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金筑子

关于对今人编辑的元兢《诗髓脑》的质疑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20: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8 20:09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16:17
北山还是不要学针叶林,先把自己弄的很高,别人很差!这是没用的!问你:这两段行文一段就多一个元字,两段有什么差别?难道分别增一个元或减一个元,内容就大异了?!
还有,你的古文语感很高,为什么回答不了《于蓬州野望》还是“于《蓬州野望》”?!你既然如此有研究,为什么还要我这个很差的人发现提出来?!

元兢,是初唐文人的佼佼者。诗之题目只能是《蓬州野望》,决然不是《于蓬州野望》!
加入一个【于】字,犹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2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8 20:05
对头!
【若兢于……这是诗髓脑文中原文】,兢,是原文中的自称,其意为【吾】、 ...

对头?!
----------
元氏曰:声有五声,角徵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徵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固知调声之义,其为用大矣。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
元氏曰:声有五声,角徵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这是元氏的话)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徵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这是空海的话。用“故沈隐侯论云”来加强元氏的论点正确,如是元氏接着说,就不要“故”)固知调声之义,其为用大矣。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这也是空海的话。

点评

元氏曰:声有五声,角徵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这是元氏的话)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徵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20: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8 20:52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20:45
元氏曰:声有五声,角徵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徵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这是元氏的话)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徵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这是空海的话。用“故沈隐侯论云”来加强元氏的论点正确,如是元氏接着说,就不要“故”)固知调声之义,其为用大矣。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这也是空海的话。
老金又来迷魂阵!
元氏曰:声有五声,角征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征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征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固知调声之义,其为大矣。

这断文字里的【故】,作什么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2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在这里,三羊还是强于老金的。
附一段我与针叶林的对话:老金也是的,可能年纪大了,更固执些吧。——这点,你就让他些吧。在理论上,他有时也是固执的可笑。特别是他不懂的,也要辨个对错。

点评

呵呵。在这里,三羊还是强于老金的。 附一段我与针叶林的对话:老金也是的,可能年纪大了,更固执些吧。——这点,你就让他些吧。在理论上,他有时也是固执的可笑。特别是他不懂的,也要辨个对错。 ------- 本人顽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07:14
强与不强,仅仅局限于相对某一点来说! 三羊远远不及金筑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2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22: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8 21:27
呵呵。在这里,三羊还是强于老金的。
附一段我与针叶林的对话:老金也是的,可能年纪大了,更固执些吧。— ...

强与不强,仅仅局限于相对某一点来说!
三羊远远不及金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2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28 22:08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8 22:05
强与不强,仅仅局限于相对某一点来说!
三羊远远不及金筑子!

是的。在此点上,你是原来就看过的,而老金是为了反驳他人才开始看的。

点评

唐诗的声律,三羊是有专门研究的。 唐诗的声律,就是元兢的四声25法! 而决然不是王力的所谓声律论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22: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8 22:06
是的。在此点上,你是原来就看过的,而老金是为了反驳他人才开始看的。 ...

唐诗的声律,三羊是有专门研究的。
唐诗的声律,就是元兢的四声25法!
而决然不是王力的所谓声律论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22: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8-28 22:57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8 22:43
唐诗的声律,三羊是有专门研究的。
唐诗的声律,就是元兢的四声25法!
而决然不是王力的所谓声律论理! ...

呵呵。虽然有你的研究,可我还是不敢写个一首不对仗的诗来,然后跟他人说:我写的是律诗。
至于你的二五法,我只是作为起收句型讲的。如中平中中仄,即是平起仄收句型。
毕竟就算你是对的,也改变不了“二四分明”的这个大多承认的事实了。

点评

央视有一个品酒现场会,经常喝茅台的达官贵族,一一品酒,都说假茅台,是真茅台,真茅台大家都说是假的。为啥,因为人们天天喝假的,真的反倒成了假的。 三羊无心改变【“二四分明”的这个大多承认的事实】, 但是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2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23: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8 22:55
呵呵。虽然有你的研究,可我还是不敢写个一首不对仗的诗来,然后跟他人说:我写的是律诗。
至于你的二五法 ...

