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于上南城县唐镇,因水珠喷吐犹如珍珠而得名,曾被在南城一带活动过的曾国藩命为“天下第三泉”。为抚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池上建有砖木亭阁,坐东朝西,内分两层,建筑面积约
50平方米,四壁刻有诗文。正门麻石门额,镌刻
“沸珠泉
”三字。两侧石刻对联
“泉自哪时沸起,珠从何处抛来
”赫然醒目。阁顶开八角天窗,雕檐画栋,优雅古朴。民国时期,有人在阁内正中上方摹写了孙中山先生的手迹
“天下为公
”,至今隐约可见。据传清同治年间,
曾国藩部将鲍超围剿太平军,在此发现此泉,禀报上司,
曾国藩大喜,手书
“天下第三泉
”命名工镌刻,嵌于泉上,气派非凡。惜该碑现已不存。
2、活水桥位于南城县南部上唐镇源头村,南宋时村中有吴氏兄弟好理学,慕朱熹之学问人格,盛邀之至村讲学月余。村民坚称,朱熹著名的诗篇《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吟于此地,故命其村名为“源头村”,溪名为“活水河”,并筑廊桥于其上,名桥为“活水桥”,以纪念朱文公的此次讲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