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学院联校十五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5-4-2
威望731
金钱2427
贡献1684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五期版主
  
威望- 731 点
贡献- 1684 次
金钱- 2427 枚
|
发表于 2016-6-9 13: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九期第一讲作业
伯组 伯组长-仕蓉
作业:
1:用自己的的话,简要说明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体。
2:在清联三百首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五联,标出平仄。
1竹雨松风琴韵
仄仄平平平仄
茶烟梧月书声
平平平仄平仄
2真读书人天下少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如意事古今多
仄平仄仄仄平平
3雨入花心 自成甘苦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
水归器内 各显方圆
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
4浅深流水琴中听
仄平平仄平平仄
远近青山画里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听和看是通用字
5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大开户牖, 放江山入我襟怀
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4: 网络搜索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答;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