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 100
|
古风学院绝句二期三年级菊组第十讲作业贴 |
| ||
点评
处最好斟酌。结句稍欠余味。
"更深入“的距离了,而是远处与近处的比较。如果此处解释的不明白,欢迎随时找我探讨。结句:青字重复了,“峦”“嶂”都有山的意思,所以此...
的外围,例如“林深处”,这个深,是基于作者所处位置“更深入”的一种对比。但是当作者在江上的时候,这个“山林”于作者来说,已经不是...
转句有一个字,没炼好。“深处”不妥,不如“远处”。既然是两岸随水行,那么可以断定作者在船上。当我们用深处的时候,我们一般是处于地点.....
起句:无云,晴,意思上是重复了,无云=晴天。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你对比一下,无云与天的关系,无云与晴的关系,懂了吧
| ||
| ||
点评
能写出空灵感才会动人,毕竟诗里没有直述个人情怀,志向等等具体的思想,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欣赏呢?就是诗景中的灵气,意境。
很高亢的,林声不易掩盖,除非人在林中,而且是狂风。所以结句也需斟酌。整体来看小诗不错没有大问题。就是写的太实了,不够空灵。写这类诗...
结句:空林瑟瑟是声音,雁声也是声音,此句声音太多。意杂了。除非前者与后者有因果关系,例如林瑟瑟掩盖了雁声。但是此刻人在亭中,雁声是..
起句破题,ok没有问题。承句用七字描写黄叶飘有点浪费,而且描的不够美,可再斟酌一下。转句表达的意思是清楚了,但是用字再炼一下,要更美的...
16分。转句有写人事,有宕开,但是“尤”有拼凑感,可再炼。题4得18分。结句有用景表达,但是有些问题,得16分。
| ||
点评
如果一定要用第七法,必须更好的提炼出事件中的某个细节来写,否则如果想把整件事情经过都写进诗里,恐怕很难说的清楚、写好。
写这件事情,结句以景结,也许不是很适合写这种叙事的题材。把握不好容易说不清道不明。这是以景结的诗容易犯的毛病。
没有说明,可以说,这个“不见”是横空而出的。加上网中人,会令人觉得结句不知所云。总结:诗写生活中的事情值得鼓励,但是如果用渔洋七法...
但是用在古诗词里,这些“新名词”容易产生歧义,应该慎用。在此处网中人是不知何解的。建议重新构思结句。再说。“不见人”为何不见,前文...
处没有交代清楚,用“传”意思含糊。不如直接用“赠”。诗贵含蓄,但是最基本要求是,意思要表达清晰,用字准确。结句:网中人应该是指网友吧
| ||
| ||
| |
| ||
| |
| ||
| ||
| ||
| |
点评
云淡风清同学好,1没用好第七法.15分.
2,起句切题.20分.
3,承句没有用景扩展,铺垫.10分,承句是设问,以议论的口吻来写.
4,转句叙写人事.20分.
5,结句20分
| ||
| ||
点评
冰冰同学好,整首诗没按第七法来写,有点油.我们现在是练习作业,当然要按要求.
| ||
| |
点评
一方同学好.作业格式很认真,起句还算行,其余都不符合作业要求,望复习课件,领会作业要求.
| ||
| |
| ||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