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幽幽草 于 2016-7-16 16:32 编辑
人到老年也读一读《弟子规》 我今年68岁了,在读小学、初中时就没有学过《弟子规》这本书,近日我们辽化重阳诗社开始由郑德忱老师主讲《弟子规》。《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儿童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该书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精典,其中收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指出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弟子规》的每一句话,都是中华经典文化的高度凝聚,是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在社会与人生中的践行。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回思起小时候我爱淘气不听话,有时候还与父亲犟嘴也没少挨打屁股。父母都相继去世了,心中方觉得亏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我20多岁时,常和打铁的师兄弟们喝酒,有时喝的酩酊大醉,出“刻薄语,秽污词,”失礼失态。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身上有太多的过错,感到十分的羞愧和后悔。修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时候没修现在修也不晚,活到老修到老。《弟子规》虽为儿童开蒙读物,但它的使用价值已超越了时空。小儿可以读之,老朽也可以读之,只要你的德行还有疵病,《弟子规》就是你最好的教师和医生。 现代人的心灵需要回归,需要恢复本性,更需要学习经典、传承国学,但是更多的理论还得靠我们自己去感悟去践行。重塑形象从心出发,重塑形象从我做起,做一个能保晚节又不讨人嫌的快乐老人。
五律·初读《弟子规》有悟(新韵) 人间失礼仪,本性渐迷离。 毓秀当年著,耆年今日习。 儒童行正道,翁妪守丹基。 无论穷和富,乾坤不可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