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9-11 13:25 编辑
无耻谩骂者的借口---------评吟者[论文] 诗人最基本的素质
一、吟者马甲“二〇一九五四”在“实事求是地回一句:平水韵我不会读”下
答曰:印象中好像没有一个人坦然承认自己不会读。在下应该是第一个公开发帖坦然承认不会读平水韵的吧?
------这是吟者的虚伪。所有写诗人,无论是用古韵还是今韵,无人不能读。无论是用普通话,还是方言,都可以诵读。人的语音主要是靠后天社会教育和祖辈口口相传形成的,所有诗文也不例外。包括朗诵所有唐诗宋词,口音和古代会有不同,个别字的平仄会有差异,但主要的节奏感和韵律是不会变的。所以不会有人说自己不会读自己用古音写的诗,当然也不会有人说跟唐代人发音一致,因为没有录音可供对照。
实际这是一部分人用古音不可知论在唬人。根据现存古代韵书资料,就各代官话来讲,现代发音和古代发音并无很大不同。现代普通话和中古切韵音主要不同是几百个入声字的平仄。这在古代也是不容易念准的字音。在唐代诗人来自五湖四海,也是不可能发准切韵音的。但不会有人说不会念诗。
可见吟者说不会念只是为了嘲弄写诗人。
二、二〇一九五四 : 据我了解,在这里写诗的人,大多数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就是图一个乐字而已,快乐地度过晚年。 若为诗填词纯粹为了玩,其实无所谓的,那样的话,大家就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嘛。诗人则不然,那是与诗者情怀格格不入呀!
------吟者在此又玩弄一个诗人的神秘感来唬人。诗人与玩家差距有多大?无差距也!因为历朝历代诗人就是遍布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写诗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为了科考,有的为了应酬,有的为了祭祀,其实更多的是为了交流思想和娱乐。娱乐功能从一开始就是诗词主要功能之一,比如皇宫里的联句,皇帝出游时的唱和,就是为了娱乐。现在,无论年龄大小,想以诗词为晋身之术者自然绝迹,想以诗词为职业者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将诗词作为雕虫小技看待了。即主要目的是娱乐。吟者在此鼓励当真诗人大诗人是危言耸听,蛊惑而已。
三、
诗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吟者说:诗人最基本的素质其实只有四个字,那就是:多愁善感。----吟者这是骗人的鬼话。人皆是有感情的动物。事实证明能诗者只是文化修养达到一定层次的标志。即可以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感受,是后天经过培养就可以具备的一种语言技能而已。吟者胡说什么要“多愁善感”是唯心主义的胡说。请问刘邦、黄巢、曹操、曹丕、李世民、武则天、高适、僧皎然、范仲淹、孙中山、秋瑾、毛泽东、朱德、陈毅、夏明翰烈士等,都是“多愁善感”之士吗?
吟者所以故弄玄虚,在于他嫉妒格律诗的普及。他说:
毋庸讳言,现在诗词已然沦为一种所谓快餐文化甚至沦为一些人的笔端玩物。只要凑够了字数、套上了平仄、合了辙押了韵,便可堂而皇之地称诗了。在各大诗词论坛和纸质刊物上,诸如此类简单说事论理的律体或非律体韵文多得不得了,很多飘红加精之作基本上也没脱离这个范畴。结果呢,结果是你高兴了,他高兴了,她也高兴了,大家都高兴了。可是,真诗者和真诗评家不高兴了,李杜若是泉下有之,也会不高兴的。
----李杜看到写诗的人多,怎么会不高兴?不高兴的只是小肚鸡肠的吟者之流,看着很多人都登堂入室,得奖扬名,比他写的那玩意强的多,因而心理失去了平衡而已!
吟者最后说:
告诉你,如果你既不多情,感受力又没比乙诗友强多少甚或不如乙诗友,那么你肯定不适合为诗。如果你年事已高,为诗填词纯粹是为了玩,为了消磨时光,为了图个乐呵,当然可以继续为之,但是不宜有非分之想,更不宜装成诗人甚至大家招摇过市甚至强行误导。如果你还年轻,那么我建议你趁早改行,
总之,唯有多情而又感受力敏锐的人,方可望成为真诗人、大诗人。
--------- 我们说:该改行的只有你吟者这个另类而已。你可以去创建一个谩骂学校当骂人师傅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