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4

七绝·感秋十叠韵

[复制链接]

626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翠微风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513
贡献
32883
金钱
5189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9-17 2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感秋十叠韵
三秋之晨
【1】
一帘疏雨锁江楼,杜宇声声啼夜秋。
苦叹飘蓬客心碎,暂凭杯酒沃乡愁。
【2】
有客横琴月满楼,清音袅袅似伤秋。
遏云声绝悲风起,万顷银波尽是愁。
【3】
欲开心结上高楼,极目烟霞处处秋。
雁字一行天际去,旧愁未解起新愁。
【4】
木叶飘零月一楼,东篱花瘦不禁秋。
可怜夜露伤阶草,多少泪光多少愁。
【5】
夜静蛩声闹小楼,窗前月影半含秋。
诗情渐薄孤心起,画个卿卿聊解愁。
【6】
孤村树影叠山楼,已负秋风多少秋。
又是袭人寒月色,溪声如诉一怀愁。
【7】
骤雨惊风乱入楼,诗书翻卷响如秋。
册中红叶枯无色,梦落巫山一夜愁。
【8】
斜阳冉冉恋西楼,一树梧桐一叶秋。
抹月批风当奋笔,此身虽老不须愁。
【9】
虽缺婵娟艳夜楼,一溪灯火作中秋。
偕童嬉戏心花放,忘却年龄忘却愁。
【10】
西风无意入溪楼,叶落阶除满院秋。
一卷素书消永日,霜花侵鬓不知愁。
2014.9.17.




134

主题

243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中国野人部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91
贡献
2970
金钱
3730
发表于 2014-9-20 09: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先生一组佳玉!问好!

点评

谢谢雅赏,三秋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20 21:54

134

主题

243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中国野人部落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91
贡献
2970
金钱
3730
发表于 2014-9-20 09: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 (蓝字应平,红字应仄) --------------
一帘疏雨锁江楼【楼:十一尤】 押韵
杜宇声声啼夜秋【秋:十一尤】 押韵
苦叹飘蓬客心碎
暂凭杯酒沃乡愁【愁:十一尤】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3个问题。
第12字 啼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
第19字 客 应平
第20字 心 应仄
存在多音字:叹 凭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点评

苦叹飘蓬客心碎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是特定的平仄格式,唐诗常见,王力《诗词格律》有论述:第二章第三节: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20 22:01

626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翠微风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513
贡献
32883
金钱
5189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河浪花 发表于 2014-9-20 09:06
欣赏先生一组佳玉!问好!

谢谢雅赏,三秋问好。

626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翠微风韵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513
贡献
32883
金钱
5189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2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河浪花 发表于 2014-9-20 09:08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苦叹飘蓬客心碎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是特定的平仄格式,唐诗常见,王力《诗词格律》有论述:第二章第三节: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 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 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 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 [23]. 例如[24]: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25].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 "平平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26]: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寡妇[27]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28].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29]!

“在线格律检测”只能检测律绝正格,一遇拗救格,就出错!先生不要迷信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