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原上草

依韵八首酬谢金老多年鞭策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0 2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7-20 20:16
句式仄仄平平仄的第三字由平变为仄声
此非孤平,而是独声调了(即只有一个平声或仄声字),。 ...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未见独声 调的称谓,但独声调是有的,即五连仄句

点评

潭州雨梦提到: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 (兼回 学堂窝人)   在诗句上的说法不是这样的含义。原因是:这样的话就会和拗字混在一起说,到底是“孤平”还是“拗句”?孰轻孰重,引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21:40
谢谢。这是我自己在律诗平仄小议中言的。即不凡称之为独声。目的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0 2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7-20 20:39 编辑

只有一个仄声的称孤仄句(平平平仄平),其可任意存在,其最大作用是大拗,小拗的他救中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0 20: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7.句式仄仄平平仄的第四字或三四字由平变为仄声:
如:仄仄中仄仄。
这种孤平句,王力先生称作大拗句,属必救句。其救法同小拗句,但多采用他救
7.1.
仄仄平仄仄14
1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泛江送客】
3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送李卿晔】
4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春远】
5
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五】
6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7
闇闇春籍满,轻轻花絮飞。【宴胡侍御书堂】
8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铜官渚守风】
9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发潭州】
10
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
11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遂停】
12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绝句六首】
13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长江二首】
14.
日落风亦起,城头乌尾讹。.【日暮】
...
7.2.平仄平仄仄(本句自救兼他救)4
1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初月】
2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 【热三首】
3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独坐】
4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登舟将适汉阳】
...
7.3.平仄仄仄仄16
1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2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初月】
3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蒹葭】
4
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白水明府舅宅喜雨】
5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独立】
6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病马】
7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江头四咏·栀子】
8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9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又雪】
10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入宅三首其一】
11
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雨四首】
12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
13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14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  【热三首】杜甫
15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16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登舟将适汉阳】杜甫
...
7.4.仄仄仄仄仄8
1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2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蕃剑】
3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铜瓶】
4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归来】
5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严郑公阶下新松】
6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夜雨】
7
志士惜妄动,知深难固辞。【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
8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20 2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7-20 21:16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7-20 20:28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未见独声 调的称谓,但独声调是有的,即五连仄句 ...

谢谢。这是我自己在律诗平仄小议中言的。即不凡称之为独声(独平或独仄现象)。目的是将其与孤平意分开。若两仄夹一平作孤平,则两平夹一仄便是了孤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8
贡献
3579
金钱
4994
发表于 2016-7-20 2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7-20 21:48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7-20 20:28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未见独声 调的称谓,但独声调是有的,即五连仄句 ...

潭州雨梦提到: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  (兼回 学堂窝人)

    在诗句上的说法不是这样的含义。原因是:这样的话就会和拗字混在一起说,到底是“孤平”还是“拗句”?孰轻孰重,引起定义上的混乱,所涉太宽,难于收束。
    王力的说法是比较合乎实际,就是说在合1,2,3不论和 重点律句(即押韵句)的情况下来论“孤平”。在唐代的考试诗例里,确实也没有这种A句式的变形式“仄平仄仄平,”句式。
  可以看到,在押平韵句式中的两式 1)平平仄仄平。 (韵) ,2)仄仄仄平平。 (押韵)中,只有“1)平平仄仄平。 (韵)”句式可以论“孤平”。为什么呢?因“2)仄仄仄平平。”句式。按“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的判断的话,本身就是“孤平”句式。虽然按1,3,5 不论,2,4,6分明来看是合理的。

   到这里,重要的是:按这种排列的根据,按1,3,5 不论,2,4,6分明来看是合理的。按,“对句相对,联句相粘。”来看也是合理的。但硬把“孤平”排除在这两种基本规律之外,实际上是一种无声律可依据的“约定俗成-- 平不可令其孤。”的原因。


