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辽宁昆仑 于 2016-6-11 20:55 编辑
7.牵手游(仄起首句入韵) 海浪击沙岸上游,湖波映翠水边休。 手牵共赏花儿乐,桥顶观帆送晚舟。 法七 此法为渔洋匠心所在,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 8.陪孙出游(平起首句仄韵) 经常绕岸观垂柳,偶尔急呼拉小手。 广场林边嬉戏迷,除非复喊非家走。 法八 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9.学诗乐(平起首句仄韵) 开屏指键学勤奋,咬字嚼文思觅韵 。 昔时爱好今兑现,早起晚眠谁敢问? 法九 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10.写博乐(首句平起平收不入韵) 开屏启键入诗园,赋蕊词葩嚼细品。 知音汇聚喜聊天,还记青荷初面问? 法十 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11.寻乐趣(首句仄起仄韵) 也去餐桌朋酒聚,亦观百货琳琅趣。 弟兄姊妹乐常逢,我往君来增友谊。 法十一 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笔力沉雄清健。 12.知足常乐(首句仄起仄韵) 滚滚江流融海去,油油古柏随风绿。 野草枯荣不硬求,知足长乐心如玉。 法十二 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渔洋绝句十二法仅供初学者用。如果仔细研究掌握这十二种绝句技法,会给你的绝句增色。当然,绝句的做法不止这些。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七绝渔阳十二技法》为王士祯所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诗为一代宗匠,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 我们今天学习七绝做法,只是学其技法和格律精华。不提倡模仿古人情调和语调去复古,而提倡书写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写出时代感。格律方面提倡用普通话(新韵)写诗,因为普通话在我国推行60多年,已经开花结果。现在全国人民都在讲普通话,全国有声新闻谋体和影视节目都在讲普通话,打中小幼教学必须使用普通话。现在,汉语使用普通话已经分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使用汉语拼音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国家先后多次修订出版具有国家标准意义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汉字的发音和古今意义都可从这两本经典著作中查找到依据。不提倡使用《平水韵》,因为是古韵,其中很多字的发音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了。 常见七绝格律为四种,以平声韵脚作韵。但也有仄声作韵脚的七言格律,有五种。两种格律都附于后,供爱好者参考。 付:七绝平声格律和仄声格律 (一)平声七绝格律 1.七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2.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3.七绝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4.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二)仄声七绝格律 据《千首宋人绝首》分析结果,仄声七绝的格式是 1.平起仄韵第一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句,黏)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2.平起仄韵第二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句,不黏)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3.平起仄韵第三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不黏)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4.仄起仄韵第一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句,黏)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5.仄起仄韵第二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不黏)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