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联
李广志 三国时期,群雄纷争割据,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但人才辈出,撼古烁今,给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一些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以后历代文人反复咏吟。大浪淘沙,那些风流人物肉体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但他们的精神、事迹永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笔者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诗联话三国演义》的创作。今先将人物62位、事件5起联谱馈赠给读者,请方家读者指正。 刘备 迎风三顾仗羽纵飞拓川蜀;注(1) 煮酒二雄携慈施义称帝王。 关羽 护嫂千里标忠义; 挹挹有声,面不变色眉不皱; 赴邀单刀见勇儒。 刀刀见血,唇亦咂杯手亦棋。 张飞 孔明 当阳退众真英勇; 七擒六出经天纬地; 古城战兄好刚直。 两表一愿靖国安邦。 赵云 陶谦 艺智勇,过江夺主; 温厚贤德明大义; 武超群,趟坂拒敌。 贤慈纯笃敞宏襟。 徐庶 庞统 有始无终徒负志; 雄辩高谈惜早逝; 居曹思汉妄怀才。 兵机武略叹英年。 曹操 有道难奸雄揣测; 深邃句章,登高必赋; 无常善恶辨缘机。 飞扬文采,览胜定诗。注(2) 马超 法正 胆大艺高标勇猛; 善断明智扶圣主; 投明弃暗有刚强。 袒珠遇亮溢光辉。注(3) 马谡 魏延 骄有长处需短用; 心恶暗藏空傲勇; 狂恃优才潜危机。 明突反骨蕴杀机。 周瑜 孙权 武略文韬多狭窄; 紫须大口,善任知人能继业; 智高气短少宽宏。 碧眼方颌,谦恭敛政可守成。 鲁肃 华歆 憨厚仁德真智士; 阴毒谄媚多势利; 直言快语好忠良。 伥伪奸滑少忠贤。 蒋干 蔡瑁 两次渡江,捎信偷书皆误事; 谄媚贱卑献城去; 一片心愿,学舌跑腿显聪明。 助桀为虐招祸来。 张松 杨松 露齿偃鼻虽猥琐; 卖主求荣终受戮; 审时度世善应机。 贪财忘利实堪悲。 孔融 后主 尊长让梨皆户喻; 有肺有心空有用; 斥操遭斩无人知。 无珠无脑太无庸。 杨修 阚泽 多逞舌,善辩恃才而误己; 雄辩应急成大事; 屡犯忌,博学聪颖竟丧身。 胆豪性稳示忠心。 蔡邕 华佗 旷世奇才枉缢死; 绝妙神医创五戏; 明珠错遇空赔身。注(4) 幻奇仙术达七经。注(5) 陈宫 王允 孝悌刚阿搭错主; 良策苦思除凶暴; 正直义气惜良才。 美人巧计定机关。 刘璋 刘表 目光短浅难成业; 优柔寡断无韬略; 秉性懦柔不启贤。 知贤让能少计谋。 吕布 典韦 德傲品亏移三姓; 力大憨直拼命将; 艺高谋少妄一雄。 勇威鲁莽踏实人。 张辽 袁绍 忠事主,能攻善战; 羊质虎皮,空强勇; 义为人,重友亲情。 凤毛鸡胆,妄纵横。 黄盖 甘宁 肉绽皮开因忠厚; 归正改邪明智将; 恒心赤胆秉志坚。 机灵聪敏爽快人。 董卓 曹植 恶贼乱国,生前遭人恨; 《铜雀赋》华章丽句文思盖世; 暴戾害民,死后遇雷击。 《七步诗》婉转含蓄气质盈秋。 孟获 司马懿 骠悍勇强虽能战; 深算老谋终稍次; 五次三番总被擒。 三略六韬差一筹。 蔡文姬 咽咽儿女情,远单于,悲品胡笳十八调; 殷殷故国意,归汉庙,愤书古卷四百篇。注(6) 黄忠 姜维 益壮老当排五虎; 凉州异将,师武侯自持虎胆; 能征惯战冠三军。 天水英雄,事后主仍有孤忠。 邓艾 钟会 绩稳功高莫震主; 气窄量狭空自恃; 多谋善计勿昭彰。 贪功争利妄拼身。 陆逊 徐晃 烧连营,年少老成心气盛; 罚赏分明治军将; 击北魏,出谋略事志刚强。 勇智兼备事主才。 董承 陈琳 身寡力单难保主; 章句萱蔷溢丽彩; 忠诚少谋自失躯。 文笔纵横呈光辉。 庞德 貂婵 彪悍刚直屡遭嫉; 忠主忧国知大节; 出师勇猛倍受钦。 明非达理报臣恩。 孙尚香 徐母 忠贞贤淑,甘露寺内身事主; 言励以身守忠义; 坚烈刚强,扬子江中魂伴君。 教儿示理懂正邪。 文昭甄皇后 鲍勋 少小聪颖达情理; 刚正无私谏魏主; 成年孝顺明是非。注(7) 廉洁节俭树家风。注(8) 钟繇 陈寿 佐朝善政扶国相; 才广学博专著述; 博技高才利民侯。注(9) 刚阿廉孝受讥谗。 卫觊 进谏尽忠规廉政; 篆隶沉稳汉秦手; 商活农蓄倡仁德。注(10) 劲草韧柔魏晋风。 羊祜 清政廉洁施仁政;施恩讲信师先圣;琴心剑胆民涕泪; 举贤任能斥奸邪。律己宽人仰古贤。武备文兼冠俯心。注(11) 杜预 治法定律,扶两朝大任;制械疏洪安社稷;仁治礼安义为本; 博学通史,做一世良臣。兴兵练武巩边陲。恤民兴教学当先。注(12) 许褚 孙策 抬榇挥刀蛮凶猛; 声撼五岳胆肝裂; 掷石挚牯鲁匹夫。