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紫荆风致特邀顾问
精华105
注册时间2014-11-4
威望2688
金钱39084
贡献35076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紫荆风致特邀顾问
 
威望- 2688 点
贡献- 35076 次
金钱- 39084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8 19: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在自学>>>
词的对仗比较随意,可对可不对,只不过有一些例子习惯上要对。
词的对仗形式也比诗多,放得也宽一些。
(1)词中有四字句作“上一下三”,可与三字句对,如“念腰间剑,匣中箭”(张孝祥《六州歌头》)。五字句作“上一下四”,可与四字句对,如“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2)有三句排比句式,实际上是三句对仗,这在近体诗是没有的,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永遇乐》)。这几句又可以作为(1)的例句。
(3)还有一种对,以四句成对,上两句与下两句对,叫“扇面对”或“隔句对”,如“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辛弃疾《沁园春》);“怅荆州,同北望;剡溪兴,又东驰”(李曾伯《六州歌头》)。
(4)词的对仗在平仄和用字上比诗宽得多。诗的对仗,上下句不能用相同的字成对,但词可以。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上下句第二字都是“有”字。“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上下句第二字都是“了”字,这些在近体诗是绝对不允许的,而词允许。
(5)上下句平仄要求有时不严,比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上下句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二、四、六字全同,这在近体诗也是不允许的。还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结字都是仄声,这在近体诗是绝对不允许的,但词允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