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ttp://www.hksc888.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3/07/134038lgohoo585gou8qtt.jpg
搜索
查看: 1084|回复: 21

[律绝] 四川中学66届初中同学会感怀

[复制链接]

263

主题

442

帖子

43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60
贡献
676
金钱
1704
发表于 2016-5-20 12: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赖布衣 于 2016-5-20 13:15 编辑

四川中学66届初中同学会感怀

五十年华睡梦中,黄毛今日白头翁。
母校笑迎花鬓客,布衣贺喜老顽童。
新谈旧事生平话,高举金樽酌几盅。
业师遇路插肩过,同学登门掩耳聋。


957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403
贡献
59240
金钱
8489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20 16: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师遇路插肩过,同学登门掩耳聋。尾联请再酌,这毕境极个别。

点评

李先生所言甚是。“业师”句似孤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7:54
业师遇路插肩过,——50年没有见面了,师生相逢不相识,情况属实。 同学登门掩耳聋。——作者的原意也许是想说“变化太大,互相见面也不不认识了”,但“登门掩耳聋”好像有故意回避的意思,确有表达不清之处,,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31 12: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秋月 发表于 2016-5-20 16:08
业师遇路插肩过,同学登门掩耳聋。尾联请再酌,这毕境极个别。

业师遇路插肩过,——50年没有见面了,师生相逢不相识,情况属实。
同学登门掩耳聋。——作者的原意也许是想说“变化太大,互相见面也不不认识了”,但“登门掩耳聋”好像有故意回避的意思,确有表达不清之处,,若换一种说法会更好些。

点评

谢谢交流,下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7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403
贡献
59240
金钱
8489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31 13: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6-5-31 12:50
业师遇路插肩过,——50年没有见面了,师生相逢不相识,情况属实。
同学登门掩耳聋。——作者的原意也许 ...

谢谢交流,下午好!

点评

问好! 谢谢您对版面管理的默默付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3: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5-31 13: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秋月 发表于 2016-5-31 13:33
谢谢交流,下午好!

问好!
谢谢您对版面管理的默默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553

帖子

2850

积分

版主

山水摇篮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7
贡献
555
金钱
1068
发表于 2016-5-31 17: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楠溪隐士 于 2016-5-31 17:57 编辑
春风秋月 发表于 2016-5-20 16:08
业师遇路插肩过,同学登门掩耳聋。尾联请再酌,这毕境极个别。

李先生所言甚是。“业师”句似孤了。“插肩”应为“擦肩”。。“业师”之说也生拗。

点评

“插肩”应为“擦肩”。——出别字了,隐士指正有理! “业师”:称教过自己的老师。例:“……因去岁业师回南,在家温习旧课……”——《红楼梦》 “业师”句似孤了——没有孤。 “业师遇路擦肩过”的平仄格式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 15:53
谢谢,下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1 18: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7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403
贡献
59240
金钱
8489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5-31 1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楠溪隐士 发表于 2016-5-31 17:54
李先生所言甚是。“业师”句似孤了。“插肩”应为“擦肩”。。“业师”之说也生拗。 ...

谢谢,下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1 15: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楠溪隐士 发表于 2016-5-31 17:54
李先生所言甚是。“业师”句似孤了。“插肩”应为“擦肩”。。“业师”之说也生拗。 ...

“插肩”应为“擦肩”。——出别字了,隐士指正有理!

“业师”:称教过自己的老师。例:“……因去岁业师回南,在家温习旧课……”——《红楼梦》

“业师”句似孤了——没有孤。


“业师遇路擦肩过”的平仄格式为“仄平仄仄仄平仄”,说这样的句子“孤了”,也许是隐士先生看花眼了吧?

点评

我也认为是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4 14:49
“业师”属于生造词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3 1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6-3 14: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写的不错的。结句的确要改一下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6-3 14: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6-6-1 15:53
“插肩”应为“擦肩”。——出别字了,隐士指正有理!

“业师”:称教过自己的老师。例:“……因去岁业 ...

“业师”属于生造词吧。

点评

问好小蘇! “业师”一词过去有人用过,现在仍有人在用是个常用词。 请看: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这位是小儿的业师,姓陈,见在府庠。" 《儒林外史·第七回》:“梅玖道:‘现任国子监司业周蒉轩先生,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3 1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6-3 14: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年华睡梦中,】睡字,改若字,犹字呢???

