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注释】 ①这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山东巡抚包括的诗。 ②衙斋:衙门的斋房。些小:微小。吾曹:我辈。 . 【赏析】 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巡抚包括的,约创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间(1746—1747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 这首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一个“听”字,凸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忧心如焚、夜不成寐的心境。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民间百姓的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第三句中,些小:微小。吾曹:我辈,指自己和包括。是说虽然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冷暖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第四句中,“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杨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