央视有一个品酒现场会,经常喝茅台的达官贵族,一一品酒,都说假茅台,是真茅台,真茅台大家都说是假的。为啥,因为人们天天喝假的,真的反倒成了假的。
三羊无心改变【“二四分明”的这个大多承认的事实】,
但是是三羊有意【让更多的王力粉丝,依据事实将元兢四声25法驳倒】!

有事拨打一一零,
唐宫探律请元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8 23: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8 23:10
央视有一个品酒现场会,经常喝茅台的达官贵族,一一品酒,都说假茅台,是真茅台,真茅台大家都说是假的。 ...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07: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8 21:27
呵呵。在这里,三羊还是强于老金的。
附一段我与针叶林的对话:老金也是的,可能年纪大了,更固执些吧。— ...

呵呵。在这里,三羊还是强于老金的。
附一段我与针叶林的对话:老金也是的,可能年纪大了,更固执些吧。——这点,你就让他些吧。在理论上,他有时也是固执的可笑。特别是他不懂的,也要辨个对错。
-------
本人顽固是真!但从来不用自己不懂的顽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9 07: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07:14
呵呵。在这里,三羊还是强于老金的。
附一段我与针叶林的对话:老金也是的,可能年纪大了,更固执些吧。 ...

呵呵。说重了,是固执,不叫顽固。
固执,多少还是有点可爱的。

点评

我不在乎是顽固还是固执这个词。 我不知道先生是用什么来判断金筑子哪些是自己不懂而又顽固或固执的。那就是说金筑子不懂而顽固或固报执的部份先生是懂的。那先生就应该出示自己懂的论点来。如果单凭先生主观臆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0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0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29 07:19
呵呵。说重了,是固执,不叫顽固。
固执,多少还是有点可爱的。 ...

我不在乎是顽固还是固执这个词。
我不知道先生是用什么来判断金筑子哪些是自己不懂而又顽固或固执的。那就是说金筑子不懂而顽固或固执的部份先生是懂的。那先生就应该出示自己懂的论点来。如果单凭先生主观臆断,这个问题张三懂,李四好像也懂,金筑子还要辩,那就是金筑子不懂在顽固或固执,这并不能解决金筑子的问题!

点评

本人顽固是真!但从来不用自己不懂的顽固! ------你说鲁迅姓鲁,成吉思汗姓汗,是顽固还是固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8-29 08: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08:07
我不在乎是顽固还是固执这个词。
我不知道先生是用什么来判断金筑子哪些是自己不懂而又顽固或固执的。那就 ...

好了。算我说错了,向你道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8-29 10: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8 09:01
请教三羊、北山:
《蓬州野望》: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蓬州野望(唐·元兢)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秘府论》引元兢《诗格》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点评

网上多不可信。唐时灰韵中没有“开”,回、开是两个韵,不能用平水韵中的“十灰”去说事“押灰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10:48
蓬州野望(唐·元兢)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秘府论》引元兢《诗格》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10: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12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
贡献
393
金钱
415
发表于 2016-8-29 1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山人 于 2016-8-29 10:19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8-29 10:03
蓬州野望(唐·元兢)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显示自动注释
题注:《秘府论》引元兢《诗格》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您这可是搜韵网的资料?
顺便搜韵网记载,搜韵网有四库之外集,四库之外集载有《文镜秘府论》影印手抄本。不知怎么回事?

点评

正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1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8-29 10: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山人 发表于 2016-8-29 10:08
您这可是搜韵网的资料?

