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乐斋特邀嘉宾
精华0
注册时间2015-1-9
威望161
金钱398
贡献231
栏目嘉宾
沧浪诗人诗乐斋特邀嘉宾
 
威望- 161 点
贡献- 231 次
金钱- 398 枚
|
发表于 2016-8-25 02:0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声 发表于 2016-8-14 23:49
古风学院绝句二期三年级梅组第六讲作业
梅23 听雨声
古风学院绝句二期三年级梅组第六讲作业
梅23 听雨声
作业:以竹为题用渔洋三法写七绝一首,
要求:
1.书写格式正确。10
2.首句入韵,韵律正确。10
3.要求按照《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三法》的写作方法来写。50
4.注意第三句要用设问,第四句回答。要关联,不可断裂。30
【七绝.竹】文/心若清水
轻风细雨把春邀,
滴翠南山向九霄。
起承俩句对竹的形态描述没有抓住其特点,春天翠色很多,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
若问清心何所似,
且看虚节寄廉朝。
转句的清心也缺少了竹的特性!
整首诗我只在虚节!通过题目知道在写竹!结句后三凑了!
在这里我多说点!
(咏物诗的创作与鉴赏要诀大概有以下五点:
一、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
物,的特点是先天的,也就是自然存在的。而比喻或象征意义则是后天的,也就是人为附加到它身上的意义。
二、“不即不离”“不脱不粘”出入所咏之物而不离所咏之物。
把握好物的本性的同时,文笔不要凝滞,呆板,荡的开,落得下。
三、“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如何体现各人的特点个性。
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氛围下如何更贴切的表达本位的“你”所想表达的。
四、要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有无别的道理。
物,虽有别,但他们的特点或比喻象征意义相同。
五、要懂得所咏之“物”怎样才能达到形神具似的最佳境界。)
个人见解如有不当,多多谅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