   依王力说:“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的理由,就可以判断:“大病只喝西北风。(仄仄仄仄平仄平)”句,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句拗字而成。故这句才是正宗“孤平”句。  因为这仅是一种“约定俗成”。而不管这个“平”在头五字内的任何位置,这才是普通看法。






点评

近体诗中分标,准律句,标,准拗句,不包括非律句。 所有不符合标准律句而又为近体认可的称为拗句,主要有: 孤平句(需他救),孤平拗救句(属自救),三仄尾句及王力诗论中的特定拗句,大拗句,小拗句。另王力不认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08:54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等句皆为收句为仄平,且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的句子,难道是王力诗论所指的孤平句吗?此均属非律句,王力的孤平定义让先生等误解,原因怪谁?因王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08:35
平仄相替是构成律句的重要原则,除特定拗句:中仄平平仄平仄及大拗句:中平仄仄中仄仄两种特例外,其它任何失替句均属非律句。依你所论,看来你对构成近体的律句的概念也是拿不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08: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1 01: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7-22 08:36 编辑

看来你连王力的孤平句都没有吃透。老金此句属非律句,根本不是拗句 ,当然也不是孤平句。王力的孤平句很容易判断,即只有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种唯一的句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1 01: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拿王力的孤平论来论证你的判断老金此句属孤平句,倒反证王力孤平论的不严密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7-21 07: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病只喝西北风,的确是把“喝”读平了。此字今音读平,云贵川方音也读平,不想改了,就如聂诗把“拉”读平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7-21 0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改吧,先谢苏星空、学堂二位先生指正。改为“大病报销西北风”。

点评

先生 精益求精,大好。 云贵川无入声,若依平水,自然不行。但若依词韵,还是可以的。因词林正韵入声本可三化,只是现在网上流行简本己将入声三化内容删去,多有不知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0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1 08: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21 07:23
还是改吧,先谢苏星空、学堂二位先生指正。改为“大病报销西北风”。

先生 精益求精,大好。
云贵川无入声,若依平水,自然不行。但若依词韵,还是可以的。因词林正韵入声本可三化,只是现在网上流行简本己将入声三化内容删去,多有不知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1 08: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7-20 21:40
潭州雨梦提到: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  (兼回 学堂窝人)

    在诗句上的说 ...

平仄相替是构成律句的重要原则,除特定拗句:中仄平平仄平仄及大拗句:中平仄仄中仄仄两种特例外,其它任何失替句均属非律句。依你所论,看来你对构成近体的律句的概念也是拿不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1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7-20 21:40
潭州雨梦提到: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  (兼回 学堂窝人)

    在诗句上的说 ...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等句皆为收句为仄平,且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的句子,难道是王力诗论所指的孤平句吗?此均属非律句,王力的孤平定义让先生等误解,原因怪谁?因王力的孤平论仅指律句范国内,非律句本不应入近体。

点评

潭州雨梦 提到:“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等句皆为收句为仄平,且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的 句子,难道是王力诗论所指的孤平句吗? 此均属非律句---。” 回复:是这样,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1 0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7-20 21:40
潭州雨梦提到: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  (兼回 学堂窝人)

    在诗句上的说 ...

近体诗中分标,准律句,标,准拗句,不包括非律句。
所有不符合标准律句而又为近体认可的称为拗句,主要有:
孤平句(需他救),孤平拗救句(属自救),三仄尾句及王力诗论中的特定拗句,大拗句,小拗句。另王力不认可的:仄平仄平仄(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仄平仄仄仄。在唐诗中有不少反证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8
贡献
3579
金钱
4994
发表于 2016-7-25 2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7-21 08:35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等句皆为收句为仄平,且除韵脚外只有一 ...

