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3|回复: 7

學詩碎語16詩的現實性和表達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6-6-22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詩的現實性和表達


   時下詩壇的創作不可謂不繁榮,詩人不可謂不多,作品不可謂不多。面對大好形勢,很多人額手稱慶,也有人擔憂,創作是繁榮了,詩人是多了,作品也多了,但求能像前代那樣流傳不衰的作品呢?這種擔憂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當代詩詞的創作也證明了這點。有人認為當代詩詞很難流傳、很難出名篇,在詩詞的現實性和它的表達,具體表現為“敢於揭露現實的少,吟詠風花雪月的多,其實不過是在閉門造詩”。這話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乏其片面性。就詩詞的吟詠題材來說,從《詩經》開始,就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對自然界的自然現象的描寫。自《詩經》而後的詩詞作品無一不是如此。   那麼我們該怎樣去看待“敢於揭露現實的少,吟詠風花雪月的多,其實不過是在閉門造詩”這個問題呢?其實,早在元代的方回就對晚唐詩壇出現的大量的吟詠風花雪月的作品有過微辭,其在《瀛奎律髓》中說道“晚唐人非風花雪月、禽鳥、蟲魚、竹樹、則一字不能作”基本切中了晚唐詩詞創作存在的弊病,但這并不妨礙晚唐詩在詩歌詩上的地位,而構成晚唐詩在詩史中地位的也正是方回對之有微辭的大量描寫“風花雪月、禽鳥、蟲魚、竹樹、”的作品。所以,對於當代詩詞中出現的大量的吟詠風花雪月作品,我們大可不必一概將他們視為惡紮。人們自古以來就有發現美、表達美的願望,而對風花雪月的吟詠在古典詩詞中更是占很大的比重,人們耳熟能詳的的“蒹葭蒼蒼,在水一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都是吟詠風花雪月的名篇佳作。試想,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了風花雪月,詩詞中沒有了風花雪月,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是乏味的,詩詞將是乏味的。因此,我們不妨去寫風花雪月,用我們的詩詞去表達風花雪月給我們帶來的愉悅感。
   詩詞本身就具有美刺功能,你可以用它去表達風花雪月給我們帶來的美的愉悅,同樣可以用它去諷刺和揭露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平。這個傳統,同樣從《詩經》就開始了,《相鼠》就是這樣一首對現實充滿諷刺和揭露的作品。
   雖然如此,詩詞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又有它特殊的表現方法或寫作方法,同樣是對現實不滿和揭露,有人來的淺白直露,白居易是方面的代表作家。而有人則比較含蓄婉轉,李商隱深得此中三味。詩歌美的最大特點是什麼?我個人以為就是那種蘊藉、婉轉、含蓄的美。一個高明的作者,他會恰到好處的把握住詩的“蘊藉、婉轉、含蓄的美”並用蘊藉、婉轉、含蓄的方式將之表達出來。我們來看看李商隱的一首作品,
龍池
龍池賜酒敞雲屛,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
   這首詩,表面看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只不過是記載了一次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宮廷晚宴。而如果我們對宴會所處時代和背景有所了解的話,我們就不會被詩人對宴會奢華的極力描寫的假象所迷惑,在詩人的筆下,奢華的背後是對宮廷腐朽生活的揭露和諷刺。
我們都知道,薛王是唐玄宗的侄子,壽王是唐玄宗的兒子,而壽王李瑁的前妻是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這個時候,已經投入到唐玄宗的懷抱中了。李商隱這首詩沒有一個字涉及到歷史上的這個著名的事件,只是極力的渲染宮廷宴會的繁華和眾人歡樂場景,如果你真這麼以為,那就太小看我們偉大的詩人李商隱了,在整場晚宴中,大家都沉醉了,可是,有一個人卻沒有醉,這個人就是壽王。事實上,在這樣的一場宴會中,當他面對前妻,現在的後媽楊玉環時,他是有理由比薛王更要大醉一場的,可是他偏偏沒有醉,是清醒的。“薛王沉醉壽王醒。”到這裡,褒貶就出來了,詩人用含蓄隱晦的筆法,將唐玄宗的腐朽和無恥曲直的寫出來了。這樣寫,不但符合詩歌“蘊藉、婉轉、含蓄的美。”也深契古代“溫柔敦厚”的詩教。這樣的效果比那些淺白直露的描寫更具震撼力。
在當代詩人中,有一部分詩人就是繼承了“溫柔敦厚”的傳統詩教,把對現實的看法或意見用“蘊藉、婉轉、含蓄”的手法表現出來,而有別于那種淺白直露的表現手法,引起人們心中的共鳴和震撼。當然,很長一個時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匕首、投槍式的那種快感,欣賞的情趣已經異化,對這樣的作品視若無睹而不能領會也就不足為奇了,出現“敢於揭露現實的少,吟詠風花雪月的多”想法和言論也就不足為奇了。(梅嶺2016/6/2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79

主题

763

帖子

39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9
贡献
974
金钱
1452

中坚诗友勋章

发表于 2016-6-22 10: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问好师友了

点评

謝謝來訪,問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2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6-22 18: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6-22 18:05 编辑

写诗,不能说就哪种风格是最好的。到底用什么风格,还是要根据要表达的内容言的。如草上原引用的就义诗,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婉约吗?——显然不能!故用决绝语是最好的
我写诗
不足30首,但也风格多样。有沉郁的,有清新明快的,有愤青类的,也有带点老干的,有俏皮恢谐的,也有婉约庄重的。总之都是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的。不存在哪种风格好——从来就没有这回事。我们只要看看唐诗宋词,就该知道,风格各异,才不会让人生厌。有些诗人,喜欢偏于研究一家诗风,故写出的,看个一二首还好,但看多了,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不让人生厌都难!