点评

改得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3 17: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3 16: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剛 发表于 2016-6-3 14:32
“业师”属于生造词吧。

问好小蘇!
“业师”一词过去有人用过,现在仍有人在用是个常用词。
请看: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这位是小儿的业师,姓陈,见在府庠。"
《儒林外史·第七回》:“梅玖道:‘现任国子监司业周蒉轩先生,讳进的,便是生员的业师。’”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请出一位先生来,是华士今年请的业师。”
《红楼梦·第七回》:"家父之意,亦欲暂送我去温习旧书,待明年业师上来,再各自在家里读。"
蔡元培 《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我的业师,是一位老秀才王子庄先生。"

点评

谢谢尤老师指点。我孤陋寡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3 1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3 17: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剛 发表于 2016-6-3 14:35
五十年华睡梦中,】睡字,改若字,犹字呢???

改得好!

点评

谢谢尤老师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5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6-3 1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6-6-3 16:59
问好小蘇!
“业师”一词过去有人用过,现在仍有人在用是个常用词。
请看:

谢谢尤老师指点。我孤陋寡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608

帖子

4690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78
贡献
993
金钱
1698
发表于 2016-6-4 14: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6-6-1 15:53
“插肩”应为“擦肩”。——出别字了,隐士指正有理!

“业师”:称教过自己的老师。例:“……因去岁业 ...

我也认为是孤平。

点评

“业师遇路擦肩过”的平仄格式为“仄平仄仄仄平仄”********************************************************** 《诗词格律》——王力 第二章 诗 律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4 18: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4 18: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6-6-4 19:17 编辑
南山半夏 发表于 2016-6-4 14:49
我也认为是孤平。

“业师遇路擦肩过”的平仄格式为“仄平仄仄仄平仄”
**********************************************************
《诗词格律》——王力

第二章 诗

第三节 律诗的平仄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 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 一种补救办法。

   (六)拗救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


若以王力先生的理论来看,“业师遇路擦肩过”即“仄平仄仄仄平仄”的句式明显不是属于孤平。但不知王先生和陈先生是根据谁的理论认为该句是孤平的。





点评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已成诗界共识,但如何定义“孤平”,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里也仅以举例的方式阐释,因此仍有争议。也就是说,孤平不仅仅只有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5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608

帖子

4690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78
贡献
993
金钱
1698
发表于 2016-6-5 09: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长孺 发表于 2016-6-4 18:03
“业师遇路擦肩过”的平仄格式为“仄平仄仄仄平仄”
************************************************** ...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已成诗界共识,但如何定义“孤平”,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里也仅以举例的方式阐释,因此仍有争议。也就是说,孤平不仅仅只有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两种,也不仅仅限于韵句才有孤平。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所謂‘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董文涣先生《声调四谱图说》认为:凡是两仄夹一平的情况都称之为孤平。根据如此概念,孤平出来王力先生所举例子之外,至少还有十一种: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然而这十一种句式中,尽管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这九个句式前人都尽量拗救,如:仄仄仄平仄,对句第三字用平声救;平仄仄平仄,对句第三字用平声救;仄平仄仄仄,本句救,一三两字不同时为仄;仄仄仄平仄仄仄,本句救,三、五两字不同时为仄;平仄仄平仄仄仄,本句救,三、五两字不同时为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仄平仄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平平平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仄平平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 但对于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这两个句式,前人是从不忌讳的。把它们也归入孤平,可能还有点牵强。
因此,我认为“业师遇路擦肩过”句即“仄平仄仄仄平仄” 疑在孤平之列,当予以拗救。
不知妥否,请版首示正。

点评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已成诗界共识,但如何定义“孤平”,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里也仅以举例的方式阐释,因此仍有争议。也就是说,孤平不仅仅只有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5 13:24
因此,我认为“业师遇路擦肩过”句即“仄平仄仄仄平仄” 疑在孤平之列,当予以拗救。 不知妥否,请版首示正。】赞同。我也觉得是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5 0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6-5 0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尤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6-6-5 09: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半夏 发表于 2016-6-5 09:00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已成诗界共识,但如何定义“孤平”,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力先生在《诗词格 ...

