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北山钓者

明朝的格律书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24 12: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24 11:48
永明体,是诗人有意识地用四声搭配于诗句的五言诗。至于如何搭配,虽然力求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沈约的八 ...

三羊把问题弄颠倒了!唐近体诗这种形式,永明体中就有。唐人只是选择永明体中之一种即五言八句这一种加以推广而已。永明体成诗时元競还没出世呢,他要来说律诗是他的事,他不来说律诗照样风行!

点评

唐近体的定型标准,是已有的诗律理论,而不是已有的律诗作品。这也就是说,唐朝以前虽有唐近体的作品,并不说明,唐朝以前的已有声律理论。唐近体的实际定型,起于声律体系的完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3:42
倒是事实!为了一个理论,三羊多有曲解——服了他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4 1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24 11:50
你不是说,半对,是王力继承前人吗?

任何理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继承有舍弃的。你的那个理论,难道就不是继承前人的吗?只是你的那个理论,现代已没有多少人会理你——是人们早已经抛弃的!

点评

不是三羊的理论,是元兢的理论。请问【早已经抛弃】是在什么时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4 12: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5-24 12:22
三羊把问题弄颠倒了!唐近体诗这种形式,永明体中就有。唐人只是选择永明体中之一种即五言八句这一种加以 ...

倒是事实!为了一个理论,三羊多有曲解——服了他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24 13: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5-24 12:22
三羊把问题弄颠倒了!唐近体诗这种形式,永明体中就有。唐人只是选择永明体中之一种即五言八句这一种加以 ...

唐近体的定型标准,是已有的诗律理论,而不是已有的律诗作品。这也就是说,唐朝以前虽有唐近体的作品,并不说明,唐朝以前的已有声律理论。唐近体的实际定型,起于声律体系的完成。

点评

沈宋既然把律诗选定为五言八句、中两联对仗,自有它的道理。首先,是他俩在众多形式的永明体中选择该种,其他人也摧而广之,这是历史事实。没有任何纪载证明是因元兢的理论将律诗推向历史进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5: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24 13: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24 12:26
任何理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继承有舍弃的。你的那个理论,难道就不是继承前人的吗?只是你的那个理论 ...

不是三羊的理论,是元兢的理论。请问【早已经抛弃】是在什么时候?

点评

这样吧。你也写一首七律或五律的诗来。如果中间两联都不对仗,看人们会不会承认。即然大家都不承认,那还不能说明这是被拗弃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24 15: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24 13:42
唐近体的定型标准,是已有的诗律理论,而不是已有的律诗作品。这也就是说,唐朝以前虽有唐近体的作品,并 ...

沈宋既然把律诗选定为五言八句、中两联对仗,自有它的道理。首先,是他俩在众多形式的永明体中选择该种,其他人也摧而广之,这是历史事实。没有任何纪载证明是因元兢的理论将律诗推向历史进程的!

点评

沈宋有记载,记载的是一张空头支票! 沈宋的声律理论是什么?没有任何片言只语。 换头律,难道你也否认是元兢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24 16: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5-24 15:16
沈宋既然把律诗选定为五言八句、中两联对仗,自有它的道理。首先,是他俩在众多形式的永明体中选择该种, ...

沈宋有记载,记载的是一张空头支票!
沈宋的声律理论是什么?没有任何片言只语。
换头律,难道你也否认是元兢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4 17: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24 13:45
不是三羊的理论,是元兢的理论。请问【早已经抛弃】是在什么时候?

这样吧。你也写一首七律或五律的诗来。如果中间两联都不对仗,看人们会不会承认。即然大家都不承认,那还不能说明这是被拗弃的吗?!

点评

这样吧。你也写一首七律或五律的诗来。如果中间两联都不对仗,看人们会不会承认。即然大家都不承认,那还不能说明这是被拗弃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4 18: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24 18: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24 18:32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24 17:39
这样吧。你也写一首七律或五律的诗来。如果中间两联都不对仗,看人们会不会承认。即然大家都不承认,那还不能说明这是被拗弃的吗?!
总的来说,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一般是中间两联用对仗。颔联不用对仗,尾联用对仗,都算特殊情况,不构成一般规律。首联是否用对仗,往往决定於诗的内容和诗人的艺术技巧。律诗极少完全不用对仗的(注: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是完全不用对仗的律诗,但也有人以为这是以律句写古体诗。),也极少全首都用对仗的。————以上摘自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
==================================

律诗,【全篇对仗】与【全篇不对仗】,都是极少数。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是【百家争鸣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结晶。讨论稿,事先分寄各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5 18: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这两联还是对仗的(半对)。我之看法,并不与王力完全一致。

点评

王力是半对的祖师爷,还用咱们给其续貂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5 1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25 18: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6-5-25 20:06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25 18:03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这两联还是对仗的(半对)。我之看法,并不与王力完 ...

王力是半对的祖师爷,还用咱们给其续貂吗?再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范围之广,质量之高,参加人数之多。当今高校教材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地位!

点评

虽吸取其观点。但对这首诗的看法。我与王力并不一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5 1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5 19: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6-5-25 18:41
王力是半对的祖师爷,还用咱们给其续貂吗?再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范围之广,质量之高,参加人数 ...

虽吸取其观点。但对这首诗的看法,我与王力并不一致。

点评

这可不是王力一人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5 2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25 2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5-25 19:05
虽吸取其观点。但对这首诗的看法,我与王力并不一致。

这可不是王力一人的说法!

