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3-12
威望109
金钱452
贡献343
高级会员

威望- 109 点
贡献- 343 次
金钱- 452 枚
|
发表于 2016-6-18 00: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凌 于 2016-6-22 10:33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二期二年级第五讲作业 菊01-冰凌
作业:
一、请大家以月为题材写七绝咏物诗一首,题目自拟。
要求:
1、首句点题,承句写景,紧紧承接首联;
2转句采用“景入情转法”;注意承转字面上的连接;必须为尾句做好铺垫;
七绝 望月
飞镜无根系碧霄,
清辉有意泛轻瓢。
相留不住三更远,
欲去乡关第几桥?
问好 暮色清幽 老师!你说“轻瓢”是造词,我想举例说明一下,有诗为证:
花溪宜小艇,玉醴满轻瓢。
调鼎和羹须玉液,预私清泚注轻瓢。
先别管我的“瓢”是舀水的瓢还是指饮器,“轻瓢”怎么会是造词呢?还有:
杯瓢:杯与瓢,均饮器。借指饮酒或品茗。
山瓢: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
箪瓢: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
葫芦瓢:古代用为盛酒器。
花时酒一瓢,雪夜书千卷。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
以上的举例 “瓢”大多和饮酒、饮器有关,那么我诗中的“瓢”怎么就不能借指饮酒或者饮器呢?假如是古人写的,也许就不是造词了吧!就算是生造,我觉得只要表情达意合适, 生造又何妨?至于转句,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就是后三表达不是很好,这个我知道,因为现在是初学,炼字炼意还不够,这个需要慢慢提升。
以上纯属我个人感觉,说错了请见谅!得罪了,抱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