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6

近体诗的声调平仄和押韵语音从来就是读写分离的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 15: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体诗的声调平仄和押韵语音从来就是读写分离的
什么叫近体诗?近体诗与非近体诗的不同,就是近体诗的句子是讲四声平仄的!从原理上讲,什么人写诗,这四声就应该是写诗人自己的语音四声,其诗的平仄声调与押韵语音是一致的。但是,这样一来,就势必发生如下情形:也许张三和李四因地域不同在判定自己的声调不同,导致写出来的近体诗各不相同。人们为了把近体诗规范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得事先有一个语音的统一标准,这就是韵书。唐近体诗的统一标准用的是《切韵》。《切韵》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它的定音只是以“王都”洛阳音(有说长安音)为主,兼顾南北古今的,其标准不可能与现实中所有人的语音完全一致。其结果,就是现实中人得放弃自己的语音,违心地去遵守《切韵》的书面语音。对于所有人来讲,近体诗格律就只能是字面上(形式上)的格律了,它不可能与现实中人的语音绝对一致。
然而,人们对近体诗不可能追求绝对完美,也要追求相对完美!近体诗如果在声调平仄上和押韵上都只是字面上的,那整个近体诗就变得只求押字,永远与人们的实际语音南辕北辙,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于是,诗人们就追求押韵按自己的实际语音(当然也可违心地按韵书),这就产生了邻韵互押。发展到宋代,更产生了不是邻韵也互押。
事实上,近体诗从它产生起,在语音上就是读写分离的。写诗,你审视的是字面格律,句中用于平仄的字其声调不能用错;而读,则不要求与自己的语音一定和辙(因为所读的诗必须是统一的标准,要求也没用),你不能用自己读来句中平仄声调与押韵声调完全一致的语音来写;你如果一定要用自己读来句中平仄声调与押韵声调完全一致的语音来写,这首诗写出来也许就是出律乃至出韵的。而用字面上的合律来写,那你就得舍弃你的实际语音。所以,1300年来,人们写诗是舍弃了是自己的实际语音,去将就韵书的书面语声调以实现形式上的统一。而读诗,则是用自己的实际语音,舍弃字面上的形式来读的!因为这只是你个人在某首诗上自己觉得别扭,你自己就只有舍小而就大了!
所以,近体诗从来不存在依《切韵》须“句中声调与押韵语音一致”的问题。100年来的“句中平仄用切韵(保留入声字)字面合律,用今声18部押韵”,同样是合符近体诗格律的!
这句中平仄只求字面上(形式上)的合律,毛泽东1966年在给陈毅的信中,于不经意间早有论述,可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王力先生(1900-1986)对汉语研究了一辈子,有汉语诗律学,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真是遗憾!毛泽东说:“陈毅同志: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西行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 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山裁万仞葱。 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只给你改了一首,……”
伟人毕竟是伟人,真是一语中的:“平仄”“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目视所发生的“感觉”,与写读者自己的语音不一定相吻合。以前,毛泽东这段话我也看过几遍,也引用过,就是没注意到“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与律诗稍有未合”这一句的深意,直到今年,自己才更清晰地阐述了这一论点。前几天,为了驳斥针叶林的多次挑衅说我“反毛”,再去翻阅毛泽东的这一段话,才大吃一惊,原来这个论点伟人早就在不经易间说过,并且我的“字面上”三个字也是伟人早就有的!
近体诗的平仄声调对所有人来讲,它只是“字面上的”,这就解释了音韵学界多年来的困惑:对于切韵,为什么至今只知道其调类而无法研究出调值;陈寅恪认为是当时的洛阳音,法国的马伯乐、瑞典的高本汉却认为是当时的长安音。他们认为,只有把切韵固定在某个一时一地之音范围内,才可具此进行现代拟音。然而另有多人认为切韵是以一时一地之音为主,兼顾南北方音和古代之音的“拼盘”,章太炎是这一论点的代表。《切韵》自己在序中也说,成书的定音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不过,切韵是“一时一地之音”也好,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也好,对于南北古今所有人来说,切韵之音用于近体诗,它有时只能是“字面上的”!既然平仄声调有时只能是“字面上的”,那么诗人写出的只是在“字面上”合律的近体诗,他自己和别人读来,平仄声调与押韵语音不一致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 18: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附点我对骄骄贴的跟贴:
晓风轻送:呵呵。你喜欢折腾就折腾去吧。要知道,没有哪个办诗词论坛的,会同意你的观点的。要知道用何韵就相当于用什么工具而已,就象写字用什么笔一样,这个是各人自家的事。《诗经》、《尚书》算古了,人们会用古音去读吗?同样的,唐诗宋词的,在课本中的注音也都是今天的读音,只是在平仄押韵的解释上用了古时读何声、归何韵罢了。
所以,读诗根本就与用何韵无关!——无论用何韵,读的都是今音。不妨你自己也办个诗词论坛看看,你会规定非用新韵的不准进你的论坛吗?!很多地方删你的贴子,只是不想让你砸他的场子罢了。你再看下,这里新韵版,不也还是允许用旧韵的吗。为何?好诗不在于何韵,更多的还是看有没有意境吧。
因用新韵的人不多,你咕噜这些,我也不太反感。毕竟我是实用主义的双轨并行,你的咕噜不过是想叫人多用新韵呗,我也想提倡呢。然我们必须明白,自己想怎么样是自己的事,但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怎样的。国家规定使用普通话,但在写诗用韵上,为何不这样?自己想想吧——写诗用何韵与平时讲话毕竟是两回事。
再告诉你点:越南有他自己的语言文字吧。然也有写对联的,用的就是我们中国字。象你这样折腾的,这些越南人该当何罪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 2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荒谬绝伦。驳斥单发主题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 2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 07:3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 20:51
荒谬绝伦。驳斥单发主题贴。