因此,我认为“业师遇路擦肩过”句即“仄平仄仄仄平仄” 疑在孤平之列,当予以拗救。 不知妥否,请版首示正。】赞同。我也觉得是孤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5 13: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6-6-5 21:57 编辑
南山半夏 发表于 2016-6-5 09:00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已成诗界共识,但如何定义“孤平”,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力先生在《诗词格 ...

    “孤平是律诗的大忌” 已成诗界共识,但如何定义“孤平”,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里也仅以举例的方式阐释,因此仍有争议。也就是说,孤平不仅仅只有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两种,也不仅仅限于韵句才有孤平。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所謂‘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董文涣先生《声调四谱图说》认为:凡是两仄夹一平的情况都称之为孤平。根据如此概念,孤平出来王力先生所举例子之外,至少还有十一种: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然而这十一种句式中,尽管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这九个句式前人都尽量拗救,如:仄仄仄平仄,对句第三字用平声救;平仄仄平仄,对句第三字用平声救;仄平仄仄仄,本句救,一三两字不同时为仄;仄仄仄平仄仄仄,本句救,三、五两字不同时为仄;平仄仄平仄仄仄,本句救,三、五两字不同时为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仄平仄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平平平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仄平平仄仄平仄,对句第五字用平声救。 但对于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这两个句式,前人是从不忌讳的。把它们也归入孤平,可能还有点牵强。
    因此,我认为“业师遇路擦肩过”句即“仄平仄仄仄平仄” 疑在孤平之列,当予以拗救。
不知妥否,请版首示正。
**********************************************************
谢谢王先生的交流!
    王先生太客气,言重了!“示正”不敢当,但可以通过网上辩论,大家都发表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辨明真伪。
    我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下:
    1、我手头没有林正三先生的《诗学概要》和董文涣先生的《声调四谱图说》两种资料,只能从网上搜集一些片言只语,不够全面。希望王先生及网友能提供比较详细的资料进行比较。
    2、从我搜集的材料来看,林正三先生对孤平的论说是“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犯孤平既俗称之‘拗句’,然如‘拗而能救,既不算拗’。且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许。”林先生将“犯孤平”三字用了引号,就已非常明显的告诉读者,在平起式的七言律句中,第一字用了仄声,“可以完全不论”,连一点“忌”也没有,“拗句”也称不上,自然更不能称“孤平”了。因为“‘孤平是律诗的大忌’,已成诗界共识”。
    3、在林正三先生对孤平的论说后举犯“孤平”例子时说:“前人有自全唐诗之中去搜寻者,唯得以下两例: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然而,在全唐诗之中如王先生所举的“11种”的其它9种情况可以找出一大把来,林正三先生不会没看到,为啥林正三先生说“唯得以下两例”?可见林正三先生是将其它几种情况排除在“孤平”之外的。
    所以,我认为要联系前后文,比较全面完整地去细读林正三先生对孤平的论说,领会“孤平”的真实含义。
    以上是我对“孤平”的理解。请大家继续讨论,以便我纠正对“孤平”认识的谬误之处。
    另外,我在清董文涣的【声调四谱】中只找到对“拗体”的论说,其中提到“孤平”一词,但未找到对“孤平”的专论,故不知其详。敬请知其祥者提供原文以供我们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5 1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长孺 于 2016-6-5 19:53 编辑

业师遇路插肩过——仄平仄仄仄平仄。
此种句式的第二字我还没有发现有人将此定为“孤平”。第六字一个平,王力先生认为是半拗半不拗,可以不救;林正三先生则认为是“孤平”,本句不可救,要用对句第五字当仄换成平来救。

若以林正三先生的理论来看,陈先生和王先生把整个句子看成是“孤平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是我错误地将陈、王两位先生说的“孤平句”理解成是仅指前面一“师”字的平为“孤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主题

8947

帖子

3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山水摇篮特邀评论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97
贡献
10500
金钱
1423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5 2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推导出来的另外十一种“孤平”,我的看法如下: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都是同一类型的拗句。王力先生认为是半拗半不拗,可不救;林正三先生认为是孤平句,要用对句来救。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是尾三仄的出律而造成只有一个平声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和“仄平仄仄仄平平”,好像还没听说过必须要“救”的说法。
    因此,我认为上述11种“孤平”还没有成为诗界的“共识”,而“已成诗界共识”的“孤平句”只有两种句型:【1】七言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的第三字成了仄声字;【2】五言的“平平中仄平”中的第一字成了仄声字。 前者用第五字平声来救,后者用第三字平声来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