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5
注册时间2014-6-20
威望4792
金钱10813
贡献961
金牌会员
 
威望- 4792 点
贡献- 961 次
金钱- 10813 枚
|
本帖最后由 王泽生 于 2014-8-31 13:50 编辑
日记:夜雨幽幽——紫华写诗
(2014-8-31下午1-2点)
8月29日早3点,紫华给我看《秋夜赋》:
“三千里关外,秋声萧萧,寒虫也。湿露重重,底升暖。小钩徘徊一帘静,门外蛐蛐歌。群星微笑望北斗。丛丛幽深蔬果,碧玉瓜垂,点点韭花细入眸。凉露袭履 沾衣袖。欲向天明,铺炊香。仰问苍穹,多寥廓,指指点点数星子。不觉忆少年。往昔学堂读张衡。白驹过隙,多驿站。卷卷风雨写庭轩。独坐灯花一盏寒,披衣红裳点诗卷。”
她刚写的,很随兴。她说,好像没写秋夜哈,她在问我是否改标题。因为她要写秋赋,我给添了个字儿。对于她的追问,我不置可否,稍许,她说还是用秋夜吧。女人的心就是敏感,她还补了一句,看行吧,发哪个版区。
我说多发几个版啊,我一般发五六个。
但她临时又写几个字——天涯对语夜幕牵。这句是说我俩隔着荧屏,临屏,熬夜写东西。她欣喜似的告知我,这下发了,如若写成真实的,比赋更有情趣,就这样吧, 发了。
我说,那就再写一篇小散文,写真实情趣的好。写摘黄瓜韭菜花,写夜里吃饭和写诗看书,多好,情趣浓厚。她说那样不好,人家以为疯了不是。
她说,那坛子上有的写的挺好,她写的和人家比就不好了。我说你有你的风格。
她说,“三千里关外,秋声萧萧,寒虫也”,你这个开头有规律,五四三个字,我写的乱了套了。我说我随意弄的,你可别循规蹈矩,就是跟着感觉走。
我说你写歌行体啊,就是打油诗,长一些的,可以不停的更换韵脚。《长恨歌》、《卖炭翁》都是歌行体。 跟打油诗差不多,结尾的押韵可随意变化。用歌行体来叙述一个事情,一个场景很好,写什么都可以。李白的《将进酒》和《蜀道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这些都是名篇啊。别写辞赋了,我都不写四六句了,专门写短小精悍的歌行、古风、打油,反正自己认为好就好。
她说,发了一个版区,再发去;一会搜下歌行体;我这也不是真辞赋,是这类打油。我觉得好就好,是吧。
我告诉她,我跟你说,我看不上论坛那些诗词,没有一篇符合我脾气的。那些都冒牌货。她说,那也得看呀,有几个有天才成分的,你是天才;世间多大众,天才一个时代没几个。
她说,发了五个版区了。我说明早上,等着大家嘴里心里的鲜花了。她说已经早晨了,不发了,生生,看下你说的歌行体。
她在百度搜索上,找到这么一句:“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我说,杂而无方,疏而不滞,就是像她写的那种;就是觉得自己得劲,就那么写,就别管什么规矩。她说,放情长言,步骤驰骋,这个也要的;情深挥洒,情真意切。
我说, 通俗理解,歌行就是高级打油诗,不必全篇押一个韵,可很多个韵脚,每一句的长短也不受拘束。
早4点了,我俩停顿了许久以后,她说在看看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说岑参的这篇白雪歌也是歌行。
她说,生生,你说人家古人,友人之间写的那么深情;兄弟朋友之间,现代也有,我看了几篇回忆散文,感动的热泪盈眶。我说,现代的唱和的诗词,都虚情假意,古人的是真情的。
4点半,天亮了,小雨簌簌。她问,那里冷不冷呀。我说不冷,屋里热我都出汗了。她说还不到冷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