点评

凡是一個成功的詩人都有他特定的語言和寫作風格,我們在欣賞他們的作品時候,不看作者,就能知道誰誰的作品。 至於原上草所引那首詩,其作者本身并本是詩人,所留作品也不多,不在本文的範圍之內。 你只有30首不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2 20:18
此番言语,吾当为之击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2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1779

帖子

7761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论国学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537
贡献
2124
金钱
2729
发表于 2016-6-22 18: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6-22 18:03
写诗,不能说就哪种风格是最好的。到底用什么风格,还是要根据要表达的内容言的。如草上原引用的就义诗,在 ...

此番言语,吾当为之击掌。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2 1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6-22 18: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 发表于 2016-6-22 18:23
此番言语,吾当为之击掌。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6-22 18:03
写诗,不能说就哪种风格是最好的。到底用什么风格,还是要根据要表达的内容言的。如草上原引用的就义诗,在 ...

凡是一個成功的詩人都有他特定的語言和寫作風格,我們在欣賞他們的作品時候,不看作者,就能知道誰誰的作品,如王維、太白、老杜、孟浩然、元白、義山等等。

至於原上草所引那首詩,其作者本身并不是詩人,所留作品也不多,不在本文的範圍之內。

你只有30首不到的作品,卻各種風格都有,這就註定了你不能成為一個詩人而只是一個詩詞愛好者。不錯,唐詩宋詞中是風格各異,而你看每一個單個作者的作品時,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有自己的風格。當然,也有極少一部分作者,他們既能婉約,又能豪放。

点评

李、杜、白,其实诗风也是多风格的。 诗写得多,不见得就写得好。我自己写得,也只91年前的几首还可看下。 五律(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三桥久未行, 袅袅柳风迎。 眼失群芳艳, 心从一水清。 平波时泼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2 20:31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6-22 20: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6-23 07:21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6-6-22 20:18
凡是一個成功的詩人都有他特定的語言和寫作風格,我們在欣賞他們的作品時候,不看作者,就能知道誰誰的作 ...

李、杜、白,其实诗风也是多风格的。

又今人有诗写得多的,不见得就写得好。我自己写得,也只91年前的几首还可看下。

五律(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三桥久未行,
袅袅柳风迎。
眼失群芳艳,
心从一水清。
平波时泼剌,
渔唱任纵横。
南岸炊烟起,
依依向晚晴。



减字木兰花(三桥溪行)
(1988年于华埠)
春波涣涣,
漫步三桥溪柳岸。
靡靡汀葭,(靡靡:绵延不绝意)
绿映轻舟向碧霞。
两三蝶舞,
款款引人留恋处。
一二花红,
摇曳春风夕照中。



满江红(记六四)
(1989年于华埠)
促促琴声,谁堪听?悄然愁结。
遥望处,寒郊犬斗,腥风淅冽。
泪看青稞忧鼠啮,心悬赤县除饕餮。
忽吵吵,鸡豕笑吾痴,何悲咽?
感“五四”,谁慰悦?
叹“六四”,空情切!
只狂潮嚣荡,迷羔猖獗。
风静波平真可羡,旗开血染何须说!
但思今,鼠餮尽除无?弦音绝。



七律(大水)
(1990年于华埠)
急雨敲心痛数朝,
顷然无处见田郊。
千狮狂跃耸身近,
万鹤惊飞拍翼遥。
滑浪沉沉民舍垮,(滑浪:浪声)
芹江猎猎冷风号。
倩谁一试农夫泪?
酒令公门震九霄。


附五律(冬莲语)
(1990年于华埠)
不恨霜冰冻,
常思昔日容。
淡妆春雨后,
清馥暑风中。
裙曳凌波绿,
颦开映日红。
今虽形色改,
依旧洁心同。

由于对诗词能否发表灰心——91年时,我曾将诗词拿给衢州日报社看,问能不能发表个首把。报社说,我们从不接受投稿的,都是预约的。所以从91年后,也就不想再写——特别是当时衢州诗协要我加入,我想反正写诗没用(发表不了),也就不加入了(92年至98年间未写一首)。只是1999-2001年间在税校脱产学习两年中,由于那个氛围,又写了几首,然质量不能与91年前的比。此后又不写,到现在总共不足30首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6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22 2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來訪,問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2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