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2 07: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偷换概念法:
人类的语音是人类发展的产物。汉字,是记录汉人语音的符号。语音表达什么,这符号就代表什么。当南方的甲将a语音用汉字A记录下来传递给北方的乙,这北方的乙再将A还原成自己的语音时,这语音就变成了b。世间没有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是相同的。世间也没有一个人的语音与另一个人的语音是相同的。我们把语音扩大成很粗的音调,南方人的音调与北方人的音调是不一定相同的。所以说汉字A对于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声调它只是切韵规定的字面上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去计较这个汉字A所标的声调是否与自己的口音相符。于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用ABCDE写出的近体诗,其声调平仄不一定符合南方人或北方人的个人口音,这南方人或北方人只要认同这ABCDE的字面一致就行了。所以1300年来近体诗的用字书面声调是不变的。只有押韵语音可随时代而改变。可押词韵,可押新韵。(金筑子)
----前面论述对,结论偷换概念的逻辑:
人们念不准书面语---所以口音与书面语是分离的---押韵是口音----所以押韵可以用口语----所以滑与花混押正确。
比如“防滑链安轮更滑”,前面“滑”是书面语,古仄,后面“滑”是口语,今平。分离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