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木斋主 于 2016-8-10 04:52 编辑
叶赫古城感赋 风水宝地,叶赫古城。据白山之余脉,启四平之威名(1)。哈拉巴山坐其北,伊通七斗落其东(2)。南拥峻岭,森林层迭茂盛;西控荒原,道路纵横畅通。辽河为源,流长泽广水沛;黑土为本,畴沃地坦粮丰。海西扈伦之重镇(3),关东满蒙之要冲。昔时罕王掘起(4),重造满州称雄,八旗一统,众部皆空。族长饮刃取义,黎众掳掠随龙。为奴负役,充差当丁。纳家有男名性德,出类拔萃誉神童。十载刻苦,一举提升。护驾白山春祭,途经叶赫祖茔。萋草掩碑苔绿,残垣化土花红。君王悦,诗意兴(5);侍者和,情难同。故国咫尺,孤影伶仃。思绪万端恐惑,疮痍百孔狰狞。往事化梦,余韵存声。今迎改革崛起,往昔梦圆复兴。田野更加碧翠,荒山再现茏葱。油井林立,风车高耸。经济搭上快速线,民生进入新里程。四海齐心协力,九州共步繁荣。思前车之鉴还史迹,复现故园风采;考文化之根追风貌,重温昔日峥嵘。碉楼垛口,仿旧制再现华构;飞檐斗拱,添新彩更加恢宏。纳兰词曲,传扬千古歌颂;复辟馆黉,涤荡万众心灵。沉思追远,凭阑高登。半拉山门观月,二龙水库赏松。处处花团锦簇,年年歌舞升平。楞伽先生今若在,定改旧谱咏新风。 嗟乎!物皆有种,水皆有源。古城有基,人亦如此。然而,物有进退,水有枯丰,光阴荏苒,变化无穷。其基者根本也,其持者可永恒。爱其故土,忠心所向,可保江山存续;知其兴衰,殚精竭虑,方能世代传承。 今又有草木之人重游古城,感慨今昔,赋临江仙一曲歌之: 赖白山之长荫,拓四平立雄城。风承水续庇豪英。垂帘三代业(6),更有纳兰名(7)。 故垒风华圆梦,神州尽显恢宏。红旗漫卷庆中兴。冲天云破处,又现海东青(8)。(赋依中华新韵,词用词林正韵) 注解 1)叶赫今属四平市,两地相距30公里。在历史上先有叶赫而后有四平,都是著名的军事要地和英雄之城。(2)伊通火山群遗迹有七座孤立的山峰,排列如北斗七星状,故名。俗称七星落地,古时曾是叶赫领地,今为四平市所辖。(3)海西扈伦是明代对居住在松花江下游东北部女真人的统称。因松花江大屈折处在元代称海西,故名。明中叶后,各部南迁,形成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又统称扈伦四部。(4) 在东北抚顺一带的建州女真故地称努尔哈赤为老罕王,史书称之为汗王。是古代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此专指努尔哈赤。(5) 1682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康熙第二次东巡,御制《经叶赫废城》诗:“断垒生新草,空城尚野花。翠华今日幸,谷口动鸣笳。”(6)叶赫纳拉氏在清代先后出了三位皇后。孝慈高皇后,是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生母,端庄淑雅,地位显赫。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分别在大清晚期垂帘听政多年。(7)纳兰明珠官拜武英殿大学士历任内务府总管等要职。其子纳兰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有侧帽集饮水词等传世(8)海东青是满族人最喜欢的猎鹰,曾为叶赫部落的图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