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8-21
威望521
金钱7451
贡献6693
金牌会员
 
威望- 521 点
贡献- 6693 次
金钱- 7451 枚
|
发表于 2016-8-21 09: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1 09:15 编辑
现在常见有人为判定格律平仄而存在读音争议,查遍康熙字典、汉典而不能确定一字的读音,为此而因出律与否争论的天昏地暗,比如于作龙先生遍考全唐诗而查出一百例孤平,而无患子先生复核后认为大多存在平仄误判,另有三羊先生为了论证他的唐诗四声二五法,引经据典,把一些正常的读音考证的非常怪异。那么古人判断格律合与不合时候存在读音争议吗?我想虽然争议没有今天大,但是争议也是存在的。今读宋《野客丛书》,记载了一些这方面争议:
○司字作去声
《容斋随笔》云:白乐天好以司字作入声读,如云“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一为军司马,三见岁重阳”是也。又以相字作入声,如云“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是也,相字下自注云,思必切。以十字作平声读,如云“在郡六十日,入山十二回”,“绿涨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是也。以琵字作入声读,如云“四弦不似琵琶声”是也。武元衡亦有句云“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仆谓二诗司字非入声,乃去声耳。观白诗无注,《广韵》入声不收,《集韵》去声伺字韵收,曰:司,主也。仆观《西汉·叙传》与夫《文选》,司字作伺字协,疑此诗亦以司为伺。如琶字、相字,洪谓作入声,此说是已。白诗多犯鄙俗语,又如枇杷之枇、蒲萄之蒲,亦协入声。如请召之请协平声,谅暗之暗协去声,似此之类甚多。其诗句有曰“况对东溪野枇杷”,“烛泪粘盘酌蒲萄”,“燕姬酌蒲萄”,是协入声者也。又曰“当时绮季不请钱”,“商宗谅暗中”,是协平声去声者也。仆又考之,不特白诗为然,唐人之诗多有如是者,如张祜曰“生摘枇杷酸”,曰“宫楼一曲琵琶声”,姚合曰“每月请钱共客分”,张文昌曰“锦江楼下三江流”,是皆随其律而用之。=====================================================
1、
四声二五法,是唐朝元兢的声律体系,不是三羊的。
2、
你不敢正面应敌,怎么老是背后乱吱歪?!你认为有理,可到三羊的主贴里,去据理力争,何必玩弄帖嘲笑的小人作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