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豫章台(涂键) 于 2016-8-7 13:24 编辑
《元明曲谱新编》第四篇 体例 8 鉴别
下面,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古人写的《豫章行》: 豫章行【作者:魏•曹叡】 于斯诚微物。能不怀伤悴。 豫章行【作者:魏•曹植】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 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 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豫章行【作者:魏•曹植】 穷达难豫图。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豫章行【作者:西晋•傅玄】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豫章行【作者:西晋•陆机】 汛舟清川渚。遥望高山阴。 川陆殊涂轨。懿亲将远寻。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乐会良自古。悼别岂独今。 寄世将几何。日昃无停阴。 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曷为复以兹。曾是怀苦心。 远节婴物浅。近情能不深。 行矣保嘉福。景绝继以音。 豫章行【作者:南朝宋•谢灵运】 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欹。 览镜睨颓容。华颜岂久期。 茍无回戈术。坐观落崦嵫。 豫章行【作者:南朝宋•谢惠连】 轩帆遡遥路。薄送瞰遐江。 舟车理殊缅。密友将远从。 九里乐同润。二华念分峯。 集欢岂今发。离叹自古钟。 促生靡缓期。迅景无迟踪。 缁发迫多素。憔悴谢华(艹/丰)。 婉娩寡留晷。窈窕闭淹龙。 如何阻行止。愤愠结心胸。 既微达者度。欢戚谁能封。 愿子保淑慎。良讯代徽容。 豫章行【作者:南朝•沈约】 燕陵平而远。易河清且驶。 一见尘波阻。临途引征思。 双剑爱匣同。孤鸾悲影异。 宴言诚易纂。清歌信难嗣。 卧闻夕钟急。坐阅朝光亟。 往欢坠壮心。来戚满衰志。 殂芳无再馥。沦灰定还炽。 夏台尚可忘。荣辱亦奚事。 愧微旷士节。徒感鄙生饵。 劳哉纳辰和。地远托声寄。 豫章行【作者:隋•薛道衡】 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窻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荡子从来好留滞。况复关山远迢递。 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壻。 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复忆。 愿作王母三青鸟。飞去飞来传消息。 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 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豫章行【作者:唐•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以上尽管都是“豫章行”,但是我们只能说是古风歌行,因为它形成没有定格。 其次,让我们看一看乐府诗《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以上尽管是长短句,但是我们只能说是乐府诗,因为它也没有形成定格。 再次,让我们看一看曲子词与元散曲【天净沙】: 词谱【天净沙】《钦定词谱》云:《太平乐府》注:越调。无名氏词有“塞上清秋早寒”句,又名《塞上秋》。 本体【天净沙】单调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韵、一叶韵乔 吉 一从鞍马西东 几番衾枕朦胧 薄幸虽来梦中 争如无梦 那时真个相逢 中中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叶仄平平仄平平韵 【说明】此亦元人小令。第四句叶一仄韵。《老学丛谭》有无名氏词二首,正与此同。谱内可平可仄,即参后词。 又一体【天净沙】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平沙 古道凄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中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叶中平中仄叶仄平平仄平平韵 【说明】此词第三、四句,俱叶仄韵。按,孟昉词十二首,其十首俱与此同。惟一首起句“七十二候环催”,七字、十字俱仄声。又一首,第四句“风高露下”。风字平声,露字仄声。 【章台案】以上说明【天净沙】也是词也是曲。 曲谱【天净沙】《钦定曲谱》云:吴西逸小令 江亭远树残霞韵 淡烟芳草平沙韵 绿柳阴中系马韵 夕阳 平平上去平平 去平平上平平 作去上平平去上 作平平 西下韵水村山郭人家韵 平去 上平平作上平平 不难看出,词谱的【天净沙】也就是曲谱的【天净沙】。比较“词谱”与“曲谱”,看起来曲难填,实际上我认为词更难填。理由如下: 第一曲谱给了我们如何填最佳配置的提示。如第一句“远树”最佳填法为“上去”;第二句“淡烟芳草”的最佳填法“烟”处为去声,“草”处为上声;第三句“绿柳”、“系马”处为去上;处为去上;第四句“夕”为入平,“下”处为去声;尾句“水”处为上声,“郭”处为入声。 第二词谱应该如何填,如果我们一不注意便会填错。比较两谱,我们不难发现,“词谱”即“曲谱”。首先我们应当确定的是:例一词谱告诉我们“五句四平韵、一叶韵”,一叶韵的“梦”必须在平声的同韵母中寻找合适的仄声词语;同理照例二填词的两叶韵的“马”与“下”也必须在同韵母中寻找合适的仄声词语。 其次六字句式为律句。我们应当确定三个例作均是由四个六字句与一个四字句组成。读曲谱填词我们一般不会填错,读词谱一不留神,便会出律。我们分析如下:四个六字句当为律句式,第一句的当读为“平平仄仄平平”,即注意词谱中的“老树”曲谱中的“远树”的仄声字读音的交叉,或“仄平平仄平平”即注意词谱中的入声字“一”与上声字“马”读音的交叉。如果我们填成了“平平平仄平平”那就不是律句了,出律;或者填成了“仄仄仄仄平平”,那也不是律句,出律;如果填成了“平仄仄仄平平”,那也不是律句,出律。所以“中中中仄平平”我们只有三种选择:即“仄平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但要注意仄声的“入”、“上”、“去”三声的交叉。其他六字句分析也是如此。 其三尾句最后三个字读音的交叉。例一“个相逢”的四声为“去阴阳”,例二“在天涯”的四声为“去阴阳”,例三“郭人家”的四声为“入阴阳”。也就是说尾句的“平平”最佳选择为“阴阳”交叉。 其四注意四字句。我认为可以作三种选择:一是律句的第一种选择,即“仄平平仄”,二是律句的第二种选择,即“平平仄仄”,三是古风中孤仄句式,即“平平平仄”。如果我们不注意分析,词就很可能填错,曲也很可能写错。如填成“仄平仄仄”。按照王力的说法,则是孤平出律。 其五修辞语言等特色。
【越调·天净沙】唐圭璋曲谱如下: 平(可仄)平仄(可平)仄平平(韵)仄(可平)平平(可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可平)仄(韵)仄(可平)平平(可仄)仄平平(韵) 【越调·天净沙】郑骞曲谱如下: 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韵) 我看这两个曲谱恐怕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如第四句,钦定词谱为中平中仄,即我之所述,遗漏了“平平仄仄”的重要的律句式的选择。下面我举元人曲作例证如下: 例一严忠济【越调·天净沙】: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 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王和卿【越调·天净沙】△咏秃 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关汉卿【越调·天净沙】平生肥马轻裘,何须锦带吴钩?百岁光阴转首,休闲生受,叹功名似水上浮沤。 【章台案】以上为增衬字例作。 例二白朴【越调·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夏: 参差竹笋抽簪,累垂杨柳攒金,旋趁庭槐绿阴。南风解愠,快哉消我烦襟。 乔吉【越调·天净沙】即事(四首其四):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章台案】以上为四字句律句式“平平仄仄”例作。 例三张可久【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李致远【越调·天净沙】离 愁: 敲风修竹珊珊,润花小雨斑斑,有恨心情懒懒。一声长叹,临鸾不画眉山。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江上: 嘈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徐再思【越调·天净沙】探 梅: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 【章台案】以上为尾句注意平声阴阳交叉构建声律美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