!王力三字句有律句和非律句之说,并没有说三字句是五七律的三字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3 2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9-13 21:13 编辑

针叶林先生不要骂人,有理说理。
首先,你这段话是哪个版本?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第三章词律中说: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须晴日,平仄仄如俱往矣,仄平平如照无 。两个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笠,绿蓑衣。"



我引用的是2002年和2006年两个版本。两个版本内容是一样的。
就按你的版本: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这一段话也是没有根椐的。三字句为什么就非得是“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是什么律句?三个字可产生四种格律,剩下的就只是三仄和三平了。而四字句则只能产生两种:二四相反。谁都知道,七言或五言的三字尾,其平仄决定于前一个字,好比“风飘雨打绿蓑衣”,绿蓑衣三字的律取决于前面的打为仄声。绿蓑衣本身无所谓律句,绿蓑衣三字独用其平仄与其他任何律句都无关,它只与词牌本身的格律有关。

点评

老金算错了! 四字句可以有8种组合格式: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3 2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9-13 2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些话称得是对王力的谩骂吗?难怪有文称你是傻逼,倒是名不虚传呀!

点评

潭州傻逼~  发表于 2016-9-13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9-13 2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律句皆是律句”
词律句当然是律句,(仅管上面这句话是针泼胡编归到我的名下。)但并非所有的词句都是律句。针泼不要搞混淆了。
凭李清照的怎敌他晚来风急被你判为非律句的浅薄之语,你也配为文?

点评

潭州犬吠~  发表于 2016-9-13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9-13 21: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泼惯拿王力虎皮作大旗,驳他谬论就统归攻击王力,一发可笑。

点评

愚蒙~  发表于 2016-9-13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3 2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13 21:11
针叶林先生不要骂人,有理说理。
首先,你这段话是哪个版本?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第三章词律中说:三字 ...

老金算错了!

四字句的平仄组合,可以有8种格式: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3 21:5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律句是词的基础,不但五字句和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三字句,等于律句的三字尾……四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

王力后来在《诗词格律》与《诗词格律概要》中改为:“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根据上下文,这个描述不如前者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3 2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3 21:35
”“词律句皆是律句”
词律句当然是律句,(仅管上面这句话是针泼胡编归到我的名下。)但并非所有的词句都是 ...

呵呵,我的观点永远是:对前人的理论合理的吸收,不合理的抛弃。一个理论,总要能够自圆其说才好吧。管他是什么大神级的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3 23: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13 22:57
王力先生已作古,我们应该尊重他,对他的错谬之处可以提出批评,但要注意语气。王力先生对诗词颇有研究,不 ...

是的。我第一次看的格律就是王力的。里面多是毛的诗词。后来他人借去就没还我,当是普及诗词格律知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3 23: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
律句是词的基础,不但五字句和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现在仔细分析如下:
三字句,等于律句的三字尾。
四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
五字句,等于五言律句。
六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七字句,等于七言律句。
九字句,等于二字逗加七言律句。

王力 《诗词格律》:
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 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数是律句。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 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数是律句。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
  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
  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
  九字句。……
  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
词虽是长短句,但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非但五字句和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
============

王力的三种说法,意思没有不同。王力晚年的《诗词格律概要》,最为精当。


点评

1.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 2.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 …… 这两句表述是不同的,好比说人是猿变来的与人是猿,这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句子。律句,应该是特指五律与七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6: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05: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4 05:08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13 22:57
王力先生已作古,我们应该尊重他,对他的错谬之处可以提出批评,但要注意语气。王力先生对诗词颇有研究,不 ...

事实证明,王力理论是最全面最权威的诗词指导性理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的理论可以代替。他的著作指导了千百万诗词爱好者的诗词之路。王力教授的贡献是巨大的,应该获得人们的尊重。他的理论也许会有不足,可以讨论,但王力理论博大精深,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推介和深入学习的问题。事实也已证明目前网上所有反对和攻击王力的理由没有一条可以站住脚。怀疑王力理论的原因,一是没有认真学习,二是与狂妄自大的态度有关。真正学问人不会对王力狂妄无理。只有浅薄的别有用心者才会对他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学术性的理论版面不能允许这种现象泛滥。

点评

你何曾读懂过王力先生的著作?从你不承认词律句便可知你的浅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4 06:3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3 23:17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
律句是词的基础,不但五字句和七字句绝大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 ...

1.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
2.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

……
这两句表述是不同的,好比说人是猿变来的与人是猿,这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句子。律句,应该是特指五律与七律的句子,研究古体诗,词的平仄,可以参用这个概念。

点评

1.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 2.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 …… 这两句表述是不同的,好比说人是猿变来的与人是猿,这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句子。律句,应该是特指五律与七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4 06: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4 07:1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4 06:34
1.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
2.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
……
这两句表述是不同的,好比说人是猿变来的与人是猿,这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句子。律句,应该是特指五律与七律的句子,研究古体诗,词的平仄,可以参用这个概念。
在下三羊,不同意北山的说法:1、
一般说来,认识都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难道王力的认识论能够例外吗?
2、
【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王力的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的。北山,你能解释一下吗?
【三字句】,如何【由律句变来】?【三字律句】,又是如何就是【由律句变来】?
3、
律句,也即没有古人声病的句子。六朝隋唐时期的声律论(或,犯病说),是同时使用于【有韵的诗体】和【无韵的骈体】的。也即【平头、上尾、鹤膝、蜂腰】,是同时使用于格律诗骈。讲究声律的诗骈,才是格律诗骈。反之,则不是格律诗骈!诗骈的声律规则,诗骈两种文体,同时共用的。沈约的声律理论,正如钱基博【立骈文之鸿轨,启律诗之先路】所说。
4、
五七律句,来源于五七格律诗;四六律句,来源于四六格律骈。这样说法,才是相对准确的说法!
5、
格律诗体,有【五律】,有【七律】,也有【六律】。六律的句子,难道不能称为【律句】吗?

