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国幽兰 于 2016-9-1 17:30 编辑 <br /><br /> 火烧连营 赤壁之战 七百营寨樊兵燹; 但借东风能助火; 十万儿郎赴鬼司。注(15) 那知铁索不分船。 空城计 草船借箭 退兵十万赖童叟; 巧计能使丞相借; 挥戍五指盈管弦。 雾缘还亏上清施。 注释: (1)羽,一指孔明,另指关羽,即一文一武。 (2)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著有《蒿里行》、《短歌行》等等。有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 (3)法正原西蜀刘璋之人,后见刘璋不成大器,投刘备,在孔明手下供职。 (4)蔡邕,建安文学中七子之一。董卓干朝政期间,慕其才华,召于幕下。后卓被杀,蔡感知遇之恩哭之,误为卓同党,被王允杀害。 (5)五戏即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有利于手脚健康。 (6)蔡文姬乃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由于李傕、郭汜混战,南匈奴趁火打劫,被掠去献给南单于左贤王。十二年后,曹操慕其才华,用钱赎回。她既想扔下的儿女,又思念故国,离子返汉,写下了悲壮著名的诗歌《胡笳十八拍》。归汉后,在曹操的要求下背录了因战乱失落的父亲的文章400余篇,为保存古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 (7)文昭甄皇后即曹丕之妻。三岁丧父,当时天下大乱,甄家藏粮极多,家人要乘乱收买珠宝,那时她只有十多岁,和母亲说不要买珠宝,应赈灾济民,广施恩惠。建安年间,袁绍为他二儿袁熙纳娶,袁绍败后,曹丕认为貌美,纳为妾。在封为皇后之后,为曹丕提出很多有利建议。事袁期间,非常孝尽婆母。 (8)鲍勋,建安22年,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曹丕继位,以附马都尉名份任侍中。为强化国家统治建言献策,注意修德,廉洁、助人、正直。 (9)钟繇(音同徭),汉献帝时为御史中丞,后封为东武亭侯。曹操因战事牵制,把关中政事委托于他。曹封为魏王后,任其为大理,升任相国。曹丕为帝后,与华歆、王朗共佐朝政,提出不少改革刑律、拯救农耕、发展经济的建议。学问渊博,富有高才。还是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传有《荐季直表》等,法度谨严,古朴端庄,为后人所珍爱。 (10)卫觊(音同济),曹丕继魏王位,任尚书,封阳吉亭侯。关心百姓生活,注意修政启农。经历汉魏二朝,经常向朝廷尽忠建言。倡廉政。著有《魏官仪》一书留世。爱好古人大篆、鸟篆、隶书、草书。 (11)羊祜(音同护),东汉蔡邕外孙,博群书,善文章。被晋武帝任命为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共掌朝廷机密,掌握军队核心,兼管内外政事。坦荡忠正,谦逊,朝廷命官几次辞让不受。仁德治政,连贼寇都非常敬服,受官吏们和百姓拥戴。著有《老子传》流传于世。 (12)杜预,博学通史,晓知历史成败之理。晋武帝时与贾充等人制法定律,制农械兴水利。做事敏捷,讲话谨慎。与羊祜、张华同受皇帝器重。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与《春秋长历》等。是汉晋两朝辅臣。 (13)力大无比,曾两手各拽一牛倒退百步,且能飞石伤人。后与关公决战,抬棺而战,视死如归。 (14)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阶段。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在位时(公元196年——公元220年),除曹氏父子三人之外,还有重要作家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音同雨)、应瑒(音同阳)等。作品对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予以同情和感慨。主要形式是以四言、五言为主的诗歌。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短歌行》,曹植的《七步诗》、《大墙上蒿行》为其代表作品。它上承《诗经》、乐府,下启五律、七律,形成中国历史上独特且具典型的文学流派。 (15)燹(音同显),兵燹,因战争引发的火灾。
www.138227.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