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浓墨重彩的大写意画卷
——读荆叔敏《晚情》有感浅析 一缕夕阳写意浓,筝声燕语绕梁行。 弦流旧曲高山韵,口吐新泥故垒情。 薅我银丝拴岁月,抚君细褶慰人生。 小憩路遥桥头坐,执手相扶下半程。——荆叔敏 我从来没有妄评过别人作品,只是这首诗太让我感动。感动之余,初衷想和一首,但我写不出这样的好诗。于是就平生冒一次险,信口雌黄吧。
诗的前四句是造境,后四句是写境。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中似乎无“我”,而有我之境则处处有“我”在。 “一缕夕阳写意浓,筝声燕语绕梁行” 作者一开始就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写意画:空旷大气,富有乐感。傍晚一缕彩云像火红的鸡冠花飘在天空,夕阳将半边天烧成了火。晚风习习,美妙的乐曲,在一双灵动的指间倾泻下来;梁间的紫燕似乎被这美妙的乐曲感染,随着节奏扇动着镀金的翅膀翩翩飞舞。这在写景的同时,借着燕子的“绕”,暗示渗透一个情字,那就是老夫妻的情,为颔联做好铺垫。 “弦流旧曲高山韵,口吐新泥故垒情。” 紧接开头的氛围,直承而下,又展现一个画面,那就是一对相扶相伴相依相托的老夫妻,为营造幸福的家庭,而表现的那种挚爱的情感跃然纸上。“旧曲”“故垒”是对过去的追朔、留恋、珍惜和呵护。“高山韵”“故垒情”虽然年近花甲,但是他们仍然追求爱的高度和完美。那就是对家庭对子女去付出。 “薅我银丝拴岁月,抚君褶皱慰人生。” 好句,诗眼。“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时光的流逝是无情的,任何人都受这个辩证法的制约,谁也无法抗拒。但作者却敢于拼搏:她“敢向流光争岁月,能从逝水要年华。”(笔者)一个“薅”字多么形象细腻,硬是要用“银丝”去“拴”回“岁月”,尽管无可奈何,也要抗争,要把有限生命的纵向,向无限生命的横向延伸发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故虽理学家,亦写实家也。”理想家相当于浪漫主义诗人,而写实家则是现实主义诗人。而诗人的“薅我银丝拴岁月,抚君褶皱慰人生。”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由细小到宏大,有时空穿越,使爱达到了荡气回肠的地步。而好一个“抚君细褶慰人生”真让人羡慕,这是怎样的情啊,以沫相濡。对自己的老伴是多么的亲昵,多么的贤淑,简直让人妒忌。谈到这,让我想起元代画家诗人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夫人所作的《我侬词》“我侬两个,忒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捏个你,塑个我,忽然喜欢啊,将它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团再练再调和,再捏个你,再塑个我,那其间,那其间,我身子里有你,你身子里有我。”不就是作者夫妇的真实写照吗。不就是这种情吗? ”小憩路遥桥头坐,执手相扶下半程” “执手相扶”多么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你的眼前啊,真是一曲爱的交响曲。诗虽结束,韵味仍存,仍在你的脑际缠绕。曲终情未了。人生刚刚走过一半,还有的路更长,还要自强不息,暂在桥头休息一下,站起来去迎接人生的第二青春。在这里读者似见其人,如闻其声。 诗。紧扣一个情字。“绕”是情,“吐”是情,“薅”是情,“抚”是情,“慰”是情,“坐”是情,“执”“扶”更是情。这些动词环环相扣,细腻形象。围绕一个情字,反映一个情字,抒发一个情字。 诗的每一句都是作者精心绘制的一个完美的画面。这些画面相互关连着组成一个画的长廊,彼此在意境上相互衔接,让读者欣赏,品味人生的真谛。 此乃拙见,多有见笑,还望指正。 2014.5.28 于嫩水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