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诗歌特邀嘉宾
精华5
注册时间2016-4-27
威望881
金钱3233
贡献1904
栏目嘉宾
燕赵诗歌特邀嘉宾
 
威望- 881 点
贡献- 1904 次
金钱- 3233 枚
|
本帖最后由 柔光 于 2016-8-22 14:14 编辑
七绝 读王洪滨《楹联在街道开花结果》有感 柔光 联对也能摆擂台?初闻惊讶叹君才! 静心细品其间味,做个痴徒自释怀。 恭录原文: 楹联在街道开花结果 我于2011年第05期 开始跟郑德忱老师学习对对联,在《对联·民间故事》 三级擂台参加擂台赛,至2015年第10期攻擂成功对句是184比。并获得三次三等奖。2012年初,我们宏伟区新村街道成立了《南源诗社》,我就将我学到的诗词及楹联基础知识传授给学员们。我们这些学员大部分是60至70多岁的翁妪,他们有的是工人、农民,有的是老军人、家庭妇女,他们的文化底子很薄,但他们肯学习,肯下功夫专研。他们学会了平仄后,就学习词性,练习对仗。
他们从2014年第3期开始就跟重阳诗社社长郑德忱老师参加三级擂台赛了。出句1:九州活力春催动;就有袁颖、张久鹏、刘玉珩、张作贤、韩玉,攻擂成功。初级出句2:笔端着意谱新声。又有:姚永利、马宏波、刘桂兰、杨静波,攻擂成功。中级出句3:梅花起草东君令;有姚永利、袁颖、张久鹏、田艳丽、杨静波等攻擂成功。高级出句5:开拓精神,老骥可行千里路;有王洪滨、袁颖、刘桂兰,攻擂成功。到了2014年第4期三级擂台赛又有李景龙、张素芬参赛,2014年第5期三级擂台出句:东风励志,骏马踏霞飞。马洪波对句:春雨拓新,老牛犁雾走;获一等奖。到了三级擂台2014年第6期,中级出句4:马到成功驰骏马;80岁的老兵杨其雪老人也对出了:旗开得胜亮旌旗。的佳对。到了三级擂台赛2014年第12期时工人出身的王柱明也来参加攻擂。高级出句6:菊酒唤欣怡,岁抵重阳,莫信人生易老;他对的是:诗章萦快慰,时逢花甲,休言夙愿难成。也攻擂成功。2015年第11期78岁的杨静波老人攻擂:出句2:如诗燕啭撩人醉;对句2:若曲莺啼赞树青。获三等奖。出句3:碧水蓝天金不换;杨静波的对句3:青山绿树福长留。攻擂成功。刘桂兰的对句3:清风绿柳燕能回。也攻擂成功。这些老人们,从2014年第3期开始至2015年第11期共攻擂成功430比。
2015年,我们南源诗社参加了朝阳市诗词学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赵尚志将军全国诗词联大奖赛》我的:“鹤岗山头,总现将军影;梧桐河畔,常萦壮士声。”楹联获优秀奖。并被辽宁省楹联家协会选用刊登在2015年9月2日辽宁日报副刊。2015年4月,南源诗社的学员们又参加了辽宁省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征联大赛,韩玉的自撰联:父母膝前多尽孝;儿孙心里自存德。作品获奖,李景隆的应对联;亿万家庭,构筑和谐社会;百千志士,振兴美丽中国。作品获奖。在宏伟区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诗词楹联大赛》中,杨其雪、杨静波、张素芬获楹联三等奖。2016年1月,在辽宁省宣传部、辽宁省楹联家协会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诗词、楹联征集系列活动中,王洪滨、李景隆、张素芬获得优秀奖。
这些老人学习楹联上了瘾,着了魔,上街买菜、洗衣服做饭都琢磨对句,韩玉半夜想起了一句好句,马上开灯起床拿笔记下来,78岁的杨静波肾摘除,躺在病床上还在酌词炼句。72岁的田艳丽把51岁的女儿袁颖也带进诗社学习诗词楹联。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在《对联·民间故事》三级擂台赛的擂台上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我们爱《对联·民间故事》,今后,我们将在《对联·民间故事》三级擂台赛的擂台上再创辉煌!
王洪滨 (此论坛网名:幽幽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