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曲谱新编》第七篇修辞 2﹒选句 1)奇偶-近体诗 对偶在近体诗中称为对仗,我们看一看近体诗中的对偶。 1.同类对 例一刘禹锡《麻姑山》: 云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 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 例二卢纶《送李端》: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例三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涂案】例一颔联中的“青山”对“丹洞”属于地理门对,“龙”对“鹤”为鸟兽对,颈联中的“花”对“果”为花果对花果,都是同类名词对,对得很工整。例二颔联中的“寒云”对“暮雪”为天文对天文,也是同类名词对,对得很工整。例三颔联的“南檐”对“北户”为宫室对官室;“冬天”对“夏月”为时令对时令,同样是同类名词对,也对得很工整。同类名词对是工对。 2.数量对 例如杜甫《九日来天崔氏庄》: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涂案】“千涧”与“两峰”对。 3﹒方位对。如张籍《酬秘书王丞见寄》: 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 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涂案】“中”与“里”对,“西”与“上”对。 4﹒颜色对。如赵嘏《长安晚秋》: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涂案】“紫”对“红”,颜色词对颜色词。 5.双声词对。如许浑《寻周炼师不遇留赠》: 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 【涂案】“零落”对“参差”为形容词连绵词对形容词连绵词。 6.叠韵词对。如朱淑真《元夜》: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涂案】 “缱绻”和“朦胧”为形容词连绵词对形容词连绵词。 7.叠词对。如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8.叠字对。如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反义词对。如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涂案】“晓”对“宵”为反义词对。“金鼓”对“玉鞍”为武备门对,其中的“金”对“玉”为珍宝门对。 10.专有名词对。如杜甫《春日忆李白》: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涂案】诗中颔联的“庾开府”对“鲍参军”即为专有名词对。“开府”和“参军”是官名,“瘐”和“鲍”是瘐信和鲍照的姓氏,“瘐”和“鲍”对就可认为是姓氏对姓氏(或简化的人名对人名)。 11.形容词动词对。如杜甫《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涂案】“阔”对“流”是形容词对不及物动词。 12.习惯对。如陆游《新竹》: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涂案】“地”对“天”是习惯对。 13.就句对。如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涂案】出句“草”对“木”为草木门自对,“雨”对“露”为天文门自对,出句和对句也相对。 14.邻对。如高适《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涂案】“虚无”对“酩酊”为同义对连绵。邻对在对仗中使用十分宽泛。工对要想字字对得工整很难,如果能用邻对,则使对仗相对容易完成且不失工整。 15.借意对。 例一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例二王维《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例三温庭筠《苏武庙》: 近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涂案】例一“寻常”与“七十”本不成对,古时以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如此,寻常就具有了数字的概念,故“寻常”对“七十”为数词对数词而成为工对。例二“少年”指未成年之人,“少年”对“晚节”只能算是名词对名词的宽对,但借用“年”的年节之意,则“少年”对“晚节”就成为时令对时令的工对了。“甲帐”的“甲”借为“甲乙”的“甲”,与对句中的“丁年”之“丁”构成干支对,工对。以上三例为借对中的借意对。 16.借音对。 例一如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例二如白居易《西湖留别》: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例三如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涂案】“珠”借其发音“朱”来和对句的“白”相对,亦为颜色词对颜色词,工对。例二“皇”字,借其发音“黄”与出句的“翠”构成颜色词对颜色词,工对。例三为借对中的借音对。借音对多见于颜色对,“思归客”和“一腐儒”中的“思”为动词,“一”为数词,“思归客”和“一腐儒”不成对,但“思”谐音为“四”,“四”对“一”为数词对数词。这样一来。“思归客”和“一腐儒” 不仅可以成对,而且对得还颇为工整。 17.流水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8.错综对。如李群玉《杜丞相惊筵中赠美人》: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涂案】按常规,例中首联出句的三、四字“六幅”本应和对句的三、四字“巫山”对,但现在却和对句的五、六字“一段”对,出句的“湘江’’两字本应和对句的“一段”两字对,现在却是和“巫山”对。“六幅”对“一段”和“湘江”对“巫山”显然是错位了,这就是错综对。错综对属于宽对。 19.掉字对。如《曲江对酒》杜甫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涂案】例句两个“花”字对出句中的两个“鸟”字,这就是掉字对。两个“花”字和两个“鸟”字在各自句中的位置是相对应的。出句的“桃花”和“杨花”分别对对句的“黄鸟”和“白鸟”也对得很好。 20.隔句对。如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涂案】例中首联出句的“缥缈”对下一联出句的“殷勤”,首联出句的“巫山”对下一句出句的“湘水”;首联对句的“归来”对下一联对句的“留在”,首联对句的“七八”对下一联对句的“十三”。从词语的对仗来说,对得是很工整的,但因为是隔句对,只能认为是宽对。这种形式的对仗非常少。但在词中却比较常见。 21.半不对。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涂案】“匈奴”对“魏绛”,名词对名词;“犹”对“复”,副词对副词;“未灭”和“从戎”不成对,整副对仗乃半对半不对。律诗的首联是可以不用对仗的,如果用对仗,一般都对得比较宽,特别是首句人韵时要照顾到押韵,对得就更宽了,半对半不对比较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