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吉翁 于 2016-8-19 06:44 编辑
七绝·寻迹追踪药山寺(三)惟俨大振宗风 湖南常德 吉翁-【习作1500平水韵】 惟俨禅名曰药山,寒山宝镜二书殷。 宗风大振三千载,曹洞寻根佛法顽。 寒山宝镜:《寒山子诗集》、《宝镜三昧歌》;佛法顽:佛法有顽强的生命力。 惟俨(737~834),别号药山,唐代高僧,石头希迁禅师法嗣。绛州(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北)人,俗姓韩。惟俨是禅宗南宗青原系僧人,曹洞宗始祖之一,他是联系马祖道一神系和石头希迁 禅系的重要禅师,在禅宗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贞元初(785—805年),惟俨于澧州药山(今湖南省津市市药山镇原棠华乡境内)创慈云寺(俗呼药山寺),在此弘法达三十年之久。惟俨博通经伦,时誉甚高。他致力于振兴禅风,扩充慈云寺,广开法筵,传授禅法,四众云集,南禅在这里弘扬开去,宗风大振。 唐大和八年(834),农历11月6日。惟俨圆寂,终年97岁,葬药山。唐文宗赐谥弘道大师,塔曰化成。唐伸为其撰碑铭。惟俨属禅宗南宗青原行思一系,经云岩昙晟再传至洞山良价,创曹洞宗,著《宝镜三昧歌》。良价弟子曹本寂继承师法,大振洞门禅风,著《寒山子诗集》。曹洞宗教以“正、偏、兼”三概念,配君臣之位,分析佛教真如与其派生之世界万有关系。禅风以“回、互、细、密”著称。南宋时传入日本。公元1983~1984年,日本佛教寻根参拜团2次到津市药山寺寻根,参拜惟俨禅师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