点评

管他多少人的说法。我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5 2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5 2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5-25 23:25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6-5-25 20:07
这可不是王力一人的说法!

管他多少人的说法。我即然吸取半对理论,就得以半对理论来解释——这类已被选进律诗的但也确实存在的半对现象!不然又如何能自圆其说!无论什么理论,首先要能自圆其说吧。因拗救理论,不能自圆其说,所以不予采纳——但也可以用承认拗律,即除了正律之外,还有拗体律诗存在。什么特拗句,准律句,阳关体、折腰体等等,都可作为拗体律诗来解释吧——他们也都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0:4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来给三羊看。

点评

北山,你是真是管送不管埋啊! 顶上来,你也不能解释三羊的提问: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6-8-30 1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你是真是管送不管埋啊!

顶上来,你也不能解释三羊的提问: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平,仄仄平仄平】,这是什么声律?

点评

所以说你现代人思维理解不了古人思维,二维空间怎么去想象三维空间。这才是明代格律书,你慢慢体会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3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9
贡献
50
金钱
100
发表于 2016-8-30 1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当今格律诗之路越走越窄,已然钻进死胡同喽~

点评

是啊! 大唐的声律是宽松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6-8-30 1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10:54 编辑
不周山倒我擎天 发表于 2016-8-30 10:49
可惜当今格律诗之路越走越窄,已然钻进死胡同喽~

是啊!
大唐的声律是宽松的!
八月湖水平,仄仄平仄平】,这是什么声律?


王力启功赵执信,三人看戏干瞪眼!

点评

相当宽松啊! 黄鹤楼之类也是作律诗看的,与当今诗界被尿憋死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0:5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10:49
北山,你是真是管送不管埋啊!

顶上来,你也不能解释三羊的提问:

所以说你现代人思维理解不了古人思维,二维空间怎么去想象三维空间。这才是明代格律书,你慢慢体会吧。

点评

三羊只是使用【元兢的论理】而已, 三羊并没有改变【元兢的论理体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3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9
贡献
50
金钱
100
发表于 2016-8-30 1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10:53
是啊!
大唐的声律是宽松的!
【八月湖水平,仄仄平仄平】,这是什么声律?

相当宽松啊!
黄鹤楼之类也是作律诗看的,与当今诗界被尿憋死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点评

黄鹤楼,是律诗,是七律。 依据【元兢声律论理】,就可以轻松解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6-8-30 10: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10:55
所以说你现代人思维理解不了古人思维,二维空间怎么去想象三维空间。这才是明代格律书,你慢慢体会吧。 ...

三羊只是使用【元兢的论理】而已,
三羊并没有改变【元兢的论理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6-8-30 1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30 11:02 编辑
不周山倒我擎天 发表于 2016-8-30 10:58
相当宽松啊!
黄鹤楼之类也是作律诗看的,与当今诗界被尿憋死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

黄鹤楼,是律诗,是七律。
依据【元兢声律论理】,就可以轻松解读的!
严羽,是诗论大家。又与大唐是临朝。对于唐朝声律而言,比赵执信间隔三朝,要明白的多!

点评

时下业内论及此等之事,最缺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1: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截屏_20160830_104232.png
明代《冰川诗式》

点评

看不清北山的书影,是否是如下诗篇? 20卷1_50 【秋日翠微宫】 李世民========不合24交替【8】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平入平仄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6-8-30 12: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清北山的书影,是否是如下诗篇?

20卷1_50 【秋日翠微宫】 李世民========不合24交替【8】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平入平仄上?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这一联的声律,如何合律?符合什么声律体系?

点评

秋日 李世民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63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9
贡献
50
金钱
100
发表于 2016-8-30 12: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11:00
黄鹤楼,是律诗,是七律。
依据【元兢声律论理】,就可以轻松解读的!
严羽,是诗论大家。又与大唐是临朝 ...

时下业内论及此等之事,最缺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12:4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12:08
看不清北山的书影,是否是如下诗篇?

20卷1_50 【秋日翠微宫】 李世民========不合24交替【8】

秋日 李世民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点评

这一首,是四声25法,与平仄24法的交集。 也即,在符合四声25法的同时,也符合平仄24法。 四声25法与平仄24法,是涵盖与被涵盖的关系。 在四声25法中,包含着,24同声句和24异声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6-8-30 13: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12:44
秋日 李世民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这一首,是四声25法,与平仄24法的交集。
也即,在符合四声25法的同时,也符合平仄24法。

四声25法与平仄24法,是涵盖与被涵盖的关系。
在四声25法中,包含着,24同声句和24异声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50
发表于 2016-8-30 13: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湖水平,仄仄平仄平】,这是什么声律?



是否合律,王力是不能解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8:5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8-31 20:58 编辑

从《诗法大成》看,明代格律观于平仄上有正格,偏格和变格,变格就是平仄不合的律诗,此外还有五平五仄体。在对仗上也很灵活,有中二联对,前三联对,后三联对,全不对,偷春格,蜂腰格,扇对格。三羊企图用二四六分明来涵盖律诗平仄的多样性,陷入了悖论。

点评

从《诗法大成》看,明代格律观于平仄上有正格,偏格和变格,变格就是平仄不合的律诗,此外还有五平五仄体。在对仗上也很灵活,有中二联对,前三联对,后三联对,全不对,偷春格,蜂腰格,扇对格。三羊企图用二四六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2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8-31 2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论者大多都承认律诗有全不对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1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