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精华69
注册时间2014-8-20
威望4838
金钱90870
贡献72860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威望- 4838 点
贡献- 72860 次
金钱- 90870 枚
  
|
品诗有高招
时下,品诗者多,但,品明白者少。须知,品诗懂也,其实,“懂”字很简单。一,要懂作者其人。二,要懂其人所在的时代背景。比如这首:《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假如,你不知道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为躲避朝廷党争所受的排挤而隐居桂林时写的,你就不可能体会到其含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淳美的艺术性。而这些都是“晚唐”的时代背景里的诗人李商隐的独特风格。
再来看:(步韵《李商隐·晚晴》)
隐居
蒲河岸上城,独有夏风清。
何止吟秋兴,时常和晚晴。
一桥通孝信,四野至贤明。
人与乾坤在,心飞凤羽轻。
这首虽然很差劲,要读得懂,知道差在哪里,也须知道习作者是谁,所写的背景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