用旧韵,还是用今音。这是各人的事。但今古混用肯定不行,叫人如何理解,难道是玩穿越?!
用韵与读音分离倒也实在的。如满清时,虽然规定律诗的用韵为平水,但实际读音与今天差不多(我们今天的普通话,其实就是满清的官话),人们读诗时,恐怕也是与我们今天的一样,不会用平水音去读的,就是想读也读不出平水之音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1 2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 01:10 编辑

在用韵上,古时也有临韵相押的,也有近韵借押的,这只能说明古人也有在用韵上从宽的。但这不能解释为今古通用。

点评

你只会借韵、宽韵,你读懂了这开头的话么? 什么叫近体诗?近体诗与非近体诗的不同,就是近体诗的句子是讲四声平仄的!从原理上讲,什么人写诗,这四声就应该是写诗人自己的语音四声,其诗的平仄声调与押韵语音是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0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8: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1 21:54
在用韵上,古时也有临韵相押的,也有近韵借押的,这只能说明古人也有在用韵上从宽的。但这不能解释为今古通 ...

你只会借韵、宽韵,你读懂了这开头的话么?
什么叫近体诗?近体诗与非近体诗的不同,就是近体诗的句子是讲四声平仄的!从原理上讲,什么人写诗,这四声就应该是写诗人自己的语音四声,其诗的平仄声调与押韵语音是一致的。但是,这样一来,就势必发生如下情形:也许张三和李四因地域不同在判定自己的声调不同,导致写出来的近体诗各不相同。人们为了把近体诗规范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得事先有一个语音的统一标准,这就是韵书。唐近体诗的统一标准用的是《切韵》。《切韵》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它的定音只是以“王都”洛阳音(有说长安音)为主,兼顾南北古今的,其标准不可能与现实中所有人的语音完全一致。其结果,就是现实中人得放弃自己的语音,违心地去遵守《切韵》的书面语音。对于所有人来讲,近体诗格律就只能是字面上(形式上)的格律了,它不可能与现实中人的语音绝对一致。

点评

什么人写诗,这四声就应该是写诗人自己的语音四声, --------此话已经被批的体无完肤!还有脸在此重复!你一口贵州山区方言土语,哪里有什么“四声”?八声都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2 1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 08:29
你只会借韵、宽韵,你读懂了这开头的话么?
什么叫近体诗?近体诗与非近体诗的不同,就是近体诗的句子是 ...

什么人写诗,这四声就应该是写诗人自己的语音四声,

--------此话已经被批的体无完肤!还有脸在此重复!你一口贵州山区方言土语,哪里有什么“四声”?八声都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