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1|回复: 13

哪些人会反对继承古人对韵的定义?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12 07: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言哉 于 2016-9-29 11:58 编辑

古人认为声韵在口耳之间,不在纸上

韵者,《玉篇》声音和曰韵。《文心雕龙》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晋书·律历志》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

送送和针叶林之流所认为的用韵自由并不存在,他们要的只是纸上的用字自由。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9-12 1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理说理,任何时代的声韵均应活跃于舌间耳畔。
送送和针叶林之流只能靠意淫过日子,由他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9-12 11: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99.99%以上的今人也认为声韵在口耳之间,不在纸上

点评

是这样,这是常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5 18: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6-9-12 11:5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篇和文心雕龙的作者没见过近体诗和平水韵,没有预计到平水韵的特殊性。

点评

平水韵有何特殊性呢?愿闻其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9-12 12: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6-9-12 11:58
玉篇和文心雕龙的作者没见过近体诗和平水韵,没有预计到平水韵的特殊性。 ...

平水韵有何特殊性呢?愿闻其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12 11:26
99.99%以上的今人也认为声韵在口耳之间,不在纸上

是这样,这是常理。

点评

可却偏有那不足0.01%的人置十数亿国人的观感于不顾,强行误导,沽名钓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5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9-15 2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15 18:35
是这样,这是常理。

可却偏有那不足0.01%的人置十数亿国人的观感于不顾,强行误导,沽名钓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9 12:32
平水韵就是有一千一万个不是,用它写成的诗篇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时代提供给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肯定它,须 ...

平水韵哪有什么不是,有不是的是搞伪造品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9 13: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送送和针叶林之流所认为的用韵自由并不存在,他们要的只是纸上的用字自由。

若是纯粹为了玩,倒也无可厚非,反正就是一个玩嘛,怎么玩还不都是玩呀。当然,若是提高到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那我们就得说:没有声,便没有韵。这是不能含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470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1
贡献
4934
金钱
6103
发表于 2016-9-29 2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29 12:32
平水韵就是有一千一万个不是,用它写成的诗篇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时代提供给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肯定它,须 ...

平水韵有什么宝贵遗产?哪朝哪代的诗词都不用平水,而用本朝的韵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个行将就木的老朽,用平水韵写的,还谈不上遗产,说不定没多久就会当垃圾扫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10-1 1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者基本上都持此论,否则何以自圆其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0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