正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1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8-29 10:03
蓬州野望(唐·元兢)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显示自动注释

网上多不可信。唐时灰韵中没有“开”,回、开是两个韵,不能用平水韵中的“十灰”去说事“押灰韵”。

点评

老金:可有相对可信的证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18:05
未发现任何格律上的问题。本诗的平仄情况标示如下。标绿处表示有一字多音的情况,需要人工校验。 五言律詩 押灰韻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平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仄中平平仄,平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9 10: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08:07
我不在乎是顽固还是固执这个词。
我不知道先生是用什么来判断金筑子哪些是自己不懂而又顽固或固执的。那就 ...

本人顽固是真!但从来不用自己不懂的顽固!

------你说鲁迅姓鲁,成吉思汗姓汗,是顽固还是固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8-29 17: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10:48
网上多不可信。唐时灰韵中没有“开”,回、开是两个韵,不能用平水韵中的“十灰”去说事“押灰韵”。
...

未发现任何格律上的问题。本诗的平仄情况标示如下。标绿处表示有一字多音的情况,需要人工校验。
五言律詩 押灰韻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平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中。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仄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9 18: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9 18:08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10:48
网上多不可信。唐时灰韵中没有“开”,回、开是两个韵,不能用平水韵中的“十灰”去说事“押灰韵”。
...

老金:可有相对可信的证据?
唐时灰韵中没有“开”】,您是怎们知道的?

奉茶候教!

点评

依据广韵。回在灰韵,开在咍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19: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9 18:05
老金:可有相对可信的证据?
【唐时灰韵中没有“开”】,您是怎们知道的?

依据广韵。回在灰韵,开在咍韵。

点评

也是硬逼元兢【寅吃卯粮】! 莫说用《广韵》,即便用《唐韵》,不是【羊羔吃葱】,也属【鸭子上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9 20: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19:17
依据广韵。回在灰韵,开在咍韵。

也是硬逼元兢【寅吃卯粮】!
莫说用《广韵》,即便用《唐韵》,不是【羊羔吃葱】,也属【鸭子上架】

点评

广韵为增广切韵,元兢不依唐切韵依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9 20:25
也是硬逼元兢【寅吃卯粮】!
莫说用《广韵》,即便用《唐韵》,不是【羊羔吃葱】,也属【鸭子上架】 ...

广韵为增广切韵,元兢不依唐切韵依什么?

点评

三羊记得,你和很多人,考证唐诗声韵,只能是平水和广韵,怎么今天,平水失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0:46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9 2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20:34
广韵为增广切韵,元兢不依唐切韵依什么?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色,云霞收夕霏。”
  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
====================================================

元兢又错了!
】字:
《廣韻》莫經切《集韻》忙經切,音明。
冥或从日。幽也。《前漢·五行志》晦暝也。
又《集韻》《韻會》莫定切,音䒌。(徑韻)
《玉篇》夜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9 2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20:34
广韵为增广切韵,元兢不依唐切韵依什么?

三羊记得,你和很多人,考证唐诗声韵,只能是平水和广韵,怎么今天,平水失宠了?

点评

唐人写诗,平仄依切韵,押韵依切韵合用。切韵合用之后大体相当于后来的平水韵韵部,不是唐人用平水韵。元兢诗的用韵为切韵的“灰第十五”、“咍第十六”合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9 20:46
三羊记得,你和很多人,考证唐诗声韵,只能是平水和广韵,怎么今天,平水失宠了?
...

唐人写诗,平仄依切韵,押韵依切韵合用。切韵合用之后大体相当于后来的平水韵韵部,不是唐人用平水韵。元兢诗的用韵为切韵的“灰第十五”、“咍第十六”合用。

点评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9 2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21:11
唐人写诗,平仄依切韵,押韵依切韵合用。切韵合用之后大体相当于后来的平水韵韵部,不是唐人用平水韵。元 ...

你是怎么知道的!

点评

依据《音韵学教程》、《中国历代音韵学文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9 21:13
你是怎么知道的!

依据《音韵学教程》、《中国历代音韵学文选》。

点评

他是怎么知道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9 2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9 21:18
依据《音韵学教程》、《中国历代音韵学文选》。

他是怎么知道的

点评

我不知道。北山可能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9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