点评

【三字句】,如何【由律句变来】?【三字律句】,又是如何就是【由律句变来】? …… 王力后面不是举例讲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4 06: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14 06:42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4 06:34
1.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九字句也都是由律句变来的
2.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也绝大多数是律句

我虽说抛弃王力的不能自圆其说的部分,但并不否认,学的就是王力的理论。当今诸家诗词格律学说,也多是以王的理论为版本的。再说,也没看到,有哪个超过王力的啊。

点评

王力的权威也是逐渐树立的,解放后发表《诗词格律十讲》时,也是颇受质疑的,王力不得不搬出赵执信,李因笃来作挡箭牌。王力在该书后记里说: 我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全面,有人就说大家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16
晓风轻送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9-14 06: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9-14 07:0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4 05:06
事实证明,王力理论是最全面最权威的诗词指导性理论。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的理论可以代替。他的著作指导 ...

你何曾读懂过王力先生的著作?从你不承认词律句便可知你的浅薄。你认为“怎敌他晚来风急”属非律句是你的知识贫泛,进而反对词律句说才是货真价实的攻击王力先生。

点评

·这个潭州雨梦:你除了会翻翻全唐诗查查拗救有几句,还会什么?王力的词律你读过吗就在这里瞎说冒充理论研究者?王力对词里的“律句”是怎样定义的?“怎敌他晚来风急”是你潭州式律句啊?你凭什么骂王力无知?你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53
愚昧无知,死路一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9-14 07: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 (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 (白居易)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 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 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 《七律。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还有更特殊 的情况. 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 "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分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 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 构应该分成五二("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情况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 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 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4 07: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4 06:39
我虽说抛弃王力的不能自圆其说的部分,但并不否认,学的就是王力的理论。当今诸家诗词格律学说,也多是以 ...

晓风轻送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4 07: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4 06:57
你何曾读懂过王力先生的著作?从你不承认词律句便可知你的浅薄。你认为“怎敌他晚来风急”属非律句是你的 ...

愚昧无知,死路一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4 07: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4 07:12
晓风轻送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呵呵。发现前人理论中错误的地方,再予以纠正。

点评

不单单是发现,而是已经发现之后在辩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4 07:1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4 06:39
我虽说抛弃王力的不能自圆其说的部分,但并不否认,学的就是王力的理论。当今诸家诗词格律学说,也多是以 ...

王力的权威也是逐渐树立的,解放后发表《诗词格律十讲》时,也是颇受质疑的,王力不得不搬出赵执信,李因笃来作挡箭牌。王力在该书后记里说:
         我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全面,有人就说大家一向都是依照这个囗诀来做诗的,我讲不能犯孤平,有人说并没有这个规矩,其实我所说的这些都是前人说过的……

点评

王力的权威也是逐渐树立的,解放后发表《诗词格律十讲》时,也是颇受质疑的,王力不得不搬出赵执信,李因笃来作挡箭牌。王力在该书后记里说: 我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全面,有人就说大家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25
王力的权威也是逐渐树立的,解放后发表《诗词格律十讲》时,也是颇受质疑的,王力不得不搬出赵执信,李因笃来作挡箭牌。王力在该书后记里说: 我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全面,有人就说大家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4 07: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4 07:10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 (毛泽东)

呵呵。有常有变,不能绝对的。问好

点评

风凉话,还是少说为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9-14 07: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面引用王力先生的著作来看,主力先生的节奏论并非象你针某说的一刀切。我说过王力先生若有此说也是错误的。而实际上王力先生并未错,而是你针某错了。而不同意你的说法即谩写王力是你针某的强盗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4 07: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4 07:14
呵呵。发现前人理论中错误的地方,再予以纠正。

不单单是发现,而是已经发现之后在辩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4 07: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4 07:23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4 07:16
王力的权威也是逐渐树立的,解放后发表《诗词格律十讲》时,也是颇受质疑的,王力不得不搬出赵执信,李因笃来作挡箭牌。王力在该书后记里说:
         我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全面,有人就说大家一向都是依照这个囗诀来做诗的,我讲不能犯孤平,有人说并没有这个规矩,其实我所说的这些都是前人说过的……

【赵执信】,是挡箭牌;【前人说过的】,也是挡箭牌!

点评

【赵执信】,是挡箭牌;【前人说过的】,也是挡箭牌! …… 我懒了一下,没把后文全录出来,王力说的前人既不是沈约,也不是元兢,沈宋,而是董文焕,赵执信,李因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9-14 07:2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4 06:36
在下三羊,不同意北山的说法:1、
一般说来,认识都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难道王力的认识论能够例外吗?
2、 ...

【三字句】,如何【由律句变来】?【三字律句】,又是如何就是【由律句变来】?

……
王力后面不是举例讲了吗。

点评

【三字句】,如何【由律句变来】?【三字律句】,又是如何就是【由律句变来】? …… 王力后面不是举例讲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0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4 07: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4 07:16
呵呵。有常有变,不能绝对的。问好

风凉话,还是少说为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9-14 07: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4 07:26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4 07:16
王力的权威也是逐渐树立的,解放后发表《诗词格律十讲》时,也是颇受质疑的,王力不得不搬出赵执信,李因笃来作挡箭牌。王力在该书后记里说:
         我讲“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全面,有人就说大家一向都是依照这个囗诀来做诗的,我讲不能犯孤平,有人说并没有这个规矩,其实我所说的这些都是前人说过的……
王力的挡箭牌,并不挡箭,皆因挡箭牌,自身就是歪理邪说!

点评

创造歪理邪说最多的就是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4 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