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6

[其他] 对联美感之 残缺美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1007

帖子

54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14
贡献
878
金钱
2024
发表于 2016-5-13 05: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联美感之十二、残缺美
一个诗人曾这样描写上弦月:“挂上了谁的微笑/让公园陶醉欢乐的依偎/勾起了谁的思绪/起伏了初恋的鼓锤”。这是对月牙儿残缺美的赞誉。月圆故然美,残缺亦然很美。断臂的维纳斯含情脉脉,流线性感。洋溢着永恒的美。而对联创作中有意地把一些典故或歇后语的主要的字隐去,进而形成独特的联体,使联寓意在联外,诱人思考斟酌才能品位,启发人教育人,让人深思其味无穷,产生美的艺术。
清乾隆年间一家姓牛的人结婚,纪晓岚为其撰一婚联云:
绣阁团圆同望月,
香闺静对好弹琴。
对联把恋歌成语“犀牛望月”与“对牛弹琴”各取一半,将牛字隐去很有趣味。
又如上世纪50年代香港国泰机构影星莫愁因情自杀,有诗人易君左(已故)挽联云:
与尔同消万古;
问君还有几多。
上联李白《将进酒》中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下联取自李后主《虞美人》中名句“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歇后语均隐去一个愁字(莫愁),是其联趣味横生任你玩味。产生艺术的美。
相传湖南城步县一清代学士肖子彦于自家门书一隐字联:
门垂碧柳□□;
宅近青山□□。
该联很奇妙,它以残缺之美展现给读者让你猜想斟酌。该联与李白《题东溪公幽居》诗之颔联“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句相近,李诗题别人以表白钦佩羡慕之意,而肖联自题隐联,含有自谦成分。让你思绪万千,耐人寻味。以笔者剖析该联应为“门垂碧柳钦谢;宅近青山仰陶”。
清代康有为死后,‘亦有争论人物’,章太炎撰联挽云:
国家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上联自《札记·中庸》原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取自《论语·问宪》之句为“老而不死是为贼”。其上联隐去“妖孽”下联隐去“贼”,恰成妙对兼嵌“有为”之名。
以上诸联皆为残隐而不失其美。
有联赞残之不残曰:荷老尚余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虽老,菊虽残但作用尚存,精神犹在,不乏残缺之美。说到这里,让人想起中国新编古典舞《千手观音》中的领衔主演邰丽华和世界著名的弱智交响曲指挥舟舟,他们的头脑肢体某部位残缺,但都做出了惊人之举,世界瞩目。借用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的诗句:“一勾足以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虽不是作者要阐述的本意,但是可以从侧面说明残缺之美,弯弯的残月已照亮大地,足以同银盘一样满月清辉媲美。
虽然缺隐,但从寓意上都充分表现创作艺术的残缺美。
楹联是文学一枝国粹,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精神沉淀凝聚的一颗璀璨明珠。上述浮浅之见,自愧于方家面前班门弄斧。楹联还有许多内在的美感,由于笔者才疏所见一斑,望联家指正

365

主题

5688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18
贡献
6083
金钱
7574
发表于 2016-5-13 07: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真美!妙,妙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3

主题

10万

帖子

3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6689
贡献
107105
金钱
116728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5-13 07: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形象
谢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主题

1007

帖子

54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14
贡献
878
金钱
202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0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闲(贤)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41

主题

17万

帖子

5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灯谜射虎竞技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176
贡献
177086
金钱
19662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6-5-13 21: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美文
谢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5 1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