注(13) 力挟三山魂魄出。 于禁 建安文学 可叹建功立业将; 俊才云蒸建安出风骨; 竟当变节投降人。 墨客雨霈历史涌奇章。注(14) 火烧连营 赤壁之战 七百营寨樊兵燹; 但借东风能助火; 十万儿郎赴鬼司。注(15) 那知铁索不分船。 空城计 草船借箭 退兵十万赖童叟; 巧计能使丞相借; 挥戍五指盈管弦。 雾缘还亏上清施。 注释: (1)羽,一指孔明,另指关羽,即一文一武。 (2)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著有《蒿里行》、《短歌行》等等。有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 (3)法正原西蜀刘璋之人,后见刘璋不成大器,投刘备,在孔明手下供职。 (4)蔡邕,建安文学中七子之一。董卓干朝政期间,慕其才华,召于幕下。后卓被杀,蔡感知遇之恩哭之,误为卓同党,被王允杀害。 (5)五戏即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有利于手脚健康。 (6)蔡文姬乃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由于李傕、郭汜混战,南匈奴趁火打劫,被掠去献给南单于左贤王。十二年后,曹操慕其才华,用钱赎回。她既想扔下的儿女,又思念故国,离子返汉,写下了悲壮著名的诗歌《胡笳十八拍》。归汉后,在曹操的要求下背录了因战乱失落的父亲的文章400余篇,为保存古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 (7)文昭甄皇后即曹丕之妻。三岁丧父,当时天下大乱,甄家藏粮极多,家人要乘乱收买珠宝,那时她只有十多岁,和母亲说不要买珠宝,应赈灾济民,广施恩惠。建安年间,袁绍为他二儿袁熙纳娶,袁绍败后,曹丕认为貌美,纳为妾。在封为皇后之后,为曹丕提出很多有利建议。事袁期间,非常孝尽婆母。 (8)鲍勋,建安22年,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曹丕继位,以附马都尉名份任侍中。为强化国家统治建言献策,注意修德,廉洁、助人、正直。 (9)钟繇(音同徭),汉献帝时为御史中丞,后封为东武亭侯。曹操因战事牵制,把关中政事委托于他。曹封为魏王后,任其为大理,升任相国。曹丕为帝后,与华歆、王朗共佐朝政,提出不少改革刑律、拯救农耕、发展经济的建议。学问渊博,富有高才。还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传有《荐季直表》等,法度谨严,古朴端庄,为后人所珍爱。 (10)卫觊(音同济),曹丕继魏王位,任尚书,封阳吉亭侯。关心百姓生活,注意修政启农。经历汉魏二朝,经常向朝廷尽忠建言。倡廉政。著有《魏官仪》一书留世。爱好古人大篆、鸟篆、隶书、草书。 (11)羊祜(音同护),东汉蔡邕外孙,博群书,善文章。被晋武帝任命为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共掌朝廷机密,掌握军队核心,兼管内外政事。坦荡忠正,谦逊,朝廷命官几次辞让不受。仁德治政,连贼寇都非常敬服,受官吏们和百姓拥戴。著有《老子传》流传于世。 (12)杜预,博学通史,晓知历史成败之理。晋武帝时与贾充等人制法定律,制农械兴水利。做事敏捷,讲话谨慎。与羊祜、张华同受皇帝器重。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与《春秋长历》等。是汉晋两朝辅臣。 (13)力大无比,曾两手各拽一牛倒退百步,且能飞石伤人。后与关公决战,抬棺而战,视死如归。 (14)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阶段。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在位时(公元196年——公元220年),除曹氏父子三人之外,还有重要作家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音同雨)、应瑒(音同阳)等。作品对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予以同情和感慨。主要形式是以四言、五言为主的诗歌。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短歌行》,曹植的《七步诗》、《大墙上蒿行》为其代表作品。它上承《诗经》、乐府,下启五律、七律,形成中国历史上独特且具典型的文学流派。 (15)燹(音同显),兵燹,因战争引发的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