潭州雨梦 提到:“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等句皆为收句为仄平,且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的 句子,难道是王力诗论所指的孤平句吗?  此均属非律句---。”

回复:是这样,没错,此均属非律句,但兼犯孤平。
    王力重点是指即此在符合135不论的声律的条件下的“孤平”。而其理由是: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这是一种“约定俗成”。 如果仅限于此,那就没有“救孤平”的说法了。
    故此,可以据此而认为,在“收句为仄平”的律句句型中,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的句子,都可以称为“孤平”。这在理论上没有矛盾。

    不同的地方,仅是“此均属非律句,但兼犯孤平。”而已,这依然和概念相一致,理论上没有矛盾,如不是这样的话,才是出矛盾的地方:为何同是“收句为仄平”的律句句型中,因為除了韻腳之外,衹剩一個平聲字了” 的句子,在上面的例子里却又不是“孤平”?


    这也说明了“全句只有一个平声,是再明显不过的孤平句了。”的提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就彻底地和拗字混在一起说,到底是“孤平”还是“拗句”,毫无差别,毫无重心,带来定义上的混乱。


点评

非律句谈甚孤平! ?  发表于 2016-7-26 07:25
五言律句只有以下四种基本句(含变式句)以及特拗句(又称准律句),为合律句。 ①平平仄仄平,变式为仄平平仄平; ②平平平仄仄,变式为仄平平仄仄; ③仄仄仄平平,变式为平仄仄平平; ④仄仄平平仄,变式为平仄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2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25 23: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7-26 00:20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16-7-25 22:39
潭州雨梦 提到:“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等句皆为收句为仄平 ...

呵呵。这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7-26 0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独抱王力孤平论,可去看看启功的诗论。

点评

启功对孤平的理解不确。不是所谓两仄夹一平即孤平。启功是望文生义。王力说的才是唐诗的实际,也是历代古人的总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6 0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7-26 09: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7-26 07:32
不要独抱王力孤平论,可去看看启功的诗论。

启功对孤平的理解不确。不是所谓两仄夹一平即孤平。启功是望文生义。王力说的才是唐诗的实际,也是历代古人的总结。

点评

若以启功的说法,忌不是平平仄平仄,也犯孤平了。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6 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7-26 11: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7-26 11:27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7-26 09:27
启功对孤平的理解不确。不是所谓两仄夹一平即孤平。启功是望文生义。王力说的才是唐诗的实际,也是历代古 ...

若以启功的说法,忌不是平平仄平仄,也犯孤平了。呵呵!

点评

此句不符合平仄相替原则,只是因使用频率高,故定为特定拗句。即拗句中特定允许的句式。仔细摘懂王力对此句式的定义及启功诗论,方可论诗。  发表于 2016-7-26 1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0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38
贡献
72860
金钱
908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9: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7-19 12:23
是啊。用电脑后,因下载了诗词曲韵,查韵非常方便。但从学习角度言,感觉还是当时的形式——先标出今音, ...

谢谢光临探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0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38
贡献
72860
金钱
908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16: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枉为书生 发表于 2016-7-16 21:41
乐见二位相逢一笑~

这是哪位诗友友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0 14: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纳木错

3
主题       
40
帖子       
330
积分
栏目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330
发消息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08:5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本帖最后由 纳木错 于 2016-2-20 22:17 编辑


题记: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五日香港诗人节大会后到长沙,


写在十二月二十六日
橘子洲头冒雨寻,湘江环绕竹松森。
凝思雕像风吹泪,追忆韶山日逐阴。
展翅鲲鹏盘古臂,归魂伢子比甘心。
芙蓉国里乡亲意,纪念堂中晚辈忱。
纪念堂, 橘子洲, 长沙, 雕像, 韶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07: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31 08:02 编辑

“我建议对涉及与其他版块争论的帖子,进行一次清理,该删除的就删除掉。今后本栏目应拒绝指名道姓地批评别人的帖子,要尊重网友的劳动,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可以平心静气提出来讨论,而不是以粗俗语言进行讽刺,谩骂;有关政治话题不说也罢,共同努力把本栏目打造成高品位的诗词以及诗词理论探讨专栏,以挑战将由金版担纲的新诗词理论栏目。”
-----------
很欣赏那边知无邪的这段话!然而知无邪a就是知味堡人的马甲名,他办得到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